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正极材料氟铁酸钠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12104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正极材料氟铁酸钠的制备方法,主要步骤包括:S1、将草酸、氢氧化钠两种溶液混合后,缓慢加入氢氧化铁,搅拌反应,静置,过滤,得到三草酸合铁酸钠溶液;S2、往步骤S1所得三草酸合铁酸钠溶液中,加入氟化铵或氟化氢铵,在搅拌作用下于50~100℃温度下反应,待水分蒸发完全后,得到前驱体;S3、将步骤S2所得前驱体装入坩埚中,转入氮气气氛炉,在300~1000℃温度下焙烧,随炉冷却,粉碎,过筛,即得电池正极材料氟铁酸钠。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制备水溶性较好的三草酸合铁酸钠溶液与氟化铵或氟化氢铵反应,避免了使用有毒有害或溶解性差的原料,纯度高,产率高,制得的前驱体均匀包裹碳源,焙烧后直接得到电化学性能优异的电池正极材料氟铁酸钠。正极材料氟铁酸钠。正极材料氟铁酸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正极材料氟铁酸钠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材料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电池正极材料氟铁酸钠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锂离子电池原材料价格的不断上涨、新能源汽车需求量的快速增长以及钠离子电池技术的持续进步,钠离子电池备受关注。钠离子电池与锂离子电池具有相同的结构,均包括正极、负极、电解液、隔膜等主要部分,其中正极材料是其关键组分之一。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主要有层状氧化物、聚阴离子氧化物、普鲁士蓝化合物和氟化物等体系。其中,冰晶石型氟化物氟铁酸钠(Na3FeF6)具有储存钠离子、锂离子的能力,可作为锂离子电池和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使用。
[0003]2012年,韩国首尔国立大学K.Kang和韩国先进科技学院J.W.Choi等将氟化钠和氟化铁置于氩气气氛下进行高能球磨后包覆碳作为电池正极材料,发现其在锂离子电池和钠离子电池中的放电比容量分别为241mAh/g和111mAh/g,20次循环后的容量保持率均为50%左右(R.A.Shakoor,S.Y.Lim,H.Kim,K.W.Nam,J.K.Kang,K.Kang,J.W.Choi,Mechanochemical synthesis and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 of Na3FeF
6 in sodium and lithium batteries.Solid State Ionics,2012,218:35

40)。该方法所制备的材料颗粒粗大,粒度不均,团聚严重,含有杂质,电化学性能差。Y.Shi等以九水硝酸铁、氢氟酸和碳酸钠为原料,制备了氟铁酸钠;然后,将氟铁酸钠、石墨/炭黑或碳纳米管进行高能球磨,得到碳包覆或碳纳米管包覆氟铁酸钠材料,其在锂离子电池中的首次放电比容量分别为458mAh/g和428mAh/g,60次循环后的容量分别为296.7mAh/g和201.7mAh/g(S.Sun,Y.Shi,S.Bian,Q.Zhuang,M.Liu,Y.Cui,Solid State Ionics,2017,312:61

66)。该方法工艺路线长,原料氢氟酸腐蚀性强、毒性大,材料电化学性能较差。
[0004]前期研究中,我们以九水硝酸铁和氟化钠为原料,采用低温液相法制备了氟铁酸钠,其在锂离子电池和钠离子电池中的首次放电比容量分别为472.8mAh/g和121.1mAh/g,100次循环后的容量保持率分别为42.9%和58.1%(H.Guo,W.Liu,M.Qin,J.Tang,J Cheng,Y.Ling.Room

temperature liquid

phase synthesis of Na3FeF
6 and its lithium/sodium storage properties.Materials Research Express,2019,6:085507)。另外,采用柠檬酸铁、氟化钠和氢氟酸为原料,采用液相沉淀

高温碳热还原法,在同一工艺中连续制备了氟铁酸钠和碳包覆氟铁酸钠材料。氟铁酸钠在锂离子电池和钠离子电池中的首次放电比容量分别为510.8mAh/g和138.7mAh/g,400次循环后的容量保持率分别为48.1%和63.8%。碳包覆氟铁酸钠在锂离子电池和钠离子电池中首次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80.6mAh/g和154.2mAh/g,400次循环后的容量保持率分别为87.7%和77.1%(W.Liu,W.Wang,M.Qin,B.Shen.Successive synthesis and electrochemical properites of Na3FeF
6 and NaFeF3/C cathode materials for lithium

ion and sodium

ion batteries.Ceramics International,2020,46:11436

11440)。低温液相法所用原料氟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低,
限制了氟铁酸钠材料的产量,且电化学性能较差。液相沉淀

高温碳热还原法亦存在所用原料氟化钠溶解度低和氢氟酸毒性大等缺陷。与此同时,目前的氟铁酸钠包裹碳的过程均需要在制得氟铁酸钠后额外添加碳源,为保证碳包裹的均匀性还需要进行球磨,包裹碳的均匀性很大程度取决球磨水平,这增加了高性能正极材料的制造难度和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正极材料氟铁酸钠的制备方法,通过高效合成三草酸合铁酸钠再与氟化铵或氟化氢铵反应生成氟铁酸钠,解决了反应原材料有毒且难溶的问题,氟铁酸钠产率高且无杂质,使用的主要原料中各元素都能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尤其是氟铁酸钠在合成过程中会在反应溶液中均匀包裹碳源,无需额外添加碳源球磨,直接焙烧得到高性能的正极材料氟铁酸钠,具有良好的工业化运用前景。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正极材料氟铁酸钠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将草酸、氢氧化钠两种溶液混合后,缓慢加入氢氧化铁,搅拌反应,静置,过滤,得到三草酸合铁酸钠溶液;
[0008]S2、往步骤S1所得三草酸合铁酸钠溶液中,加入氟化铵或氟化氢铵,在搅拌作用下于50~100℃温度下反应,待水分蒸发完全后,得到前驱体;
[0009]S3、将步骤S2所得前驱体装入坩埚中,转入氮气气氛炉,在300~1000℃温度下焙烧,随炉冷却,粉碎,过筛,即得电池正极材料氟铁酸钠。
[0010]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1中草酸、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铁的摩尔比为3:3:1。
[0011]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2中三草酸合铁酸钠与氟化铵的摩尔比为1:6。
[0012]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2中三草酸合铁酸钠与氟化氢铵的摩尔比为1:3。
[0013]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1中草酸为草酸二水合物。
[0014]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1中搅拌反应温度为80~200℃,搅拌反应时间为2~10h。
[0015]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2中反应时间为2~10h。
[0016]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3中焙烧时间为5~15h
[0017]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8]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池正极材料氟铁酸钠的制备方法,运用常用的草酸、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铁低成本合成三草酸合铁酸钠,其合成产率为99%以上,反应原材料可以精确控制并得到有效利用,同时三草酸合铁酸钠与氟化铵或氟化氢铵一样在水中具有较高的溶解度,两者在水溶液中搅拌反应确保了原料混合的均匀性,并提高了氟铁酸钠材料的产率,易于工业化生产运用;另一方面,利用高溶解性的三草酸合铁酸钠与氟化铵或氟化氢铵在溶液中反应高效生成氟铁酸钠的同时,三草酸合铁酸钠中的草酸根离子作为碳源会均匀包覆在制得的氟铁酸钠内,无需额外增加碳源球磨均匀,直接将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正极材料氟铁酸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草酸、氢氧化钠两种溶液混合后,缓慢加入氢氧化铁,搅拌反应,静置,过滤,得到三草酸合铁酸钠溶液;S2、往步骤S1所得三草酸合铁酸钠溶液中,加入氟化铵或氟化氢铵,在搅拌作用下于50~100℃温度下反应,待水分蒸发完全后,得到前驱体;S3、将步骤S2所得前驱体装入坩埚中,转入氮气气氛炉,在300~1000℃温度下焙烧,随炉冷却,粉碎,过筛,即得电池正极材料氟铁酸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池正极材料氟铁酸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草酸、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铁的摩尔比为3:3: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池正极材料氟铁酸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万民杨宏健许稳周艳婷沈周宁沈欢欢杨欢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