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壁常压全容储罐中主液体容器泄漏液位检测及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11365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油气储运领域,具体涉及到三壁常压全容储罐中主液体容器泄漏液位检测及控制系统。所述泄漏液位检测及控制系统安装于三壁常压全容储罐中,蒸发气容器上设置有深入主液体容器的泵井,泵井内安装有潜液泵,第一夹层和主液体容器内分别安装有外多孔环管和内多孔环管,第一夹层内设有泄露液位检测装置。通过泄漏液位检测装置以及设置于第一氮气管上的紧急切断阀,泄漏液位检测装置通过控制器与潜液泵和紧急切断阀通讯连接。泄漏液位检测装置监控第一夹层是否出现漏液。在出现漏液后,排液过程中泄漏液位检测装置可监控主液体容器液位高度不低于第一夹层泄漏的液位高度,有效地防止主液体容器失稳。有效地防止主液体容器失稳。有效地防止主液体容器失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三壁常压全容储罐中主液体容器泄漏液位检测及控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油气储运领域,具体涉及到三壁常压全容储罐中主液体容器泄漏液位检测及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场上运行的三壁金属全容储罐,其安全性高的优势较为明显,常用于对LNG(液化天然气)、液氨以及其他储存介质沸点在0℃

165℃的液体进行储存。现有的三壁金属全容储罐存在一个问题,主液体容器会发生泄漏。因主液体容器和次液体容器气相相通,导致次液体容器的气体温度及筒壁、底板温度均和主液体容器相近,温差很小,甚至没有温差。通过测量主液体容器和次液体容器筒壁的温差很难判断主液体容器是否发生泄漏。当主液体容器内的液体泄漏到主液体容器和次液体容器之间的第一夹层内后,不方便将第一夹层内的液体进行排出。在清空储罐的过程中,第一夹层和主液体容器内容易产生液体残留,不方便对储罐进行清空。
[0003]为了方便检测是否有液体泄漏到第一夹层内,现有的方法为在第一夹层内安装差压液位计。但是,现有的差压液位计在进行液体贮槽内部取压时,需要将气相引导头和液相引导头安装于液体贮槽的上部和下部,安装完成后,开始取压时,由于液相引导头处的液体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容易导致取压后的数值与正确数值差距较大,为了提高取压结果的准确性,需要对液相引导头处的液体进行稳定,使其进入液相引导头时处于稳定的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一种能够及时、方便的判断主液体容器是否泄漏,能够准确的测量出第一夹层内液位的高度,能够方便将第一夹层内以及主液体容器内的液体完全排出,方便清罐的泄漏液位检测及控制系统。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三壁常压全容储罐中主液体容器泄漏液位检测及控制系统,安装于三壁常压全容储罐内,三壁常压全容储罐包括蒸发气容器,蒸发气容器内安装有次液体容器,次液体容器内安装有主液体容器,主液体容器和次液体容器之间设置有第一夹层,第一夹层与主液体容器气相连通,蒸发气容器与次液体容器之间设置有第二夹层,第二夹层内设置绝热材料,第二夹层内设置还设置有通气孔,主液体容器和次液体容器上方敞口,第一夹层上方敞口并与蒸发气容器和主液体容器气相连通,蒸发气容器上设置有多个深入主液体容器内的泵井,泵井内均安装有潜液泵,第一夹层和主液体容器内分别安装有外多孔环管和内多孔环管,第一夹层内设置有泄露液位检测装置,氮气总管线通过第二氮气管与内多孔环管连通,氮气总管线通过第一氮气管和外多孔环管连通,第一氮气管上安装有紧急切断阀,泄露液位检测装置与控制器通讯连接,控制器分别与潜液泵和紧急切断阀通讯连接。
[0007]具体的,所述泄漏液位检测装置包括差压液位计本体和固定在第一夹层底部的稳定箱,稳定箱下端设置有第一连接管,第一连接管与差压液位计本体连通,差压液位计本体
通过第二连接管与第一夹层上端连通,稳定箱上端设置有与其连通的进液管,稳定箱内固定有倾斜板,倾斜板的四角均安装有缓冲网,倾斜板上开设有圆孔,圆孔内转动设置有缓冲装置,缓冲装置包括旋转板,旋转板与倾斜板处于同一平面,旋转板上圆周均布开设有多个通孔,旋转板下方设置有与通孔对应的弹性液囊,弹性液囊上端与其上方的通孔连通,弹性液囊下端固定有配重块,进液管的出液端处于通孔运动的轨迹某一点的正上方并与通孔运动的轨迹的最低位置处交错设置,从进液管的出液端排出的液体允许驱动缓冲装置转动,缓冲装置转动的过程中,液体允许间歇的进入到弹性液囊中并使之膨胀进而对液体进行缓冲,弹性液囊与进液管交错后,弹性液囊允许将其内部的液体挤出。
[0008]具体的,所述第二连接管上安装有气相引导头,进液管上安装有液相引导头。
[0009]具体的,所述旋转板上端转动连接有与其同心的轴杆,轴杆与稳定箱上端固定连接。
[0010]具体的,所述旋转板外缘与圆孔的孔壁之间设置有允许旋转板转动的最小间隙。
[0011]具体的,所述稳定箱上设置有安装耳,稳定箱通过安装耳固定安装在第一夹层下部内,差压液位计本体固定有安装板,差压液位计本体通过安装板固定在第一夹层内。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3]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主液体容器和次液体容器之间的第一夹层设置泄漏液位检测装置,在第一氮气管上设置紧急切断阀,并使得泄漏液位检测装置通过控制器与潜液泵和紧急切断阀通讯连接。泄漏液位检测装置可实时、有效地监控第一夹层是否出现漏液。当第一夹层出现漏液后,泄漏液位检测装置通过控制器向潜液泵和紧急切断阀发出控制信号,潜液泵启动将主液体容器内的液体抽出,同时,紧急切断阀打开,氮气进入到外多孔环管后喷出并使得第一夹层内的液体汽化后排出第一夹层。在出现漏液后,排液过程中泄漏液位检测装置对第一夹层泄漏内的液位高度进行监控,保证主液体容器液位高度不低于第一夹层泄漏的液位高度,有效地防止主液体容器外壁和内壁压差造成的失稳,为储罐的安全运行提供有力的保障。
[0014]2、向内多孔环管、外多孔环管中通入氮气可以方便将第一夹层以及主液体容器内残余的液体进行汽化排出,方便进行清罐作业。
[0015]3、通过在泄漏液位检测装置上设置稳定箱,能够对被引入到差压液位计本体的低温液体进行缓冲,能够避免取压后的数值与正确数值差距过大,提高了取压结果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泄漏液位检测装置的三维视图。
[0018]图3为稳定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图3中A区域的放大图。
[0020]图5为缓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中的零部件名称为:
[0022]1、稳定箱;2、第一连接管;3、差压液位计本体;4、安装板;5、第二连接管;6、气相引导头;7、液相引导头;8、进液管;9、倾斜板;10、缓冲网;11、旋转板;12、轴杆;13、通孔;14、弹性液囊;15、配重块;16、安装耳;17、主液体容器;18、次液体容器;19、蒸发气容器;20、潜液
泵;21、泵井;22、氮气总管线;23、第一氮气管;24、第二氮气管;25、外多孔环管;26、内多孔环管;27、紧急切断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如图1所示,三壁常压全容储罐包括蒸发气容器19,蒸发气容器19内安装有次液体容器18,次液体容器18内安装有主液体容器17。主液体容器17和次液体容器18之间设置有第一夹层,第一夹层与主液体容器气相连通。在使用状态下,第一夹层内为充满天然气的气体空间,无其他任何的绝热材料。主液体容器17和次液体容器18上方敞口,第一夹层上方敞口并与蒸发气容器19和主液体容器17气相连通。
[0024]蒸发气容器与次液体容器之间设置有第二夹层,第二夹层厚度不小于1米。第二夹层内设置绝热材料,第二夹层内设置还设置有通气孔。绝热材料包括设置于次液体容器筒体表面的弹性毯以及弹性毯与蒸发气容器19之间的膨胀珍珠岩填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三壁常压全容储罐中主液体容器泄漏液位检测及控制系统,安装于三壁常压全容储罐内,三壁常压全容储罐包括蒸发气容器(19),蒸发气容器(19)内安装有次液体容器(18),次液体容器(18)内安装有主液体容器(17),主液体容器(17)和次液体容器(18)之间设置有第一夹层,第一夹层与主液体容器气相连通,蒸发气容器与次液体容器之间设置有第二夹层,第二夹层内设置绝热材料,第二夹层内设置还设置有通气孔,主液体容器(17)和次液体容器(18)上方敞口,第一夹层上方敞口并与蒸发气容器(19)和主液体容器(17)气相连通,其特征在于,蒸发气容器(19)上设置有多个深入主液体容器(17)内的泵井(21),泵井(21)内均安装有潜液泵(20),第一夹层和主液体容器(17)内分别安装有外多孔环管(25)和内多孔环管(26),第一夹层内设置有泄露液位检测装置,氮气总管线(22)通过第二氮气管(24)与内多孔环管(26)连通,氮气总管线(22)通过第一氮气管(23)和外多孔环管(25)连通,第一氮气管(23)上安装有紧急切断阀(27),泄露液位检测装置与控制器通讯连接,控制器分别与潜液泵(20)和紧急切断阀(27)通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三壁常压全容储罐中主液体容器泄漏液位检测及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漏液位检测装置包括差压液位计本体(3)和固定在第一夹层底部的稳定箱(1),稳定箱(1)下端设置有第一连接管(2),第一连接管(2)与差压液位计本体(3)连通,差压液位计本体(3)通过第二连接管(5)与第一夹层上端连通,稳定箱(1)上端设置有与其连通的进液管(8),稳定箱(1)内固定有倾斜板(9),倾斜板(9)的四角均安装有缓冲网(10),倾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继峰郑群芳杨海锋倪平平赵国勇陈金朝刘浩
申请(专利权)人: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