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内饰用改性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117169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聚丙烯材料制备技术领域的汽车内饰用聚丙烯改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聚丙烯材料在增强机械性能的同时无法克服冲击强度下降,密度增加的缺点,其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聚丙烯40~60份,改性纳米填料10~30份,手性纳米二氧化硅纤维1~10份,接枝单体1~10份,滑石粉1~10份,助剂1~5份。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纳米填料在聚丙烯材料中得到很好的分散和接触,制得的聚丙烯材料在保持良好硬度、高模量和收缩率低的优点之外,还提升了抗冲击强度和减少密度的增加。冲击强度和减少密度的增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内饰用改性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内饰用改性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聚丙烯材料制备


技术介绍

[0002]聚丙烯作为四大通用塑料材料之一,其具备优越的综合性能,如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及加工成型性能等,较为重要的一点是聚丙烯的价格相对低廉,防范应用于建筑、家电、包装、汽车等领域。
[0003]随着高分子材料及复合材料工业化应用进程的加快,各工业部门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如较高的拉伸强度、模量、导热系数、热畸变温度及较低的热膨胀性和成本等,纯树脂显得力不从心。在纯树脂中添加各类非金属和金属粉体填料,可以提升塑料树脂的各类性能,使其达到所需要的技术指标和高性价比。
[0004]但填料的多加也会带来不利的影响,比如材料的密度增加,冲击性能下降等,并且到目前为止,都没有很好的解决纳米填料的分散性问题。
[0005]因此,如果能将纳米材料在聚丙烯材料中很好的分散和接触,纳米材料的优势得到很好的发挥,聚丙烯材料不仅具有普通填料带来的硬度和模量高以及收缩率低等优点,而且克服了冲击强度下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内饰用改性聚丙烯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聚丙烯40~60份改性纳米填料10~30份手性纳米二氧化硅纤维1~10份接枝单体1~10份滑石粉1~10份助剂1~5份;所述改性纳米填料为经过有机化处理的具有层状结构的硅酸盐等矿物;所述接枝单体为马来酸酐、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4

乙烯基吡啶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助剂包括溶胀剂、除味剂、硅烷偶联剂、抗氧剂、引发剂和增韧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用改性聚丙烯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化处理为对采用长链有机胺对纳米填料进行有机化,所述长链有机胺为十八烷基铵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用改性聚丙烯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填料包括蒙脱土、水辉石、海泡石、云母、高岭土、金属氧化物和金属二硫化物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所述金属氧化物包括氧化钼、氧化钒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金属二硫化物包括二硫化钛、二硫化钼中的一种或几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用改性聚丙烯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溶胀剂15~30份、硅烷偶联剂20~40份、抗氧剂10~20份、增韧剂10~20份、除味剂1~5份、引发剂1~5份。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用改性聚丙烯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溶胀剂采用过氧化苯甲酰, 所述硅烷偶联剂包括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理文李庆贵周礼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润佳工程塑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