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茉莉花复合茶生产工艺及生产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2402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茉莉花复合茶生产工艺及生产设备,包括以下步骤,S1、进行晾晒:摊凉茉莉花,使茉莉花表面的水分蒸发完毕;S2、制作茶胚:将新鲜的茶叶经过切条、杀青、摊凉、脱梗、熏蒸、揉捻、渥堆发酵、干燥,制备成窨制花茶的茶胚;S3、窨制茉莉花茶:将干燥后的茉莉花与杀青后的茶叶混合,茶花重量比是1:3的,混合完成以后,进行堆窨,反应堆的高度控制在8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茉莉花复合茶生产工艺及生产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花茶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茉莉花复合茶生产工艺及生产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茉莉花茶,又叫茉莉香片,属于花茶,茶胚多为绿茶,成品将茉莉花去除,亦属于绿茶的一种,已有1000多年历史。世界茉莉花茶发源地为福建福州,其茶香与茉莉花香交互融合,有“窨得茉莉无上味,列作人间第一香”的美誉,茉莉花茶是花茶的大宗产品,产区辽阔,产量高,品种丰富;但是,目前有机茉莉花茶的产量较少,因为茉莉花盛开期虫害较严重,按照有机农业的标准治理有一定的难度。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1、现有的茉莉花复合茶生产工艺及生产设备,不便于减少了制作工序,制作工艺保质期不能够得到延长;2、现有的茉莉花复合茶生产工艺及生产设备,不便于进行角度调节,不能够满足更多的角度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茉莉花复合茶生产工艺及生产设备,包括以下步骤,其特征在于:S1、进行晾晒:选择通风、干净的场地,摊凉茉莉花,使茉莉花表面的水分蒸发完毕;S2、制作茶胚:将新鲜的茶叶经过切条、杀青、摊凉、脱梗、熏蒸、揉捻、渥堆发酵、干燥,制备成窨制花茶的茶胚;S3、窨制茉莉花茶:将干燥后的茉莉花与杀青后的茶叶混合,茶花重量比是1:3的,混合完成以后,进行堆窨,反应堆的高度控制在8

13cm,第二天进行茶花分离;S4、炒花:选用优质茉莉花,将茉莉花和茶叶按1∶3的质量比例放置于炒锅中进行炒制,含水量在4.0%至4.5%内时起锅,从而制得茉莉花内销藏茶;当采摘的茶叶为粗老茶叶时,制得茉莉花边销茶。
[0004]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S1将新鲜茉莉花摊凉,散发花中的水分,之后合堆,然后移动到干燥的地方,经过多次摊凉,挥发散热,确保将茉莉花中的水分彻底散干。
[0005]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S3还包括二窨,将首窨后的茶叶与茉莉花进行混合,茶花重量比是1:3,然后在第二天进行茶花分离,最后进行烘干处理,还包括三窨:重复首窨的工序。
[0006]一种茉莉花复合茶生产设备,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一侧设置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固定安装在主体的一侧,所述固定架的正面开有固定孔,所述固定架的顶部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架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旋转架,所述旋转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夹板,所述夹板的内部贯穿连接有固定销。
[0007]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相邻所述主体之间设置有风干组件,所述风干组件包括载物架。
[0008]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载物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架,所述载物架的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板。
[0009]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撑板卡接在夹板的内部,所述支撑板的内部开有销孔。
[0010]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固定销贯穿在销孔的内部,所述主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移动轮。
[0011]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S2中的杀青和揉捻以及步骤S4中的炒制可采用子母炒茶装置进行;所述子母炒茶装置包括普通尺寸的弧形小锅和等比列放大的大锅;所述小锅由经验丰富的专业炒茶师父佩戴动作捕捉手套操作杀青和揉捻;所述大锅由仿真多轴机械手根据动作捕捉手套捕捉的动作同步进行杀青和揉捻;所述小锅的锅体中部由密集阵列的电加热块拼接而成;各电加热块可分别沿与小锅弧心连线方向移动;各电加热块背面分别固定连接有导力杆;所述导力杆另一端固定在一弓形的压电陶瓷片中部;所述压电陶瓷片弓背朝向导力杆,两端固定在一与小锅同心的弧面支撑板上;各压电陶瓷片的位置矩阵投影于计算机上,任一受挤压产生电流的压电陶瓷片的位置信息和受力信息同步由计算机处理;计算机根据处理的动作捕捉手的动作捕捉信息与压电陶瓷片的位置信息和受力信息,控制仿真多轴机械手在大锅中复刻炒茶师父的炒茶动作和力度。
[0012]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电加热块包括两种形态,第一种侧面为凸部,第二种侧面为与第一种侧面凸部契合的凹部;相邻电加热块为凹凸组合;所述凸部中部向侧面外突出导引条;所述凹部中部对应导引条向内凹陷导引槽;使各电加热块可分别通过导引条和导引槽限位移动。
[0013]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电加热块位于锅内的一面为弧面,各电加热块阵列后形成的弧面连贯平滑。
[0014]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动作捕捉手套的贴肤层采用导热绝缘硅胶制备。
[0015]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茉莉花复合茶生产工艺及生产设备,通过炒花的作用下,选用优质茉莉花,将茉莉花和茶叶按1∶3的质量比例放置于炒锅中进行炒制,该制作工艺去掉了一般加工工艺中的通花工艺,极大程度上减少了制作工序,同时保存了茶叶的品质,茶叶充分吸收了茉莉花的香气,更加浓郁甘醇,增加鲜度,增加保质期,增加口感,除去茶叶本身的异味,比传统的制作工艺保质期延长。
[0016]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茉莉花复合茶生产工艺及生产设备,通过将新鲜的茶叶进行杀青处理的作用下,杀青达到芽叶全部熟透,茶叶青味全部去除,略带嫩香,无焦边糊叶,采摘一芽四叶或者一芽四叶以上的成熟茶叶,即茶树的嫩芽或嫩叶作为原料,其优点是不破坏芽叶形状,再窨制成茉莉花藏茶,集口感、观赏、香味、营养于一体,有效的将茉莉花和藏茶的特点揉合在一起,更具有市场价值。
[0017]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茉莉花复合茶生产工艺及生产设备,通过窨制茉莉花茶的作用下,将干燥后的茉莉花与杀青后的茶叶混合,茶花重量比是1:3的,混合完成以后,进行堆
窨,在制备过程中起到中和的作用,从而使原茶叶中的植物蛋白以及茶碱变性或减少,所以制得的产品既具茉莉花原有的特有香味,又具有保健功能,对长期喜爱饮茶的人群非常适宜,既起到保健的作用,又不会对睡眠产生不利影响。
[0018]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茉莉花复合茶生产工艺及生产设备,通过旋转架和限位架的共同作用下,旋转架转动连接在固定架的一侧,旋转架转动时能够对载物架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便于根据阳光照射条件进行调节,满足更多的需求,限位架固定连接在载物架的顶部,限位架能够对风干的茉莉花起到限位作用,防止茉莉花散落。
[0019]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茉莉花复合茶生产工艺及生产设备,其中的子母炒茶装置能够放大专业炒茶师傅的炒茶量和效率,大量炒制的茶叶品质能够接近专业炒茶师傅亲手炒出的品质,从而结合了专业炒茶师傅炒茶的技艺和机器大规模制茶的规模化和加工效率;并同时克服了专业炒茶师傅炒茶产量的问题和机器设备制茶的品质问题。
[002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茉莉花复合茶生产工艺及生产设备,其中的子母炒茶装置利用等比例放大的小锅和大锅,在温度等可控参数相同的情况下,动作捕捉手套可以同步炒茶师傅的炒茶动作,并通过阵列的电加热块对应的压电陶瓷片受压时的位置信息和受力信息同步炒茶师傅的炒茶力度;从而在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茉莉花复合茶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其特征在于:S1、进行晾晒:摊凉茉莉花,使茉莉花表面的水分蒸发完毕;S2、制作茶胚:将新鲜的茶叶经过切条、杀青、摊凉、脱梗、熏蒸、揉捻、渥堆发酵、干燥,制备成窨制花茶的茶胚;S3、窨制茉莉花茶:将干燥后的茉莉花与杀青后的茶叶混合,茶花重量比是1:3的,混合完成以后,进行堆窨,反应堆的高度控制在8

13cm,第二天进行茶花分离;S4、炒花:选用优质茉莉花,将茉莉花和茶叶按1∶3的质量比例放置于炒锅中进行炒制,含水量在4.0%至4.5%内时起锅,从而制得茉莉花内销藏茶;当采摘的茶叶为粗老茶叶时,制得茉莉花边销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茉莉花复合茶生产工艺及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S1将新鲜茉莉花摊凉,散发花中的水分,之后合堆,然后移动到干燥的地方,经过多次摊凉,挥发散热,确保将茉莉花中的水分彻底散干。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茉莉花复合茶生产工艺及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S3还包括二窨,将首窨后的茶叶与茉莉花进行混合,茶花重量比是1:3,然后在第二天进行茶花分离,最后进行烘干处理,还包括三窨:重复首窨的工序。4.一种茉莉花复合茶生产设备,包括主体(1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1)的一侧设置有调节组件(12),所述调节组件(12)包括固定架(121),所述固定架(121)固定安装在主体(11)的一侧,所述固定架(121)的正面开有固定孔(22),所述固定架(121)的顶部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123),所述固定架(12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旋转架(124),所述旋转架(12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夹板(125),所述夹板(125)的内部贯穿连接有固定销(126)。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茉莉花复合茶生产工艺及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主体(11)之间设置有风干组件(13),所述风干组件(13)包括载物架(131);所述载物架(13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架(132),所述载物架(131)的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板(133);所述支撑板(133)卡接在夹板(125)的内部,所述支撑板(133)的内部开有销孔(134)。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茉莉花复合茶生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天龙姚南昌饶耿慧张思伟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春伦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