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桥式限制接触动力加压接骨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135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柱桥式限制接触动力加压接骨板,由板和其表面上的乳突状凸起构成,其特点是板体中部宽厚,两端部尖而薄,除中间部外,两端板体上设有对称排列的螺孔,靠近骨折端处有一对轴向移动动力螺孔,板体表面两侧上设有乳突状凸起,可对称或间隔三角分布在两个螺孔、轴向移动动力螺孔中间,乳突状凸起近骨折端呈垂直面,远骨折端呈45度斜面,顶端是一个平面,该接骨板与骨膜及骨皮质分离成间隙,防止其受压迫,保护骨的血液循环。(*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属于骨外科医疗器械。目前,一般骨折用的接骨板为平直结构,贴骨一面固定后对骨产生直接压迫,导致两个不可避免的缺点即延期直接压迫,影响骨的血液循环,造成骨坏死长达6月之久;而后期接骨板的应力保护和应力集中,导致骨皮质松变,这种松变即使骨愈合接骨板除去后很长一段时间仍以存在,而且这种松变可造成再骨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柱桥式限制接触动力加压接骨板,在板体与骨接触平面的两个纵行边缘设立乳突状凸起,每边多个分布于一直线,此凸起将其骨与接骨板之间成空间,使钢板下骨皮质不造成压迫,不致骨坏死,同时降低保护应力应力集中导致后期骨松变。本技术主要由板体1构成,如图1、2所示,其特征在于a、板体1中部宽厚,两端部尖而薄,除中间部外,两端板体上设有对称排列的螺孔3,靠近骨折端处有一对轴向移动动力螺孔2;b、在板体1的表面上的两侧上设有乳突状凸起4,可对称分布在板体1上的两个螺孔3、轴向移动动力螺孔2中间,乳突状凸起4近骨折端呈垂直面,远骨折端呈45度斜面,其顶端是一个平面。所说的板体1上两侧排列的乳状凸起4也可以在螺孔3、轴向移动动力螺孔2中间是间隔三角分布。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柱桥式限制接触动力加压接骨板,由于在贴骨一面接骨板的板体1的表面两侧各设置一排多个乳突状凸起,这两排凸起将骨与接骨板之间留一空隙,这一空隙避免了接骨板的板体1对骨皮质的直接压迫,尤其对不切骨膜的骨折固定,采用本接骨板其骨膜及骨皮质不造成压迫,板体1下骨膜的循环可自由通过,保护了骨的血液循环。对于乳突状凸起的分布,其凸起分布是对称分布在板体1表面的螺孔3、轴向移动动力螺孔2的两个螺孔之间均匀分布两排;也可在两螺孔中间间隔三角分布两个乳突状凸起。如图3。同时乳突状凸起4的顶面为一平面,近骨折端呈垂直切面,远骨折端呈45度斜面结构如图1所示,这种结构有利于动力加压时骨向骨折端轴向移动,便于接骨。其中的板体1上的螺孔可两边对称分布,如8孔、6孔、4孔,可为5种型号即特长8孔,长6孔,短6孔,长4孔,短4孔等规格。本技术与现有的技术相比,由于此接骨板的板体1表面上沿纵向两侧对称或间隔分布乳突状凸起,可以将接骨板的板体1与骨膜及骨皮质分离成间隙,使骨膜、骨皮质不受压迫,保护了骨的血液循环。轴向动力加压螺孔2、乳突状凸起近骨折端呈垂直切面,远骨折端呈45度斜面结构,有利于动力加压时骨向骨折端方向移动。本接骨板主要适用于胫骨骨折,特别是粉碎性骨折或开放性骨折,此处易于操作,在小腿(胫骨前缘)外侧切开并牵拉胫前肌群,直视下手法复位,如有X线也可借鉴,在胫骨外侧安放此接骨板,不切骨膜,用张口骨把式器,固定胫骨与板体1,螺钉固定,有利于骨格尽快恢复。 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乳突状凸起间隔三角分布示意图。本技术的实施例本技术由板体1构成,其板体1上有螺孔3、轴向移动动力螺孔2和乳突状凸起4,如图1、2所示;板体1中部宽厚,两端部尖而薄,其中乳突状凸起4是分布在板体表面两侧,其分布可对称或间隔三角分布在两个螺孔3、轴向移动动力螺孔2中间处;其板体1是用不锈钢板挤压冲压钻孔而成,乳突状凸起起升近骨折端呈垂直面,远骨折端呈45度斜面,顶端是有一个小平面。权利要求1.一种柱桥式限制接触动力加压接骨板,包括板体,其特征在于a、板体(1)中部宽厚,两端部尖而薄,除中间部外,两端板体上设有对称排列的螺孔(3),靠近骨折端处有一对轴向移动动力螺孔(2);b、在板体(1)的表面上的两侧上设有乳突状凸起(4),对称分布在板体(1)上的两个螺孔(3)、轴向移动动力螺孔(2)中间,乳突状凸起(4)近骨折端呈垂直面,远骨折端呈45度斜面,其顶端是一个平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柱桥式限制接触动力加压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板体(1)上两侧排列的乳状凸起(4)排列,也可以是在螺孔(3)、轴向移动动力螺孔(2)中间是间隔三角分布。专利摘要一种柱桥式限制接触动力加压接骨板,由板和其表面上的乳突状凸起构成,其特点是板体中部宽厚,两端部尖而薄,除中间部外,两端板体上设有对称排列的螺孔,靠近骨折端处有一对轴向移动动力螺孔,板体表面两侧上设有乳突状凸起,可对称或间隔三角分布在两个螺孔、轴向移动动力螺孔中间,乳突状凸起近骨折端呈垂直面,远骨折端呈45度斜面,顶端是一个平面,该接骨板与骨膜及骨皮质分离成间隙,防止其受压迫,保护骨的血液循环。文档编号A61B17/58GK2303591SQ9722653公开日1999年1月13日 申请日期1997年9月19日 优先权日1997年9月19日专利技术者高吉昌, 包双清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一一医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柱桥式限制接触动力加压接骨板,包括板体,其特征在于:a、板体(1)中部宽厚,两端部尖而薄,除中间部外,两端板体上设有对称排列的螺孔(3),靠近骨折端处有一对轴向移动动力螺孔(2);b、在板体(1)的表面上的两侧上设有乳突状凸起(4) ,对称分布在板体(1)上的两个螺孔(3)、轴向移动动力螺孔(2)中间,乳突状凸起(4)近骨折端呈垂直面,远骨折端呈45度斜面,其顶端是一个平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吉昌包双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一一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3[中国|哈尔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