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线及植入式医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2283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天线及植入式医疗装置,该天线包括主辐射体、第一辐射分支、第二辐射分支、接地部和馈电部。其中,主辐射体和第一辐射分支组合形成环形的第一天线,主辐射体和第二辐射分支组合形成围绕所述第一天线的第二天线,接地部连接在主辐射体上,馈电部连接在第一辐射分支上。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上述较为紧凑的结构,在保证天线性能的同时极大减小天线体积,从而有效减小天线的安装空间,有助于该天线应用设备的小型化,且该天线的结构易于加工,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天线及植入式医疗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天线及植入式医疗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植入式医疗装置,包括脑深部电刺激(DBS),植入式脑皮层刺激(CNS),植入式脊髓电刺激(SCS),植入式骶神经电刺激(SNS),植入式迷走神经电刺激(VNS)、植入式心脏电刺激系统(俗称心脏起搏器)、植入式药物输注系统(I DDS)等,可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实现和体外装置的数据交互。
[0003]天线是植入式医疗装置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关键部件之一。一般地,应用于植入式医疗装置的天线放置在顶盖中,但顶盖中还存在导线连接器等其他部件,因此顶盖中供天线放置的空间有限。此外,现有技术发展趋势为植入式医疗装置的小型化,小型化后的植入式医疗装置的顶盖空间将进一步减小,天线的设置空间进一步减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天线和植入式医疗装置,所述天线通过设置两个相互包围的天线结构并在天线结构中设置间隙,从而在不改变天线辐射效率的同时具有更小的体积。
[0005]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天线,所述天线包括:
[0006]主辐射体;
[0007]第一辐射分支,与所述主辐射体包围形成第一天线,所述第一辐射分支一端连接所述主辐射体,另一端向所述主辐射体方向延伸并与所述辐射主体间隔设置;
[0008]第二辐射分支,与所述主辐射体包围形成第二天线,所述第二天线包围所述第一天线;
[0009]接地部,与所述主辐射体连接;
[0010]馈电部,与所述第一辐射分支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主辐射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枝节、第二枝节和第三枝节,所述第一枝节和所述第三枝节沿第一方向平行设置,所述第二枝节沿第二方向设置并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枝节和第三枝节朝向同一方向的端部;
[0012]所述第一辐射分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四枝节、第五枝节和第六枝节,所述第四枝节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枝节远离所述第二枝节一侧,所述第四枝节沿第二方向设置,所述第五枝节沿第一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一枝节和所述第三枝节之间,所述第二枝节、所述第四枝节和所述第六枝节平行设置,所述第六枝节自由端向所述第一枝节延伸;
[0013]所述第二辐射分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七枝节和第八枝节,所述第七枝节连接在所述第一枝节远离所述第二枝节一侧的端部并沿第二方向设置,所述第八枝节沿第一方向设置并向所述第三枝节自由端方向延伸。
[0014]进一步的,所述第四枝节的长度大于所述第六枝节的长度,所述第六枝节的第一
端和所述第一枝节的第二端之间具有第一间隙。
[0015]进一步的,所述馈电部设置在所述第六枝节,所述第六枝节在所述馈电部和所述第一端之间的延伸路径长小于天线工作频率的1/30介质波长。
[0016]进一步的,所述接地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枝节或所述第二枝节上;
[0017]所述辐射主体在所述接地部和所述第二端之间的延伸路径长小于天线工作频率的1/30介质波长。
[001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端具有凹槽,所述第二端设有与所述凹槽形状相配合的凸部,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配合形成所述第一间隙;
[0019]或者,所述第二端具有凹槽,所述第一端设有与所述凹槽形状相配合的凸部,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配合形成第一间隙。
[0020]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枝节与所述第八枝节相连接或间隔设置。
[0021]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枝节具有第三端,所述第三端设有凹槽或凸部两个中的一个;
[0022]所述第八枝节具有朝向所述第三端的第四端,所述第四端设有凹槽或凸部中的另一个,所述第三端与所述第四端配合形成第二间隙。
[0023]一种植入式医疗装置,所述植入式医疗装置包括:
[0024]电路板,包括馈电结构和短路结构;
[0025]上述天线,所述天线的馈电部连接所述馈电结构,所述天线的接地部连接所述短路结构;
[0026]金属连接件,与所述电路板连接;
[0027]壳体,具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容置所述电路板;
[0028]顶盖,设置在所述壳体一侧,所述顶盖具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与所述容置腔部分贯通,所述容置槽容置所述天线和所述金属连接件。
[0029]进一步的,所述天线设置在所述容置槽的一侧,所述金属连接件从所述容置槽的另一侧向所述天线延伸布置。
[0030]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天线及植入式医疗装置,所述天线包括主辐射体、第一辐射分支、第二辐射分支、接地部和馈电部。其中,所述主辐射体和所述第一辐射分支组合形成环形的第一天线,所述主辐射体和所述第二辐射分支组合形成围绕第一天线的环形的第二天线,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在主辐射体上具有共用部分,通过上述两个套设的天线形成较为紧凑的结构,在保证天线性能的同时极大减小天线体积,从而有效减小天线的安装空间,且天线的结构易于加工。
附图说明
[0031]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0032]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天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3]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天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4]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天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5]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植入式医疗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6]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植入式医疗装置的剖面图;
[0037]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植入式医疗装置的A部分放大图;
[0038]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植入式医疗装置的B

B剖面图;
[0039]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天线的一种制作方法的流程图;
[0040]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天线的另一种制作方法的流程图;
[0041]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天线在脂肪介质中回波损耗仿真结果;
[0042]图1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天线在脂肪介质中回波损耗仿真结果。
[0043]附图标记说明:
[0044]1‑
主辐射体;11

第一枝节;12

第二枝节;13

第三枝节;
[0045]2‑
第一辐射分支;21

第四枝节;22

第五枝节;23

第六枝节;24

第一间隙;241

第一端;242

第二端;
[0046]3‑
第二辐射分支;31

第七枝节;32

第八枝节;33

第二间隙;
[0047]4‑
接地部;5

馈电部;
[0048]6‑
电路板;61

金属层;6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包括:主辐射体;第一辐射分支,与所述主辐射体包围形成第一天线,所述第一辐射分支一端连接所述主辐射体,另一端向所述主辐射体方向延伸并与所述辐射主体间隔设置;第二辐射分支,与所述主辐射体包围形成第二天线,所述第二天线包围所述第一天线;接地部,与所述主辐射体连接;馈电部,与所述第一辐射分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辐射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枝节、第二枝节和第三枝节,所述第一枝节和所述第三枝节沿第一方向平行设置,所述第二枝节沿第二方向设置并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枝节和第三枝节朝向同一方向的端部;所述第一辐射分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四枝节、第五枝节和第六枝节,所述第四枝节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枝节远离所述第二枝节一侧,所述第四枝节沿第二方向设置,所述第五枝节沿第一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一枝节和所述第三枝节之间,所述第二枝节、所述第四枝节和所述第六枝节平行设置,所述第六枝节自由端向所述第一枝节延伸;所述第二辐射分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七枝节和第八枝节,所述第七枝节连接在所述第一枝节远离所述第二枝节一侧的端部并沿第二方向设置,所述第八枝节沿第一方向设置并向所述第三枝节自由端方向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枝节的长度大于所述第六枝节的长度,所述第六枝节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枝节的第二端之间具有第一间隙。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电部设置在所述第六枝节,所述第六枝节在所述馈电部和所述第一端之间的延伸路径长小于天线工作频率的1/30介质波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彬龙吕长泉宗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品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