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正装置、校正系统、校正方法以及记录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1213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09
提供能够降低用于对CT图像的重构中的由运动引起的伪像进行校正的成本的校正装置、校正系统、校正方法以及记录介质。一种校正装置,对CT图像测定中的由运动引起的伪像进行校正,具备:投影像取得部,其取得36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校正装置、校正系统、校正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对伪像进行校正的校正装置、校正系统、校正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技术介绍

[0002]CT装置从在使试样或机架旋转的同时取得的多个投影像重构CT图像。在CT装置中,将在测定中试样或光学系统会挪移的情况称为运动。若不校正产生了运动的投影像就直接进行重构,则会在所重构的CT图像中产生模糊、条纹状的伪像。因此,重构图像不会准确地反映出试样的形状,因而失去定量性。
[0003]为了减少这种由运动引起的伪像,以往是引入CT装置以外的装置进行拍摄,或者在拍摄方法上下工夫,或是利用软件进行校正。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技术,其以提供能够减轻由CT拍摄中的被检者的体动引起的运动伪像、并且不用将被检者牢固地定位就能够简单容易地进行拍摄的CT拍摄方法和装置为目的,使用带状的激光取得三维位置信息,对通过CT扫描得到的投影像进行校正。
[0004]非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技术,其在第一回进行通常的扫描,在第二回粗略地快速扫描,并认为在第二回的快速扫描的期间无运动,而以第二回的投影像为基准对在第一回测定中得到的投影像进行校正。另外,非专利文献1公开了在投影与逆投影的反复过程中逐渐精密地推定运动的技术。非专利文献2公开了一种技术,其使用对向数据求出相对运动,准备一些种类的从相对运动推测的绝对运动,将对该运动校正后的重构图像的清晰度最大的绝对运动认为是实际的运动。
[0005]现有技术文献
[0006]专利文献
[0007]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6761642号公报
[0008]非专利文献
[0009]非专利文献1:Developments in X

Ray Tomography VI,edited by Stuart R.Stock,Proc.of SPIE Vol.7078,70781C,(2008)
·
0277

786X/08/$18
·
doi:10.1117/12.793212“Compensation of mechanical inaccuracies in micro

CT and nano

CT”[0010]非专利文献2:Journal of X

Ra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5(2017)927

944 DOI 10.3233/XST

16231 IOS Press“Translational motion correction algorithm for truncated cone

beam CT using opposite projections”
技术实现思路

[0011]然而,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需要引入激光器、传感器等特别的装置,要花费引入成本。非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中的两回测定的技术即使是快速进行了测定也依然会有残留的运动,例如,无法对基于来自旋转轴的公差误差的运动等进行校正。另外,必须进行两回测定,测定花费时间。非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中的逐次地推定运动的技术需要重复投影与逆投影计算,要花费计算成本。在非专利文献2记载的技术中,重构需要运动的种类的数
量的组合,要花费计算成本。另外,也经常不能从相对运动得知实际的运动。
[0012]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这种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降低用于对CT图像的重构中的由运动引起的伪像进行校正的成本的校正装置、校正系统、校正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0013](1)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校正装置是对CT图像测定中的由运动引起的伪像进行校正的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投影像取得部,其取得360
°
扫描的投影像;运动量算出部,其设定包含参数的运动模型,使用所述参数算出运动量;相对运动量算出部,其从所述投影像的某个投影数据及其对向数据算出所述投影数据的相对运动量;固定点方程式创建部,其创建包含所述运动量和所述相对运动量的固定点方程式;运动推定部,其通过自洽地求解所述固定点方程式来决定所述运动模型的所述参数;以及校正部,其使用所述运动量对所述投影像进行校正。
[0014](2)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校正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像是通过扇形射束得到的像,所述相对运动量根据扇形平行转换后的所述投影数据及其对向数据来求出。
[0015](3)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校正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模型是表示试样旋转轴在检测器面上的平移、或者绕某个轴的旋转中的1种以上的模型。
[0016](4)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校正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模型由以所述试样旋转轴的旋转角度为变量的有限次多项式来表示。
[0017](5)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校正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推定部基于预先给出的反复回数来决定所述运动模型的参数。
[0018](6)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校正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推定部基于预先给出的阈值来决定所述运动模型的参数。
[0019](7)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校正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对运动量的算出基于所述投影数据的一部分区域来进行。
[0020](8)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校正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重构部,其基于由所述校正部校正后的所述投影像进行重构,生成CT图像;以及显示部,其使显示装置显示所述CT图像。
[0021](9)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校正系统的特征在于,具备:CT装置,其具备:X射线源,其产生X射线;检测器,其检测X射线;以及旋转控制单元,其控制所述X射线源和所述检测器、或者试样的旋转;以及上述(1)至(8)中的任意一项所记载的校正装置。
[0022](10)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校正方法是对CT图像测定中的由运动引起的伪像进行校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取得360
°
扫描的投影像的步骤;设定包含参数的运动模型,使用所述参数算出运动量的步骤;从所述投影像的某个投影数据及其对向数据算出所述投影数据的相对运动量的步骤;创建包含所述运动量和所述相对运动量的固定点方程式的步骤;通过自洽地求解所述固定点方程式来决定所述运动模型的所述参数的步骤;以及使用所述运动量对所述投影像进行校正的步骤。
[0023](11)另外,本专利技术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记录有对CT图像测定中的由运动引起的伪像进行校正的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使计算机执行:取得360
°
扫描的投影像的处理;设定包含参数的运动模型,使用所述参数算出运动量的处理;从所述投影像的某个投影数据及其对向数据算出所述投影数据的相对运动量的处理;创建包含所述运动量和所述相对运动量的固定点方程式的处理;通过自洽地求解所述固定点方程式来决定所述运动模型的所述参数的处理;以及使用所述运动量对所述投影像进行校正的处理。
附图说明
[0024]图1A和图1B分别是示出与运动有关的轴及其挪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校正装置,对CT图像测定中的由运动引起的伪像进行校正,其特征在于,具备:投影像取得部,其取得360
°
扫描的投影像;运动量算出部,其设定包含参数的运动模型,使用所述参数算出运动量;相对运动量算出部,其从所述投影像的某个投影数据及其对向数据算出所述投影数据的相对运动量;固定点方程式创建部,其创建包含所述运动量和所述相对运动量的固定点方程式;运动推定部,其通过自洽地求解所述固定点方程式来决定所述运动模型的所述参数;以及校正部,其使用所述运动量对所述投影像进行校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像是通过扇形射束得到的像,所述相对运动量根据扇形平行转换后的所述投影数据及其对向数据来求出。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模型是表示试样旋转轴在检测器面上的平移、或者绕某个轴的旋转中的1种以上的模型。4.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模型由以所述试样旋转轴的旋转角度为变量的有限次多项式来表示。5.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推定部基于预先给出的反复回数来决定所述运动模型的参数。6.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推定部基于预先给出的阈值来决定所述运动模型的参数。7.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对运动量的算出基于所述投影数据的一部分区域来进行。8.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校正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太田卓见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理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