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管线切割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力管线高效切割装置,其增加装置切割效率,提高装置切割联动性;包括操作台、导流架、切割座、定位柱、移动梁、切割刀、第一螺栓、连接梁、传动件和输送机构,导流架安装在操作台槽口处,切割座安装在导流架上,两组定位柱配合安装在操作台上,移动梁上设置有连接槽,移动梁连接槽与两组定位柱配合滑动连接,切割刀通过第一螺栓安装在操作台上,两组连接梁对称安装在移动梁上,传动件安装在连接梁上,传动件与操作台滑动连接,输送机构安装在操作台上,输送机构与传动件配合连接。输送机构与传动件配合连接。输送机构与传动件配合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管线高效切割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管线切割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力管线高效切割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力管线一般是安装的大容量的管线,而电力管线在生产过程中以及敷设使用前,一般都需要依据实际需求对电力管线进行切割,以得到符合需求的电力管线。
[0003]但是,现有的大多数电力管线切割装置在对电力管线进行切割时,一次仅能对一根电力管线进行切割,同时切割时需要人工进行上料,故切割效率比较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管线高效切割装置,从而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指出的问题。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电力管线高效切割装置,包括操作台、导流架、切割座、定位柱、移动梁、切割刀、第一螺栓、连接梁、传动件和输送机构,导流架安装在操作台槽口处,切割座安装在导流架上,两组定位柱配合安装在操作台上,移动梁上设置有连接槽,移动梁连接槽与两组定位柱配合滑动连接,切割刀通过第一螺栓安装在操作台上,两组连接梁对称安装在移动梁上,传动件安装在连接梁上,传动件与操作台滑动连接,输送机构安装在操作台上,输送机构与传动件配合连接。
[0007]进一步地,输送机构包括输送辊、安装架、第二螺栓、连接块、夹持辊、驱动机构、传动机构和调节机构,输送辊转动安装在操作台上,输送辊上设置有多组导流槽,两组安装架通过第二螺栓对称安装在操作台上,连接块滑动安装在安装架调节槽内部,夹持辊分别与两组连接块配合转动连接,调节机构分别与连接块和安装架配合连接,驱动机构安装在操作台上并与输送辊连接,传动机构安装在操作台上,传动机构分别与传动件和输送辊连接。
[0008]进一步地,传动机构包括连接架、传动曲轴、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两组连接架对称安装在操作台两端,传动曲轴转动安装在连接架上,传动曲轴与传动件传动槽配合滑动连接,第一齿轮同轴安装在传动曲轴上,两组第二齿轮分别同轴安装在输送辊两端,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连接。
[0009]进一步地,调节机构包括活塞筒、活塞滑块、螺纹杆和弹簧,活塞筒安装在连接块上,活塞滑块滑动安装在活塞筒内腔中,螺纹杆穿过活塞筒通孔与活塞滑块配合转动连接,螺纹杆与安装架螺纹孔配合连接,弹簧两端分别与活塞筒内腔壁和活塞滑块配合连接。
[0010]进一步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座、驱动电机、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驱动电机通过电机座安装在操作台上,第三齿轮同轴安装在驱动电机输出端,第四齿轮同轴安装在输送辊上,第四齿轮与第三齿轮啮合传动连接。
[0011]进一步地,还包括调节轮,调节轮同轴安装在螺纹杆上。
[0012]进一步地,还包括导流板,导流板安装在操作台上,导流板上设置有多组导流孔。
[0013]进一步地,还包括调节支脚,多组调节支脚配合安装在操作台上。
[0014]进一步地,还包括传动件传动槽由直槽和圆弧槽组成,传动件圆弧槽半径与传动曲轴转动半径相同。
[0015]进一步地,还包括防护罩,两组防护罩对称安装在操作台上,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位于防护罩槽腔内部。
[00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输送机构使管线进行切割输送,通过导流架使线缆进行导流,通过两组定位柱配合使移动梁移动轨迹进行限位,通过第一螺栓使切割刀与移动梁连接便于拆装,通过连接梁使传动件安装在传动件上,通过传动件使输送机构带动移动梁进行升降驱动,通过切割刀下降与切割座配合使管线进行切割,通过输送机构与传动件配合使切割与输送工序配合传动,增加装置切割效率,提高装置切割联动性。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轴侧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零件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中标记:1、操作台;2、导流架;3、切割座;4、定位柱;5、移动梁;6、切割刀;7、第一螺栓;8、连接梁;9、传动件;10、输送辊;11、安装架;12、第二螺栓;13、连接块;14、夹持辊;15、连接架;16、传动曲轴;17、第一齿轮;18、第二齿轮;19、活塞筒;20、活塞滑块;21、螺纹杆;22、弹簧;23、电机座;24、驱动电机;25、第三齿轮;26、第四齿轮;27、调节轮;28、导流板;29、调节支脚;30、防护罩。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25]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电力管线高效切割装置,以上所述所有部件的安装方式、连接方式或设置方式均为常见机械方式,并且其所有部件的具体结构、型号和系数指标均为其自带技术,只要能够达成其有益效果的均可进行实施,故不在多加赘述。
[0026]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电力管线高效切割装置,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上下左右、前后内外以及垂直水平”等包含在术语中的方位词仅代表该术语在常规使用状态下的方位,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俗称,而不应视为对该术语的限制,与此同时,“第一”、“第二”和“第三”等数列名词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
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0027]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电力管线高效切割装置,包括操作台1、导流架2、切割座3、定位柱4、移动梁5、切割刀6、第一螺栓7、连接梁8、传动件9和输送机构,导流架2安装在操作台1槽口处,切割座3安装在导流架2上,两组定位柱4配合安装在操作台1上,移动梁5上设置有连接槽,移动梁5连接槽与两组定位柱4配合滑动连接,切割刀6通过第一螺栓7安装在操作台1上,两组连接梁8对称安装在移动梁5上,传动件9安装在连接梁8上,传动件9与操作台1滑动连接,输送机构安装在操作台1上,输送机构与传动件9配合连接;
[0028]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输送机构使管线进行切割输送,通过导流架2使线缆进行导流,通过两组定位柱4配合使移动梁5移动轨迹进行限位,通过第一螺栓7使切割刀6与移动梁5连接便于拆装,通过连接梁8使传动件9安装在传动件9上,通过传动件9使输送机构带动移动梁5进行升降驱动,通过切割刀6下降与切割座3配合使管线进行切割,通过输送机构与传动件9配合使切割与输送工序配合传动,增加装置切割效率,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管线高效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台(1)、导流架(2)、切割座(3)、定位柱(4)、移动梁(5)、切割刀(6)、第一螺栓(7)、连接梁(8)、传动件(9)和输送机构,所述导流架(2)安装在操作台(1)槽口处,所述切割座(3)安装在导流架(2)上,两组所述定位柱(4)配合安装在操作台(1)上,所述移动梁(5)上设置有连接槽,所述移动梁(5)连接槽与两组定位柱(4)配合滑动连接,所述切割刀(6)通过第一螺栓(7)安装在操作台(1)上,两组所述连接梁(8)对称安装在移动梁(5)上,所述传动件(9)安装在连接梁(8)上,所述传动件(9)与操作台(1)滑动连接,所述输送机构安装在操作台(1)上,所述输送机构与传动件(9)配合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管线高效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输送机构包括输送辊(10)、安装架(11)、第二螺栓(12)、连接块(13)、夹持辊(14)、驱动机构、传动机构和调节机构,所述输送辊(10)转动安装在操作台(1)上,所述输送辊(10)上设置有多组导流槽,两组所述安装架(11)通过第二螺栓(12)对称安装在操作台(1)上,所述连接块(13)滑动安装在安装架(11)调节槽内部,所述夹持辊(14)分别与两组连接块(13)配合转动连接,所述调节机构分别与连接块(13)和安装架(11)配合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安装在操作台(1)上并与输送辊(10)连接,所述传动机构安装在操作台(1)上,所述传动机构分别与传动件(9)和输送辊(10)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力管线高效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传动机构包括连接架(15)、传动曲轴(16)、第一齿轮(17)和第二齿轮(18),两组所述连接架(15)对称安装在操作台(1)两端,所述传动曲轴(16)转动安装在连接架(15)上,所述传动曲轴(16)与传动件(9)传动槽配合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17)同轴安装在传动曲轴(16)上,两组所述第二齿轮(18)分别同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药炜,孙昌雯,白鹭,李乾,赵金,肖春,丛林,张彬彬,刘保安,韩炜,郑勇,李冉,葛令源,魏荣,王肇莉,孙茜,杨振东,高崧耀,刘汉军,崔欢欢,席楚妍,孟瑞龙,赵东华,刘文博,任健萍,陈立梅,李新秀,马晶晶,赵锐,秦剑,吴明锋,杜建芳,王波,赵杨,宋宏艳,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营销服务中心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石家庄供电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