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备电力内网加密及违章智能识别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1965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备电力内网加密及违章智能识别的装置。通过基于电力作业现场典型违章行为识别算法,并将数据贯通至符合国网安全标准的加密模块,经加密后与电力内网管理后台进行数据交互,从而实现视频画面AI智能分析告警功能及自动加密内网传输功能,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依靠远程视频画面人工实时监控和甄别违章行为,设备缺乏智能化分析能力,画面延迟、卡顿现象比较严重的技术问题。卡顿现象比较严重的技术问题。卡顿现象比较严重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备电力内网加密及违章智能识别的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行业
,尤其涉及一种具备电力内网加密及违章智能识别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根据《鄂电司安监〔2021〕3号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关于印发生产作业安全管控标准化工作规范(试行)的通知》第6.2.5条规定,移动视频监管。各单位三级及以上作业风险、1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停电作业;0.4千伏及以下线路三基及以上电杆组立(更换)、导线(电缆)展放(更换)作业;0.4千伏及以下线路、设备邻近10千伏及以上带电线路、设备使用大型机械设备的工作;配变关口计量装置(含负荷控制装置、集中器等)更换作业;整台区低压计量装置不停电集中更换工作等,现场的布控球使用率应达到100%。
[0003]电力作业地点分布广,作业现场点多面广,现场环境复杂,安全隐患多。同时,电力现场作业主要采用“工作票制度”且参与电力现场作业的人员结构复杂。现场作业安全措施落实困难,管控难度大。虽然目前已大规模应用布控球对重点作业现场进行了远程监控,但现有存量布控球应用主要以视频采集功能为主,主要依靠远程视频画面人工实时监控和甄别违章行为,设备缺乏智能化分析能力,难以实现对多个作业现场进行实时安全管控,导致作业现场仍然存在一定的安全作业风险。
[0004]此外,目前电力行业大部分移动作业存量布控球主要通过信息外网进行数据传输,再依托内外网隔离装置将视频数据传回内网管理后台,画面延迟、卡顿现象比较严重,导致实际远程监管业务应用效果体验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通过提供一种具备电力内网加密及违章智能识别的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依靠远程视频画面人工实时监控和甄别违章行为,设备缺乏智能化分析能力,画面延迟、卡顿现象比较严重的技术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备电力内网加密及违章智能识别的装置。
[0007]本专利技术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0008]通过基于电力作业现场典型违章行为识别算法,并将数据贯通至符合国网安全标准的加密模块,经加密后与电力内网管理后台进行数据交互,从而实现视频画面AI智能分析告警功能及自动加密内网传输功能,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依靠远程视频画面人工实时监控和甄别违章行为,设备缺乏智能化分析能力,画面延迟、卡顿现象比较严重的技术问题。
[0009]此外,本专利技术还具有以下优点:
[0010]1、基于RMPF(区域多人(物)姿态检测)框架的电力作业现场典型人员违章行为识别算法,具备行业定制化特点,识别精度较高。同时打通了装置与管理后台的内网数据传输双通道,解决了全面应用后设备大面积更新维护问题。
[0011]2、传统边缘计算箱体重约10

15kg,在线路高山作业场景携带不便,本装置将AI分析能力集成至布控球底座,以一体化形式展现,新增重量仅为1.4kg,极大地改善了携带不易的困难。
[0012]3、本装置基于安全加密通信模块接入内网管理后台及统一视频平台,确保在内网实时监督施工现场作业情况,同时具备违章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接入,解决了现有存量布控球视频流数据和违章分析数据内网实时推送问题,以主动推送告警信息的方式,辅助后台安全监管人员实时监督多个作业现场,将远程监管人员的精力更多地直接定位到问题作业现场,有效地提升了监管效率。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具备电力内网加密及违章智能识别的装置的模块图;
[0014]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具备电力内网加密及违章智能识别的装置的电源树总体框图;
[0015]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具备电力内网加密及违章智能识别的装置中装置本体在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具备电力内网加密及违章智能识别的装置中装置本体在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具备电力内网加密及违章智能识别的装置的逻辑原理图;
[0018]其中,1

环形卡扣,2

容置本体,3

卡口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1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具备电力内网加密及违章智能识别的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依靠远程视频画面人工实时监控和甄别违章行为,设备缺乏智能化分析能力,画面延迟、卡顿现象比较严重的技术问题。
[0020]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0021]通过数据分析模块连接布控球等监控设备对电力现场作业视频进行数据采集和编码处理、分析和推理计算,识别现场作业人员的操作,同时控制和协调各模块的运行;通过中控板模块实现数据分析模块与加密模块的数据交互通信以及电源供电;通过存储模块存放装置的运行系统、行为识别算法;通过加密模块基于国网安全接入标准对工作票、算法配置信息下发,视频流数据及违章数据上传进行双向加密传输;通过电源管理模块为上述各模块供电;通信接口,为各模块之间及装置与电力内网之间的通讯。
[002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具备电力内网加密及违章智能识别的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0023]接收云端或服务器端下发的工作票或算法配置信息并通过NR

IVBM100

GA UART串口将数据解密推送至中控板发送给数据分析模块,然后数据分析模块将接收到的信息转换为一系列的动作标签;数据分析模块通过连接布控球获取当前待识别的视频数据并进行编码处理,然后根据预设时长剪切视频数据。再通过调取存储模块中的行为识别算法,对每段数据进行行为识别,并将识别结果与动作标签进行匹配。若匹配,则说明存在违章行为,则生成告警数据和截取违章图片;生成的违章数据和图片通过中控板单片机uart串口2推
送至加密模块,经加密模块进行数据加密后通过通讯模块推送至电力内网管理系统后台。
[0024]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002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具备电力内网加密及违章智能识别的装置,包括:
[0026]数据分析模块,用于获取待识别的视频数据并进行编码处理,然后根据预设的分段时长剪切编码后的视频数据,再通过调取预设的行为识别算法,对每段视频数据进行行为识别,并将识别结果与预设的动作标签进行匹配;若匹配,则生成告警信息和截取违章图片;
[0027]具体地,根据预设的分段时长剪切编码后的视频数据,再通过调取预设的行为识别算法,对每段视频数据进行行为识别,包括:
[0028]根据作业人员做出一个动作所需的时间来预设分段时长,然后按照时间顺序并根据预设的分段时长剪切作业视频数据,调取预设的基于RMPE姿态检测框架的人员行为识别算法,对每段作业视频数据分别依次进行行为特征提取和操作识别。
[0029]加密模块,用于对生成的告警信息和截取违章图片进行加密,并发送至后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备电力内网加密及违章智能识别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分析模块,用于获取待识别的视频数据并进行编码处理,然后根据预设的分段时长剪切编码后的视频数据,再通过调取预设的行为识别算法,对每段视频数据进行行为识别,并将识别结果与预设的动作标签进行匹配;若匹配,则生成告警信息和截取违章图片;加密模块,用于对所述生成的告警信息和截取违章图片进行加密,并发送至后台。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设的分段时长剪切编码后的视频数据,再通过调取预设的行为识别算法,对每段视频数据进行行为识别,包括:根据作业人员做出一个动作所需的时间来预设所述分段时长,然后按照时间顺序并根据所述预设的分段时长剪切作业视频数据,调取预设的基于RMPF姿态检测框架的人员行为识别算法,对每段作业视频数据分别依次进行行为特征提取和操作识别。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讯模块,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开伟邹波毕学文郎登辉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互益新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