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阳角墙板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12415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阳角墙板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室内装潢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装配式阳角墙板包括两块并排布置的墙板,所述墙板在厚度方向上均包括连接紧密的内板层和外板层,且两块墙板的内板层的相邻位置各自设有空缺位,两空缺位连通共同构成折弯型材放置槽,折弯型材放置槽内嵌设有折弯型材;所述折弯型材为长形框架结构,其内侧具有开口槽,开口槽的两边缘设有连接凹台,连接凹台上设有连接螺纹孔;所述连接凹台上设有连接加强板,并通过螺钉与连接螺纹孔的配合固定。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整块阳角墙板可以一体运输,阳角墙板可现场直接使用,制备简单,操作方便,形成的阳角美观,质量更高。更高。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阳角墙板及其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室内装潢
,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阳角墙板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装配式的瓷砖墙板中现有基本做法为在工厂做好两块墙板搬运至现场后再现场拼接起来形成阳角墙板,由于制造、装配等环节都存在误差,两块墙板拼接后往往缝隙偏大或产生一端大另一端小等不均匀缝隙;由于瓷砖一边被磨成了45度角,其在搬运、安装时很容易被嗑到碰到造成瓷砖崩角等损伤,为了掩盖缝隙不均匀、瓷砖崩角等现象现在市面上通常做法是装配好后增加一个阳角线盖住缝隙和崩角,这些做法整体不够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设计出一种装配式阳角墙板及其制造方法,该墙板阳角结构利用钢型材塑性及钢性实现阳角同一平面一体生产出来,运至安装现场后折弯成90度阳角,其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节约成本,方便搬运,且成品效果好。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5]一种装配式阳角墙板,包括两块并排布置的墙板,所述墙板在厚度方向上均包括连接紧密的内板层和外板层,且两块墙板的内板层的相邻位置各自设有空缺位,两空缺位连通共同构成折弯型材放置槽,折弯型材放置槽内嵌设有折弯型材;
[0006]所述折弯型材为长形框架结构,其内侧具有开口槽,开口槽的两边缘设有连接凹台,连接凹台上设有连接螺纹孔;所述连接凹台上设有连接加强板,并通过螺钉与连接螺纹孔的配合固定。其中,折弯型材的材质优选为金属材质,如钢型材或铝型材。
[0007]进一步地,在外板层的厚度较厚时,为了使两块墙板在折弯后两相邻的外板层之间不会发生顶撞并在两外板层之间形成较大的间隙,同时使折弯更加顺滑,本专利技术的两块外板层在相邻位置各自预留斜切面,两个斜切面形成“V”形凹槽。优选地,两斜切面的斜度为45度。
[0008]进一步地,所述折弯型材的外侧面具有“V”形槽结构,“V”形槽结构进入两个外板层的斜切面构成的“V”形凹槽中。此举可加大各结构之间的连接紧密性。
[0009]进一步地,还包括角码,所述折弯型材的开口槽的两侧槽边上各自设有固定螺纹孔,在折弯型材随两个墙板折弯而折弯后,角码通过螺钉与固定螺纹孔的配合固定,保证折弯型材折弯后维持稳定。
[0010]进一步地,所述外板层为瓷砖层或石板层。
[0011]优选地,所述内板层采用防火且质量轻的材料制备,从外到内包括第一聚氨酯和玻璃纤维混合层、铝蜂窝层、第二聚氨酯和玻璃纤维混合层。其中,聚氨酯和玻璃纤维混合层为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层+玻璃纤维层的复合层,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可以为市面上常用的技术,也可以自行配制,如采用聚醚多元醇A料与多异氰酸酯B料按质量比为1:1.05混合制备,聚醚多元醇A料为白料,选购自广州市聚科聚氨酯有限公司,产品名称为TD

1329.4;多异氰酸酯B为黑料,选购自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产品名称为PM

200。
[0012]进一步地,所述内板层上对应空缺位所在端的一端设有封边型材。所述封边型材为金属型材,优选为钢型材或铝型材。
[0013]进一步地,阳角墙板的外墙面上在两个外板层形成的缝隙位置设置有胶带。
[0014]所述装配式阳角墙板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5]步骤一、制作具有底板和四个侧板的模具,在模具上平铺两块相邻的外板层;
[0016]步骤二、在两块外板层上靠近模具两侧板的位置放置封边型材,并在两块外板层的接触位置放置折弯型材;
[0017]步骤三、平铺玻璃纤维,并喷淋充分搅拌的双组分聚氨酯:每平方玻璃纤维淋聚氨酯总量800g,其中聚醚多元醇A料:多异氰酸酯B料以质量比为1:1.05比例混合为最佳,两个料放于搅拌桶里充分搅拌混合后通过管道及定量喷淋设备喷淋于玻璃纤维上;
[0018]步骤四、继续铺设铝蜂窝;
[0019]步骤五、在铝蜂窝上重复步骤三,即平铺玻璃纤维,并喷淋充分搅拌的双组分聚氨酯;
[0020]步骤六、布好料后将模具送到平板压机中,经平板压机处理后即可出模得到阳角墙板。
[0021]进一步地,在阳角墙板外墙面上的两个外板层形成的缝隙位置粘贴胶带。
[0022]本专利技术中,经平板压机制备得到的阳角墙板总厚度为40mm:外板层10mm+第一聚氨酯和玻璃纤维混合层0.5mm+铝蜂窝层29.5mm+第二聚氨酯和玻璃纤维混合层0.5mm,加起来是40.5mm,但生产时把所有的层都铺好后会送进压力机去压制保温保压十几分钟,做出来成品是40mm厚;或外板层是12mm,用的铝蜂窝改成27.5mm厚的,最后做出来成品也是40mm厚。
[0023]本专利技术的装配式阳角墙板的使用方法如下:
[0024]运输到安装现场后,把阳角墙板上的连接加强板拆除,再把阳角墙板折弯呈90度,在折弯后的折弯型材上用角码固定阳角墙板的角度;
[0025]阳角墙板固定后将其装配到室内相应位置,最后撕去专用胶带;
[0026]最后在两相邻的外板层之间的缝隙上用美缝剂美缝收口。
[00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0028]本专利技术中,整块阳角墙板可以一体运输,阳角墙板可现场直接使用,制备简单,操作方便,形成的阳角美观,质量更高。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阳角墙板的剖面示意图;
[0030]图2为阳角墙板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31]图3为阳角墙板折弯后成品剖面示意图;
[0032]图4为折弯型材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5为两相邻的外层板的示意图;
[0034]图6为模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5]图7为在模具上平铺外板层的示意图;
[0036]图8为在外板层上布置第一聚氨酯和玻璃纤维混合层的示意图;
[0037]图9为在第一聚氨酯和玻璃纤维混合层上布置铝蜂窝层的示意图;
[0038]图10为在铝蜂窝层上布置第二聚氨酯和玻璃纤维混合层的示意图;
[0039]图11为平板压机压制阳角模具的工作示意图。
[0040]图中:墙板1,内板层11,空缺位110,第一聚氨酯和玻璃纤维混合层111,铝蜂窝层112,第二聚氨酯和玻璃纤维混合层113,封边型材114,外板层12,折弯型材放置槽2,折弯型材3,开口槽31,连接凹台32,连接加强板33,槽边34,斜切面4,角码5,胶带6,模具7。
具体实施方式
[0041]为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加清晰直观的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42]实施例1
[0043]如图1

6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装配式阳角墙板,包括两块并排布置的墙板1,墙板1在其厚度方向上均包括连接紧密的内板层11和外板层12,且两块墙板1的内板层11的相邻位置各自设有空缺位110,两空缺位110连通共同构成折弯型材放置槽2,折弯型材放置槽2内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阳角墙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块并排布置的墙板,所述墙板在厚度方向上均包括连接紧密的内板层和外板层,且两块墙板的内板层的相邻位置各自设有空缺位,两空缺位连通共同构成折弯型材放置槽,折弯型材放置槽内嵌设有折弯型材;所述折弯型材为长形框架结构,其内侧具有开口槽,开口槽的两边缘设有连接凹台,连接凹台上设有连接螺纹孔;所述连接凹台上设有连接加强板,并通过螺钉与连接螺纹孔的配合固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阳角墙板,其特征在于,两块外板层在相邻位置各自预留斜度45度的斜切面,两个斜切面形成“V”形凹槽。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阳角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型材的外侧面具有“V”形槽结构,“V”形槽结构进入两个斜切面形成的“V”形凹槽中。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阳角墙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角码,所述折弯型材的开口槽的两侧槽边上各自设有固定螺纹孔,在折弯型材随两个墙板折弯而折弯后,角码通过螺钉与固定螺纹孔的配合固定。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阳角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板层为瓷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运喜马华超宁恳修张惠东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鸿力筑工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