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区间负荷等级的节点风险评估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配电网
,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区间负荷等级的节点风险评估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频度和强度明显上升。多地发生强降水,持续时间长、累积雨量大、时段集中、具有极端性。由于城市空间资源紧张,电力设备如电缆线、变电设备、配电设备等逐步转移至地下。受极端降雨影响,城市频发地下配/变电房和电缆井积水事件。电力设备在积水中浸泡,引起设备绝缘部分闪络放电、短路故障,甚至跳闸,进而大面积停电,此外也易引发漏电,导致人生伤害,强降雨和内涝正成为电力安全的重大隐患。而现阶段对城市配电网应急调度措施考虑不足,评估所得风险值较保守。
[0003]例如,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一种基于最小配电区域的城市配电网灾害风险评估的方法”,其公告号CN103942729A,首先划分配电网的最小配电区域,确定不同灾害下电力设备停运的概率,然后构建最小损失切负荷和最小开关操作比重的目标函数、确定网络重构的约束条件,计算相应的负荷停电损失和风险。该专利技术克服了传统配电网灾害风险评估中的保守计算,在体现了应急预案和处理措施效用的同时,更贴近灾害下现代城市配电网的真实风险值。本专利技术所得配电网风险值采用统一的停电损失量纲,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可用于比较电网不同运行工况下不同灾害的危害程度。本专利技术在风险评估过程中累积负荷停电概率,适用于多突发事件同时发生或相继发生的情况,有能力评估大规模自然灾害及灾害演变过程中城市配电网的风险。该专利技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区间负荷等级的节点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获取有源配网的拓扑图,通过拓扑图获取城市缆线交汇节点;以缆线交汇节点为中心划分功能区间;通过各区间断路器采集电网日负荷消纳历史数据;S2、通过拓扑图获取节点处基站储能数据和新能源接入状态;获取区间内骨干电源出线、骨干网架并映射在拓扑图上;对交汇节点处各区间进行保电等级划分;S3、对各区间日负荷消纳历史数据进行预处理,根据保电等级对各区间进行风险权重赋值;对骨干电源出线、骨干网架进行优先风险权重赋值;S4、根据天气预测模型及当前降水状况、节点处各区间的地表环境、土壤条件进行降水估计;并将预估降水情况映射在拓扑图处;通过历史数据,测算节点处各区间的停电率和期望切负荷指标;并按照日负荷消纳量级与风险权重赋值对区间进行风险等级标注;S5、根据风险等级,查询交汇节点处各区间风险等级较低区间内可切电量;优先向风险等级高的区间进行电量供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区间负荷等级的节点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储能数据和新能源接入状态按照如下方法获取:S21、获取所述节点的基站的发电量、电源数量、备用电源数量;获取新能源接入设备的基站发电量、电源数量和接入负荷消纳曲线;S22、获取基站日负荷出力数,并通过聚力函数拟合成日出力曲线;根据日出力曲线对灾害发生当日进行出力负荷预测,并绘制各线路的出力负荷曲线;S23、根据灾害发生当日的出力负荷曲线和新能源接入负荷消纳曲线,选择备用的电源数量确定可切负荷数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区间负荷等级的节点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电等级按照如下方法划分:医院>学校>工厂>商业区=居民区>其他场所;所述风险权重赋值方法包括:按照保电等级由大到小对各功能区间分别进行104、103、102、101、100的风险赋值;对骨干电源出线、骨干网架风险赋值10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区间负荷等级的节点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险等级标注通过下述公式进行:其中,α
i
为功能区间的风险赋值;Q
i
为各功能区间内功能设备的日负荷消纳量:β
i
为各个功能区间的负荷标准化系数,与Q
i
量级呈反比;y为各功能区间内的功能设备数量。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区间负荷等级的节点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停电率和可切负荷的方法包括:S51、从后台获取当地地表条件状态;绘制地表三维模型,包括地表环境和地势;获取历史降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刚,刘章银,张斌,李锐锋,王洪俭,陆飞,周一飞,陈永根,屠楚明,费丽强,朱成亮,周迅,李峰,王舒清,徐辉,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嘉兴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