一种发烟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2616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烟体,包括包裹层和位于包裹层内的发烟基质,在不包括包裹层的情况下,发烟体的整体密度为45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烟体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烟草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加热不燃烧发烟体。

技术介绍

[0002]抽吸加热不燃烧型烟草制品与抽吸传统卷烟相比,两者抽吸的烟草均包括烟丝、烟草 碎片、烟草颗粒、烟末等。但是,加热不燃烧型加热用烟草制品抽吸时烟草部位温度较低, 仅加热烟草而不燃烧烟草,因而能够极大降低焦油的产生。尤其对于电加热型加热不燃烧 烟具,其对烟草制品进行加热的温度控制更加精确,能够更为有效的避免发烟制品温度过 高,防止更多有害物质的溢出。
[0003]然而,相比于传统的燃烧型的发烟制品,加热不燃烧用的发烟制品在进行电加热时仍 然存在发烟量不足的问题。另外,加热不燃烧发烟制品在抽吸感官上仍有改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发烟体,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发烟体,包括包裹层和位于包裹层内的发烟基质。在不 包括该包裹层的情况下,发烟体的整体密度为450

550mg/cm3,发烟体中雾化剂的质量百 分比为15

30%,其内部的空气体积比为40

60%。
[0006]本专利技术中提到的发烟体内侧区域是指整个发烟体不包括包裹层的部分。
[0007]本专利技术中提到的发烟体内侧区域总质量均指除去包裹层的质量以外的整个发烟体的 质量。
[0008]以下各参数(例如体积、质量、密度等)的计算均未加入包裹层的部分。
[0009]本专利技术的整体密度(用ρ表示)指由包裹层围成的发烟体内侧区域,不包括包裹层质 量在内的发烟体的表观密度,其内部包含发烟基质及发烟基质之间的空气。表观密度由包 裹层围成的、有物料填充的内侧区域形成的体积和该体积内的所有物质的重量决定,其数 值计算为该区域内所有物质重量与体积的比值,由空气质量、发烟基质质量、空气所占体 积、再造烟叶所占体积共同决定。因此,发烟体的整体密度ρ的计算公式如下式(1)所 示:
[0010]ρ=m

/V

ꢀꢀꢀ
(1)
[0011]其中m

为发烟体内侧区域总质量,即发烟基质与空气的总质量。m

可通过称取发烟 体的总质量减去包裹层的质量获得,由于空气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发烟体内侧区域 总质量可用发烟基质的质量代替。V

为发烟体内内侧区域的发烟基质与空气的总体积,当 发烟体为柱状或条状发烟体时,可通过发烟体的底面积*高获得体积。例如当发烟体为圆 柱形时,通过检测底面的直径和高,计算获得发烟体的体积。包裹层例如是卷烟纸,其体 积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发烟体内侧区域的体积可用发烟体的总体积代替。
[0012]上述发烟体中雾化剂的质量百分比(用ω

表示)是发烟体内雾化剂的质量占除去包 裹层质量外的整个发烟体质量的百分比。如上所述,由于空气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因
此, 雾化剂的质量百分比即为发烟体内雾化剂的质量(用m

表示)除以发烟体内侧区域总质 量,计算公式如下式(2)所示:
[0013]ω

=m

/m

×
100%
ꢀꢀꢀ
(2)
[0014]上述发烟体内侧区域的空气体积比(用V
空比
表示)是发烟体内侧区域空气的体积所占 整个发烟体内侧区域体积的百分比。如上所述,整个发烟体内侧区域体积为发烟体内围成 的发烟基质与空气的总体积V

。发烟体内部的空气体积(用V

表示)可以通过总体积减 去发烟基质的体积(V

)获得,而V

可通过测量获得。发烟体内测区域的空气体积比计 算公式如下式(3)和式(4)所示:
[0015][0016]V

=V


V

ꢀꢀꢀ
(4)
[0017]对于加热不燃烧发烟制品来说,通常存在的是发烟量不足,抽吸感官较差的问题。究 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加热不燃烧发烟制品采用电加热的方式,导热效果较差。另外,作为 发烟成分的雾化剂的配比也是发烟效果的重要因素。
[0018]本专利技术的发烟体的整体密度、雾化剂的质量百分比以及发烟体内测区域的空气体积比 的组合,能够有利地提高发烟体的导热性能,并能将发烟体内的液态成分控制在合理的范 围内,使得整体呈现出更加优异的发烟效果。
[0019]发烟体的密度由发烟基质密度、填充量及空气体积共同决定。单位体积内质量的多少 会影响能量吸收和传递能力,以及单位体积内出烟成分(例如烟碱等)的能力。本专利技术将 发烟体的整体密度设置为450

550mg/cm3,保证了发烟基质本身在能量吸收和传递以及出 烟成分的释放效率上的最大优化。
[0020]同时,间隙空气的体积大小反应的为烟支卷制的紧实程度,会影响发烟体的热学性能。 间隙越大,表明发烟基质之间的接触较少,不利于发烟基质固体的热传导,靠近加热元件 的发烟基质吸收加热元件释放的热量后较难通过固体传导向低温区的发烟基质传导热量, 但是由于间隙大,间隙中的空气流通性较好,空气可以在高温再造烟叶与低温再造烟叶之 间通过对流换热的方式传导热量,这种热交换的效率远高于固体之间的热量传导,因此发 烟体整体温度容易上升,但是同时,由于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会向发烟体区域以外流动, 从而带走热量,导致热量利用率下降。反之,同理。因此在热量利用效率与发烟体升温速 率之间,必然存在一个发烟体密度的优选的平衡点。本专利技术通过研究发现发烟体区域内的 空气体积比为40

60%之间时,发烟体发烟效果最佳。
[0021]另外,再配合有15

30%的雾化剂含量,能够保证烟体内有充足的雾化剂受热形成烟雾, 并且也不会因为雾化剂含量过高导致发烟体内液体含量太高导致比热容增加,而不利于温 度的升高。对于本专利技术的发烟体来说,匹配的雾化剂的含量为15

30%,优选在20

25%, 能够有明显的烟雾感,且能保证较低的吸水率。上述雾化剂包括但不限于丙三醇、丙二醇 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地,雾化剂采用丙三醇。
[0022]本专利技术的发烟体可以单独作为加热不燃烧烟具的加热对象,例如将发烟体放置于加热 腔中,采用四周加热的方式对发烟体进行加热。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端部加热、 加热针中心加热等方式。另外,还可以将本专利技术的发烟体端部连接有滤嘴,整体形成加热 不燃烧烟支,将该加热不燃烧烟支插入加热针中,滤嘴部分可直接作为烟嘴段供用户抽
吸。
[0023]优选地,为实现发烟体整体密度与空气体积占比更好地匹配,采用密度在0.9

1.1g/cm3的发烟基质作为发烟体的填充基质。发烟基质例如可烟草基质,进一步可以在再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烟体,包括包裹层和位于包裹层内的发烟基质,其特征在于,在不包括所述包裹层的情况下,所述发烟体的整体密度为450

550mg/cm3,所述发烟体中雾化剂的质量百分比为15

30%,所述发烟体内侧区域的空气体积比为40

6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烟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烟基质的密度为0.9

1.1g/cm3。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烟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体积比为45

55%。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烟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烟体为柱状发烟体或条状发烟体,所述柱状发烟体或条状发烟体的截面积小于或等于0.5cm2。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烟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剂的质量百分比为20

25%。6.如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的发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文涛汪旭杨菁徐刚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新型烟草制品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