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安炳武专利>正文

直流节能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1588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直流节能灯,涉及有照明灯管、塑料件灯头和电子镇流逆变器组成,三极管BG的集电极与电容C连接,同时经二极管D接电源的负极。这里所说的二极管D是为防止电源反相所设。三极管BG的发射极接线圈的T1端,线圈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2接电容C2和电阻R1,又通过电阻R1与电容C1的正极接通,接通电源正极,同时接通电容C3和线圈的T3端。三极管的基极与电容C3和线圈的T2端连接。电容C1、电容C3、电阻R1、线圈的T3端和灯丝共同接电源的正极,线圈的T4端与灯丝DG并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直流节能灯,电子线路设计简单,元件用量少,具有节能、镇流和逆变的功能,实用、安全、可靠。(*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照明灯具,尤其涉及直流节能灯
技术介绍
直流节能灯主要用于应急照明和太阳能供电照明的直流供电条件,现有技术的节能灯,一般采用自激推挽振荡电路,将直流转变为交流,经变压器输出接至照明灯管,不管是预热型还是非预热型,整体结构都比较复杂,小功率启动时不够可靠,也因此影响了灯管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直流节能灯,具有节能、镇流、逆变的功能,电子线路设计简单,元件用量少,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本技术所述的直流节能灯,涉及有照明灯管、塑料件灯头和电子镇流逆变器组成,三极管BG的集电极与电容C连接,同时经二极管接电源的负极。这里所说的二极管是为防止电源反相所设。三极管BG的发射极接线圈的T1端,线圈的另一端通过电阻接电容和另一电阻,又通过电阻与电容的正极接通,接通电源的正极,同时接通电容和线圈的T3端。三极管的基极与电容和线圈的T2端连接。电容、电阻、线圈的T3端和灯丝共同接电源的正极,线圈的T4端与灯丝并联。本技术所述的直流节能灯,电子线路设计简单,元件用量少,具有节能、镇流和逆变的功能,实用、安全、可靠。附图说明附图是本技术所述直流节能灯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说明如下本技术所述的直流节能灯,涉及有照明灯管、塑料件灯头和电子镇流逆变器组成,三极管BG的集电极与电容C连接,同时经二极管D接电源的负极。这里所说的二极管D是为防止电源反相所设。三极管BG的发射极接线圈的T1端,线圈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2接电容C2和电阻R1,又通过电阻R1与电容C1的正极接通,接通电源正极,同时接通电容C3和线圈的T3端。三极管的基极与电容C3和线圈的T2端连接。电容C1、电容C3、电阻R1、线圈的T3端和灯丝共同接电源的正极,线圈的T4端与灯丝DG并联。本技术所述的直流节能灯,电子线路设计简单,元件用量少,具有节能、镇流和逆变的功能,实用、安全、可靠。权利要求1.直流节能灯,涉及有照明灯管、塑料件灯头和电子镇流逆变器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三极管BG的集电极与电容C连接,同时经二极管D接电源的负极,三极管BG的发射极接线圈的T1端,线圈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2接电容C2和电阻R1,又通过电阻R1与电容C1的正极接通,接通电源正极,同时接通电容C3和线圈的T3端,三极管的基极与电容C3和线圈的T2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节能灯,其特征在于电容C1、电容C3、电阻R1、线圈的T3端和灯丝共同接电源的正极,线圈的T4端与灯丝DG并联。专利摘要直流节能灯,涉及有照明灯管、塑料件灯头和电子镇流逆变器组成,三极管BG的集电极与电容C连接,同时经二极管D接电源的负极。这里所说的二极管D是为防止电源反相所设。三极管BG的发射极接线圈的T1端,线圈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2接电容C2和电阻R1,又通过电阻R1与电容C1的正极接通,接通电源正极,同时接通电容C3和线圈的T3端。三极管的基极与电容C3和线圈的T2端连接。电容C1、电容C3、电阻R1、线圈的T3端和灯丝共同接电源的正极,线圈的T4端与灯丝DG并联。本技术所述的直流节能灯,电子线路设计简单,元件用量少,具有节能、镇流和逆变的功能,实用、安全、可靠。文档编号H05B41/28GK2684520SQ200420038608公开日2005年3月9日 申请日期2004年2月20日 优先权日2004年2月20日专利技术者安炳武 申请人:安炳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直流节能灯,涉及有照明灯管、塑料件灯头和电子镇流逆变器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三极管BG的集电极与电容C连接,同时经二极管D接电源的负极,三极管BG的发射极接线圈的T1端,线圈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2接电容C2和电阻R1,又通过电阻R1与电容C1的正极接通,接通电源正极,同时接通电容C3和线圈的T3端,三极管的基极与电容C3和线圈的T2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炳武
申请(专利权)人:安炳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