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长寿命轻质高效微通道热交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1303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长寿命轻质高效微通道热交换器,该结构主要由冷却工质流入集气罩、被冷却工质流入集气罩、冷却工质流出集气罩、被冷却工质流出集气罩、换热层板仓、横向流动换热层板、纵向流动换热层板、纵向流动密封板、纵向槽密封板、顶部隔热协调压板、底部隔热协调压板、盖板、压紧框等组成,横向流动换热层板、纵向流动换热层板、纵向流动密封板、纵向槽密封板、顶部隔热协调压板、底部隔热协调压板位于换热层板仓,并通过锁紧螺钉实现对装配结构的锁紧。该热交换器结构不仅能够实现高效换热,而且具有重量小、结构可靠性高、维修性好等特点。特点。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长寿命轻质高效微通道热交换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涡轮增压发电系统结构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长寿命轻质高效微通道热交换器。

技术介绍

[0002]热交换器是涡轮增压发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件,利用热交换器可以实现涡轮出口工质同压气机出口工质之间的热量交换,实现涡轮出口工质余热的回收利用,进而提高涡轮增压发电系统的热循环效率。
[0003]热交换器的结构可靠性对涡轮增压发电系统具有重要影响。热交换器工作时冷却工质与被冷却工质沿不同的流道流经换热器的内部通道,实现热量之间的有效传递。热交换器在工作过程中,不仅承受着高温、高压气流的作用,而且还承受着外部机械载荷的作用。热交换器一旦发生故障,不仅会引起涡轮增压器系统性能急剧下降,使系统偏离正常工作状态,而且还会引起循环工质的泄漏,引发其他故障。因此,合理设计热交换器的结构对于保证涡轮增压发电系统的工作性能与结构可靠性至关重要。
[0004]为满足热交换器的性能与可靠性要求,热交换器不仅要求具有较高的热导率,而且还要求较高的强度与耐温性能,能够承受高温、高压气体作用。为保证热交换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长寿命轻质高效微通道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工质流入集气罩(1)、被冷却工质流入集气罩(2)、冷却工质流出集气罩(3)、被冷却工质流出集气罩(4)、换热层板仓(5)、横向流动换热层板(6)、纵向流动换热层板(7)、纵向流动密封板(8)、纵向槽密封板(9)、顶部隔热协调压板(10)、底部隔热协调压板(11)、盖板(12)、压紧框(13)和锁紧螺钉;所述冷却工质流入集气罩(1)为矩形向圆形过渡的锥台型空腔结构,所述冷却工质流入集气罩(1)的一侧有同换热层板仓(5)的冷却工质流入侧相安装的矩形框,所述冷却工质流入集气罩(1)的矩形框上有同换热层板仓(5)的冷却工质流入侧相装配的定位与密封凸台,所述冷却工质流入集气罩(1)的矩形框上沿四周均布有安装锁紧螺钉的通孔,所述冷却工质流入集气罩(1)的另一侧有同冷却工质输入管相连接的法兰盘,所述冷却工质流入集气罩(1)采用钛铝合金或陶瓷基复合材料制作;所述被冷却工质流入集气罩(2)为矩形向圆形过渡的锥台型空腔结构,所述被冷却工质流入集气罩(2)的一侧有同换热层板仓的被冷却工质流入侧相安装的矩形框,所述被冷却工质流入集气罩(2)的矩形框上有同换热层板仓(5)的冷却工质流入侧相装配的定位与密封凸台,所述被冷却工质流入集气罩(2)的定位与密封凸台底部同压紧框(13)相接触装配,所述被冷却工质流入集气罩(2)的矩形框上沿四周均布有安装锁紧螺钉的通孔,所述被冷却工质流入集气罩(2)的另一侧有同被冷却工质输出管相连接的法兰盘,所述被冷却工质流入集气罩(2)采用钛铝合金或陶瓷基复合材料制作;所述冷却工质流出集气罩(3)为矩形向圆形过渡的锥台型空腔结构,所述冷却工质流出集气罩(3)的一侧有同换热层板仓(5)的冷却工质流出侧相安装的矩形框,所述冷却工质流出集气罩(3)的矩形框上有同换热层板仓(5)相装配的定位与密封凸台,所述冷却工质流出集气罩(3)的矩形框上沿四周均布有安装锁紧螺钉的通孔,所述冷却工质流出集气罩(3)的另一侧有同冷却工质输出管相连接的法兰盘,所述冷却工质流出集气罩(3)采用钛铝合金或陶瓷基复合材料制作;所述被冷却工质流出集气罩(4)为矩形向圆形过渡的锥台型空腔结构,所述被冷却工质流出集气罩(4)的一侧有同换热层板仓(5)的被冷却工质流出侧相安装的矩形框,所述被冷却工质流出集气罩(4)的矩形框上有同换热层板仓(5)相装配的定位与密封凸台,所述被冷却工质流出集气罩(4)的矩形框上沿四周均布有安装锁紧螺钉的通孔,所述被冷却工质流出集气罩(4)的另一侧有同冷却工质输入管相连接的法兰盘,所述被冷却工质流出集气罩(4)采用钛铝合金或陶瓷基复合材料制作;所述换热层板仓(5)的底部有与底部隔热协调压板(11)相装配的底板,所述换热层板仓(5)的四周分别设有同冷却工质流入集气罩(1)、被冷却工质流入集气罩(2)、冷却工质流出集气罩(3)和被冷却工质流出集气罩(4)相装配的安装框,所述换热层板仓(5)的四周的矩形框上沿轴向均布有安装锁紧螺钉的螺纹孔,所述换热层板仓(5)的被冷却工质流入侧有同压紧框(13)相装配的矩形环面,所述换热层板仓(5)的顶部有同盖板(12)相装配的顶板安装框,所述换热层板仓(5)的顶板安装框上沿轴向均布有安装锁紧螺钉的螺纹孔;所述横向流动换热层板(6)置于换热层板仓(5)的内部,所述横向流动换热层板(6)的正面排布有供冷却工质流动的横向矩形槽,所述横向流动换热层板(6)的正面横向矩形槽的两侧棱边上设有横向密封凸台,所述横向流动换热层板(6)的正面横向密封凸台同纵向
流动换热层板(7)的背面的横向密封槽相装配,所述横向流动换热层板(6)的背面排布有纵向密封槽,所述横向流动换热层板(6)的背面的纵向密封槽同纵向流动换热层板(7)的正面的纵向密封凸台或纵向槽密封板(9)的正面的纵向凸台相装配,所述横向流动换热层板(6)采用碳化硅制作;所述纵向流动换热层板(7)位于换热层板仓(5)的内部,所述纵向流动换热层板(7)的正面排布有供被冷却工质流动的纵向矩形槽,所述纵向流动换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正马同玲王阿娜顾美丹王博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