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直播方法、装置及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2411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20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虚拟直播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接收从移动端发送的混合变形数据,其中,所述混合变形数据为所述移动端根据面部捕捉数据得到;将所述混合变形数据转换为与目标模型对应的模型参数;根据所述模型参数驱动所述目标模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虚拟直播方法,可以在电脑端没有配备摄像头的情况下实现虚拟直播,提高虚拟主播在直播过程中的流畅度以及面部捕捉的效果。以及面部捕捉的效果。以及面部捕捉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虚拟直播方法、装置及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计算机
,特别涉及一种虚拟直播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虚拟直播,与实景直播相对,也称为AR直播,是通过虚拟与现实进行融合来实现的新型直播方式。例如,通过仿真人主播形象、卡通人物形象等虚拟形象来代替真人主播的实际形象进行直播。
[0003]目前,面部捕捉软件一般需要用户自备RGB摄像头,并且在电脑端实时进行面部捕捉的运算来驱动面部捕捉软件创建的虚拟形象。然而,若用户的电脑端没有RGB摄像头,则无法使用面部捕捉软件进行直播;另外,若用户电脑端的设备性能比较差,则也会影响到虚拟主播在直播过程中的流畅度以及面部捕捉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虚拟直播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于解决在电脑端没有摄像头无法进行虚拟直播,或电脑端的设备性能差影响虚拟直播的效果的技术问题。
[0005]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虚拟直播方法,包括:接收从移动端发送的混合变形数据,其中,所述混合变形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虚拟直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从移动端发送的混合变形数据,其中,所述混合变形数据为所述移动端根据面部捕捉数据得到;将所述混合变形数据转换为与目标模型对应的模型参数;根据所述模型参数驱动所述目标模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虚拟直播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从移动端发送的混合变形数据之前,还包括:通过目标连接方式与所述移动端建立连接,所述目标连接方法包括USB连接和WIFI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虚拟直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目标连接方式与所述移动端建立连接,包括:根据输入指令确定目标连接方式;根据所述目标连接方式创建套接字与所述移动端建立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虚拟直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混合变形数据转换为与目标模型对应的模型参数,包括:获取预先构建的所述混合变形数据与所述模型参数的映射关系;根据所述映射关系将所述混合变形数据转换为所述模型参数。5.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虚拟直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变形数据为ARKit混合变形数据。6.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明扬牛康康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哔哩哔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