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途快速搬运及安装升降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1956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多用途快速搬运及安装升降平台,属于升降设备技术领域;目前升降平台无法满足设备的快速搬运、升降和多角度定点安装;本发明专利技术在移动车架上安装第一驱动部以及转动架,移动车架内侧安装配重部,移动车架前后两侧对称安装伸缩支撑部;第一驱动部同步控制配重部与转动架转动方向水平反向移动,转动架在向移动车架一端外侧或内侧转动过程中带动伸缩支撑部伸出或收缩,伸缩支撑部伸出时增加支撑半径;两个转动架间转动安装行架,两个转动架上设第二驱动部,行架上滑动安装夹持部,通过控制行架的倾斜角度来控制夹持部向两侧滑动,在滑动过程中夹持部底面始终与水平面平行,本技术方案实现多角度、大范围对设备进行提升和卸载。提升和卸载。提升和卸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用途快速搬运及安装升降平台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升降设备
,具体涉及多用途快速搬运及安装升降平台。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技术的发展,升降平台,成为了电力检修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目前市面上的升降平台,由于受本身设计尺寸、设计结构的影响,在日常检修工作中(如更换10kV开关柜内的电流互感器(CT)力检修对多用途快速搬运及安装升降平台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为了满足电力检修的需求,各种各样的升降平台应运而生、操作机构箱等),无法伸入有限空间并提供可靠支撑。目前搬运电焊机、电动压接钳等较重工器具均采用人力搬运,在上车以及上货架的操作中,存在极大的安全风险,同时,不利于职业健康。
[0003]现阶段使用的升降平台,大多固定式连接安装,垂直升降,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对高处内凹空间进行设备安装或拆卸时,无法提供良好的支撑覆盖半径,只能采用升降斜拉的方式,但是在斜拉辅助的过程中重心偏移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从而大大降低了装置的实用性,且现有的维修平台升降时未设置有较好的稳定结构,从而导致其稳定性较低,无法满足使用者的实际需求,对此我们提出多用途快速搬运及安装升降平台以解决上述问题,同时提高电力设备搬运、拆装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技术背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多用途快速搬运及安装升降平台,通过一体化设计搬运及安装升降平台,实现快速将设备从货架或高处统一收放搬运,然后在进行安装时又能够根据安装点位需要提供多角度、大范围和稳定性的升降、支撑,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现有的升降平台无法满足电力设备检修更换过程中对设备的快速搬运、升降和多角度定点安装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多用途快速搬运及安装升降平台,包括移动车架以及移动车架底部安装的多个万向轮,所述移动车架一端安装第一驱动部以及第一驱动部控制转动的两个平行的转动架,所述移动车架内侧安装配重部,所述移动车架前后两侧对称安装伸缩支撑部;所述第一驱动部同步控制配重部与所述转动架转动方向水平反向移动,所述转动架在向所述移动车架一端外侧或内侧转动过程中带动所述伸缩支撑部伸出或收缩,所述伸缩支撑部伸出时增加支撑半径;两个所述转动架间转动安装行架,两个所述转动架上同时安装控制行架向上滑动和以行架中部为中心转动的第二驱动部,所述行架上滑动安装夹持部,通过控制所述行架的倾斜角度来控制夹持部向两侧滑动,在滑动过程中夹持部底面始终与水平面平行,所述夹持部用于夹持设备。
[000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一驱动部控制转动架向货架或移动车架一侧转动,在转动过程中,第一驱动部同时控制配重部与转动架水平反向移动,一方面增加转动架的转动角度范围,另一方面提夹持部上可以起重的荷载,同时转动架带动伸缩支撑部向旋转侧
伸出,一方面缩减搬运设备与临界转动支撑点的间距,即减小设备相对于临界转动支撑点的力臂,减小力矩,增加了支撑的稳定性的同时提高了搬运设备的荷载;夹持部夹持设备后通过第二驱动部来控制行架以行架中部为中心转动,使得行架内侧端向下方的移动车架顶部倾斜,受制于设备以及夹持部的重力作用,夹持部和设备顺着行架向下滑动,到底部时即可将设备卸载在移动车架顶面上,然后通过反向操作控制行架复位,重复此动作即可完成将多个设备的下放搬运,当需要对高处内凹空间的设备进行拆卸时,通过第二驱动部控制行架提升并转动,此时行架的内侧端处于高位,夹持座在重力作用下向外侧端滑动,通过调节转动架的角度来调节水平距离,通过调节行架的高度和转动角度来控制外侧端的夹持座到达内凹空间设备的下方,通过缓慢调节支撑并拆卸设备即可完成对高处内凹空间设备的拆卸作业;
[0008]同时基于上述控制过程,通过反向操作即使将移动车架上的设备提高至指定高度的车架、货架或内凹空间的安装平台处;
[0009]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多用途快速搬运及安装升降平台适用多种工作场景,能够为电力检修更换设备提供良好的快速搬运、多角度大范围的提升和下降支撑,同时具备自适应调节来增加升降平台的安全稳定性。
[001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驱动部包括安装在所述移动车架一端外侧上方的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通过第一电机座安装在所述移动车架的一端外侧上方,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驱动齿轮,所述移动车架一端顶部设有设备安装座,所述设备安装座中部安装第二驱动齿轮,所述第一驱动齿轮和所述第二驱动齿轮啮合安装,所述第二驱动齿轮通过转轴转动安装在所述设备安装座上,同时转轴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侧转动架的底端,所述移动车架内部设有配重槽,所述配重槽内安装配重部。
[001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一驱动电机控制第一驱动齿轮转动,第一驱动齿轮带动第二驱动齿轮转动,第二驱动齿轮带动两侧的转动架转动,在这个过程中第二驱动齿轮同时带动配重部以转动架水平转动反方向移动,实现在转动架角度控制的同时增加升降台的安全稳定性。
[001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更进一步的,所述配重部包括与第二驱动齿轮啮合安装的直齿条,直齿条的内侧端连接有配重块,通过选择不同规格的配种件来实现对不同重量范围内的设备进行提升作业。
[001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更进一步的,两个所述转动架相向外侧面的中部对称设有第一固定轴,所述伸缩支撑部所包括的第一伸缩件两端对称连接有转动座,位于顶部的转动座转动安装在同侧的第一固定轴上,所述伸缩支撑部还包括伸缩板,所述移动车架底部两侧对称设有第一滑动槽,所述移动车架前后两侧面对称设有连通同侧第一滑动槽的第二滑动槽,所述伸缩板滑动安装在第一滑动槽内并可向一端伸出,所述伸缩板另一端外侧连接有第二固定轴,所述第二固定轴贯穿第二滑动槽,位于底部的转动座转动安装在同侧的第二固定轴上,所述伸缩板底部安装多个万向轮,同时所述伸缩板的一端具有凸起,所述凸起上安装可调节的伸缩支撑部。
[001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伸缩件可以选用电动伸缩杆,第一伸缩件的伸缩长度即控制伸缩板向外侧的伸缩长度,调节完毕后通过伸缩板外侧端的伸缩支撑部调节支撑定位,防止车架在设备提升的过程中移动,同时第一伸缩件还起到对转动架的牵引拉扯作用,
将部分支撑力传至伸缩板上,通过控制伸缩板的伸长来实现增加支撑覆盖半径,即相应的缩短设备、夹持座的重力相对于临界转动支撑点的力臂,减小力矩,增加了支撑的稳定性的同时提高了搬运设备的荷载。
[001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更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支撑部包括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贯穿安装在所述凸起上,所述第一螺纹杆顶端连接有第一手柄,所述第一螺纹杆底端通过第一转动接头连接有支撑盘,通过转动第一手柄来控制所述第一螺纹杆升降,所述第一螺纹杆通过第一转动接头带动支撑盘支撑或脱离地面。
[001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转动第一手柄带动第一螺纹杆转动,第一螺纹杆在凸起上下伸缩移动带动支撑盘支撑或脱离地面,设置支撑盘的作用一方面是在进行定位升降作业时能够有效的防止升降平台移动,另一方面在移动过程中又可以收缩不影响升降平台的移动,操作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多用途快速搬运及安装升降平台,包括移动车架(100)以及移动车架(100)底部安装的多个万向轮(160),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车架(100)一端安装第一驱动部(200)以及第一驱动部(200)控制转动的两个平行的转动架(300),所述移动车架(100)内侧安装配重部,所述移动车架(100)前后两侧对称安装伸缩支撑部(400);所述第一驱动部(200)同步控制配重部与所述转动架(300)转动方向水平反向移动,所述转动架(300)在向所述移动车架(100)一端外侧或内侧转动过程中带动所述伸缩支撑部(400)伸出或收缩,所述伸缩支撑部(400)伸出时增加支撑半径;两个所述转动架(300)间转动安装行架(600),两个所述转动架(300)上同时安装控制行架(600)向上滑动和以行架(600)中部为中心转动的第二驱动部(500),所述行架(600)上滑动安装夹持部(700),通过控制所述行架(600)的倾斜角度来控制夹持部(700)向两侧滑动,在滑动过程中夹持部(700)底面始终与水平面平行,所述夹持部(700)用于夹持设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快速搬运及安装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部(200)包括安装在所述移动车架(100)一端外侧上方的第一驱动电机(260),所述第一驱动电机(260)通过第一电机座(210)安装在所述移动车架(100)的一端外侧上方,所述第一驱动电机(260)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驱动齿轮(220),所述移动车架(100)一端顶部设有设备安装座(150),所述设备安装座(150)中部安装第二驱动齿轮(230),所述第一驱动齿轮(220)和所述第二驱动齿轮(230)啮合安装,所述第二驱动齿轮(230)通过转轴转动安装在所述设备安装座(150)上,同时转轴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侧转动架(300)的底端,所述移动车架(100)内部设有配重槽(140),所述配重槽(140)内安装配重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用途快速搬运及安装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部包括与第二驱动齿轮(230)啮合安装的直齿条(240),直齿条(240)的内侧端连接有配重块(25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用途快速搬运及安装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转动架(300)相向外侧面的中部对称设有第一固定轴(310),所述伸缩支撑部(400)所包括的第一伸缩件(440)两端对称连接有转动座(430),位于顶部的转动座(430)转动安装在同侧的第一固定轴(310)上,所述伸缩支撑部(400)还包括伸缩板(410),所述移动车架(100)底部两侧对称设有第一滑动槽(120),所述移动车架(100)前后两侧面对称设有连通同侧第一滑动槽(120)的第二滑动槽(130),所述伸缩板(410)滑动安装在第一滑动槽(120)内并可向一端伸出,所述伸缩板(410)另一端外侧连接有第二固定轴(420),所述第二固定轴(420)贯穿第二滑动槽(130),位于底部的转动座(430)转动安装在同侧的第二固定轴(420)上,所述伸缩板(410)底部安装多个万向轮(160),同时所述伸缩板(410)的一端具有凸起(411),所述凸起(411)上安装可调节的伸缩支撑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用途快速搬运及安装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支撑部包括第一螺纹杆(450),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海范张雄胡炯方旭丁朱梦炯韩永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舟山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