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交流真空断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2338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高压交流真空断路器,包括机构箱、设置在机构箱上端的真空灭弧室、操动机构及电流互感器,还包括辅助灭弧机构。辅助灭弧机构包括双金属片、固定在双金属片弯曲内侧的永磁体贴片、永磁体固定片及固定在永磁体贴片内侧的绝缘挡片,绝缘挡片水平朝向动触头和定触头接触位置设置。本申请将绝缘挡片设置在双金属片上,当定触头和动触头分离时,电弧灭弧过程中产生大量热量被双金属片吸收产生弯曲现象,迅速带动其上的绝缘挡片伸入到定触头和动触头之间,形成隔离灭弧效果,反应迅速高效;同时设置的永磁体贴片随着双金属片的弯曲动作产生相对于永磁体固定片的位移,磁场方向发生改变,电弧被拉长和被绝缘挡片分割,大大提高了灭弧效果。提高了灭弧效果。提高了灭弧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压交流真空断路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断路器
,具体涉及高压交流真空断路器。

技术介绍

[0002]真空断路器因其灭弧介质和灭弧后触头间隙的绝缘介质都是高真空而得名;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适用于频繁操作、灭弧不用检修的优点,在配电网中应用较为普及。真空断路器是3~10kV,50Hz三相交流系统中的户内配电装置,可供工矿企业、发电厂、变电站中作为电器设备的保护和控制之用,特别适用于要求无油化、少检修及频繁操作的使用场所,特别是柱上高压交流真空断路器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0003]现有技术中的,断路器的真空灭弧室的灭弧效果是影响断路器产品质量的重要原因。如申请公开号CN111584298A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一种高可靠性的高压真空断路器,其是通过灭弧室的内部处于动触杆的外侧设有灭弧机构,动触杆分闸后灭弧机构处于静触杆和动触杆之间用于阻隔电弧,通过在触头之间设有阻隔电弧的灭弧机构,当动触杆分闸断开时,灭弧机构能阻隔在两个触头之间,能有效降低触头分闸后电弧生成的机率。申请公开号为CN105551881A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真空灭弧室、真空灭弧室触头及直流真空断路器,其是通过分闸时,电弧运动过程中在横向磁场产生的磁吹力作用下被送入到灭弧栅片的间隔中,并在灭弧栅片的作用下被切割成若干个串联的短弧,一方面电弧被拉长,另一方面在栅片表面形成一连串的近极压降,再加上电弧还会受到栅片的冷却作用,电弧很快熄灭,实现对高压直流电流的分断。
[0004]虽然上述技术方案起到了较好的灭弧效果,但是灭弧机构的设置是随着动触杆动作才产生移动,在动触杆下降过程中,电弧一直存在并不会马上实现灭弧,影响灭弧效果;而现有技术中设置的永磁体产生的磁吹力大小和方向,在灭弧过程中始终保持不变,生产过程中确定的永磁体的安装位置,则不能在使用过程中进行调整,电弧的方向保持不变容易影响到灭弧效果。
[0005]因此,如何改善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高压交流真空断路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高压交流真空断路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相关技术问题。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8]高压交流真空断路器,包括机构箱、设置在所述机构箱上端的真空灭弧室、设置在所述机构箱内并与真空灭弧室传动连接的操动机构及电流互感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真空灭弧室内的辅助灭弧机构。
[0009]进一步地,所述真空灭弧室包括气密绝缘外壳、设置在所述气密绝缘外壳内顶部的定端盖板、设置在定端盖板上的定导电杆、设置在定导电杆下端的定触头、设置在所述气密绝缘外壳内底部的动端盖板、设置在动端盖板上的动导电杆、设置在动导电杆上端的动
触头、套设在所述动导电杆上的不锈钢波纹管以及固定套设在所述气密绝缘外壳内壁的屏蔽罩。
[0010]进一步地,所述辅助灭弧机构包括沿所述屏蔽罩内侧壁周向设置的至少一个双金属片、固定在所述双金属片弯曲内侧的永磁体贴片、安装在所述屏蔽罩内侧壁并与所述永磁体贴片磁相关的永磁体固定片及固定在所述永磁体贴片内侧的绝缘挡片,所述绝缘挡片水平朝向所述动触头和定触头接触位置设置。
[0011]进一步地,还包括环形开设在所述屏蔽罩内壁的安装槽和滑动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的环形安装座,所述辅助灭弧机构固定在所述环形安装座上。
[0012]进一步地,所述双金属片设有两个,且两个所述双金属片以所述真空灭弧室中心轴线为轴成中心对称设置,所述永磁体固定片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永磁体固定片与两个所述双金属片间隔设置。
[0013]进一步地,所述双金属片包括与所述环形安装座固定连接的固定端、沿所述屏蔽罩内壁弯曲设置的主体以及设置在所述主体上活动端,所述活动端相对于所述主体反向弯曲并抵接在所述屏蔽罩内壁上。
[0014]进一步地,所述绝缘挡片内缘设有固定部,所述永磁体贴片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固定部穿过安装孔与所述双金属片固定连接。
[0015]进一步地,还包括灭弧栅片,多个所述灭弧栅片间隔固定在所述绝缘挡片上端。
[0016]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双金属片交错设置,其中一个所述双金属片高于所述环形安装座设置,且所述活动端与所述环形安装座上方的屏蔽罩内壁相抵;另一个所述双金属片低于所述环形安装座设置,且所述活动端与所述环形安装座下方的屏蔽罩内壁相抵。
[0017]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0018]本申请创造性的应用双金属片在受热条件下的弯曲特性,将绝缘挡片设置在双金属片上,当定触头和动触头分离时,电弧灭弧过程中产生大量热量被双金属片吸收产生弯曲现象,迅速带动其上的绝缘挡片伸入到定触头和动触头之间,形成隔离灭弧效果,反应迅速高效;同时设置的永磁体贴片随着双金属片的弯曲动作产生相对于永磁体固定片的位移,磁场方向发生改变,电弧被拉长和被绝缘挡片分割,大大提高了灭弧效果。
[0019]为了更好的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效果,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0021]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高压交流真空断路器主视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机构箱内操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高压交流真空断路器左视图;
[0025]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真空灭弧室第一方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图4中A处局部放大图;
[0027]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真空灭弧室第二方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8]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图6中B处局部放大图;
[0029]图中:
[0030]1机构箱;2真空灭弧室;201气密绝缘外壳;202定端盖板;203定导电杆;204定触头;205动端盖板;206动导电杆;207动触头;208不锈钢波纹管;209屏蔽罩;3操动机构;4电流互感器;5辅助灭弧机构;501双金属片;5011固定端;5012主体;5013活动端;502永磁体贴片;5021安装孔;503永磁体固定片;504绝缘挡片;5041固定部;505安装槽;506环形安装座;6灭弧栅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高压交流真空断路器,包括机构箱、设置在所述机构箱上端的真空灭弧室、设置在所述机构箱内并与真空灭弧室传动连接的操动机构及电流互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真空灭弧室内的辅助灭弧机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交流真空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灭弧室包括气密绝缘外壳、设置在所述气密绝缘外壳内顶部的定端盖板、设置在定端盖板上的定导电杆、设置在定导电杆下端的定触头、设置在所述气密绝缘外壳内底部的动端盖板、设置在动端盖板上的动导电杆、设置在动导电杆上端的动触头、套设在所述动导电杆上的不锈钢波纹管以及固定套设在所述气密绝缘外壳内壁的屏蔽罩。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交流真空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灭弧机构包括沿所述屏蔽罩内侧壁周向设置的至少一个双金属片、固定在所述双金属片弯曲内侧的永磁体贴片、安装在所述屏蔽罩内侧壁并与所述永磁体贴片磁相关的永磁体固定片及固定在所述永磁体贴片内侧的绝缘挡片,所述绝缘挡片水平朝向所述动触头和定触头接触位置设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压交流真空断路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环形开设在所述屏蔽罩内壁的安装槽和滑动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的环形安装座,所述辅助灭弧机构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德志陈俊杨建敏李卓昊朱好陈卢明虞胜财张凯程张磊顾静娴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阿海珐配电自动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