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设备的待机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1119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显示设备的待机控制电路,其包括整流电路和电流转电压电路;所述整流电路的交流输入端连接显示设备的开关电源的变压器的次级,整流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电流转电压电路的输入端,电流转电压电路的输出端用于输出控制显示设备的开关电源的PFC电路和LLC谐振电路工作与否的PON电压信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对开关电源进行待机控制,而且不需要连接显示设备主板的IO口,节省了主板的IO口资源。源。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显示设备的待机控制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显示设备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显示设备的待机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显示设备(如电子白板、电视机)一般采用开关电源来进行供电,现有的显示设备的开关电源一般采用PFC+LLC架构;为了降低显示设备的功耗,显示设备在休眠时显示设备的主板会输出待机信号给开关电源,进而控制开关电源的PFC电路和LLC谐振电路关闭,从而降低显示设备的功耗。而待机信号由显示设备的主板输出,这会占用主板的IO口,导致主板的IO口资源紧张。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设备的待机控制电路,其无需占用主板的IO口,节省了主板的IO口资源。
[0004]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
[0005]一种显示设备的待机控制电路,其包括整流电路和电流转电压电路;所述整流电路的交流输入端连接显示设备的开关电源的变压器的次级,整流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电流转电压电路的输入端,电流转电压电路的输出端用于输出控制显示设备的开关电源的PFC电路和LLC谐振电路工作与否的PON电压信号。
[0006]所述整流电路包括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和二极管D4;二极管D1的正极和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整流电路的第一交流输入端,二极管D3的正极和二极管D4的正极连接整流电路的第二交流输入端,二极管D1的负极、二极管D2的负极、二极管D3的负极和二极管D4的负极连接整流电路的输出端。
[0007]所述整流电路的输出端通过滤波电路连接电流转电压电路的输入端。
[0008]所述滤波电路包括电容C1、电容C2、电容C3和电感L1,电容C1的正极、电容C2的正极和电感L1的第一端连接滤波电路的输入端,电感L1的第二端和电容C3的正极连接滤波电路的输出端,电容C1的负极、电容C2的负极和电容C3的负极接地;所述滤波电路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连接整流电路的输出端和电流转电压电路的输入端。
[0009]所述电流转电压电路包括转换单元、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容C4和运放U1;转换单元的第一端和电阻R4的第一端连接电流转电压电路的输入端,电阻R4的第二端连接运放U1的同相输入端,转换单元的第二端通过电阻R5连接运放U1的反相输入端、电阻R6的第一端和电容C4的第一端;运放U1的输出端连接电阻R6的第二端和电容C4的第二端,且运放U1的输出端还连接电流转电压电路的输出端。
[0010]所述电流转电压电路还包括保护单元,运放U1的输出端通过保护单元连接电流转电压电路的输出端。
[0011]所述保护单元包括电阻R7和二极管D1,电阻R7的第一端连接运放U1的输出端,电阻R7的第二端连接二极管D1的正极,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电流转电压电路的输出端。
[0012]所述转换单元包括并联的电阻R1、电阻R2和电阻R3。
[0013]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技术的整流电路将显示设备的开关电源的变压器次级的交流电流转换为直流信号输出给电流转电压电路,电流转电压电路再将直流信号转换为用于控制开关电源的PFC电路和LLC谐振电路工作与否的PON电压信号;其中,当显示设备的开关电源处于重载状态时(即显示设备处于工作状态时),此时显示设备的开关电源的变压器次级的交流电流大,则本技术的一种显示设备的待机控制电路输出的PON电压信号的电压大,进而控制开关电源的PFC电路和LLC谐振电路工作而满足显示设备的用电需求;而当显示设备的开关电源处于轻载状态时(即显示设备处于休眠状态时),此时显示设备的开关电源的变压器次级的交流电流小,则本技术的一种显示设备的待机控制电路输出的PON电压信号的电压小,进而控制开关电源的PFC电路和LLC谐振电路关闭而降低显示设备的功耗。
[0014]由上述可知,本技术的一种显示设备的待机控制电路可以对开关电源进行待机控制,而且该待机控制电路不需要连接显示设备的主板的IO口,节省了主板的IO口资源。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
[0017]如图1所示,本技术揭示了一种显示设备的待机控制电路,其包括整流电路和电流转电压电路;所述整流电路的交流输入端连接显示设备的开关电源的变压器的次级,整流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电流转电压电路的输入端,电流转电压电路的输出端用于输出控制显示设备的开关电源的PFC电路和LLC谐振电路工作与否的PON电压信号。
[0018]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整流电路将显示设备的开关电源的变压器次级的交流电流转换为直流信号输出给电流转电压电路,电流转电压电路再将直流信号转换为用于控制开关电源的PFC电路和LLC谐振电路工作与否的PON电压信号;其中,当显示设备的开关电源处于重载状态时(即显示设备处于工作状态时),此时显示设备的开关电源的变压器次级的交流电流大,则本技术的一种显示设备的待机控制电路输出的PON电压信号的电压大,进而控制开关电源的PFC电路和LLC谐振电路工作而满足显示设备的用电需求;而当显示设备的开关电源处于轻载状态时(即显示设备处于休眠状态时),此时显示设备的开关电源的变压器次级的交流电流小,则本技术的一种显示设备的待机控制电路输出的PON电压信号的电压小,进而控制开关电源的PFC电路和LLC谐振电路关闭而降低显示设备的功耗。由前述可知,本技术的一种显示设备的待机控制电路可以对开关电源进行待机控制,而且该待机控制电路不需要连接显示设备的主板的IO口,节省了主板的IO口资源。
[0019]配合图1所示,所述整流电路包括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和二极管D4;其中,二极管D1的正极和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整流电路的第一交流输入端,二极管D3的正极和二极管D4的正极连接整流电路的第二交流输入端,二极管D1的负极、二极管D2的负极、二极管D3的负极和二极管D4的负极连接整流电路的输出端。
[0020]配合图1所示,所述整流电路的输出端可通过滤波电路连接电流转电压电路的输入端,这样使得本技术的一种显示设备的待机控制电路输出的PON电压信号更加稳定。具体的,所述滤波电路包括电容C1、电容C2、电容C3和电感L1,电容C1的正极、电容C2的正极和电感L1的第一端连接滤波电路的输入端,电感L1的第二端和电容C3的正极连接滤波电路的输出端,电容C1的负极、电容C2的负极和电容C3的负极接地;所述滤波电路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连接整流电路的输出端和电流转电压电路的输入端。
[0021]配合图1所示,所述电流转电压电路包括转换单元、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容C4和运放U1;其中,转换单元的第一端和电阻R4的第一端连接电流转电压电路的输入端,电阻R4的第二端连接运放U1的同相输入端,转换单元的第二端通过电阻R5连接运放U1的反相输入端、电阻R6的第一端和电容C4的第一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设备的待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整流电路和电流转电压电路;所述整流电路的交流输入端连接显示设备的开关电源的变压器的次级,整流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电流转电压电路的输入端,电流转电压电路的输出端用于输出控制显示设备的开关电源的PFC电路和LLC谐振电路工作与否的PON电压信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显示设备的待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电路包括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和二极管D4;二极管D1的正极和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整流电路的第一交流输入端,二极管D3的正极和二极管D4的正极连接整流电路的第二交流输入端,二极管D1的负极、二极管D2的负极、二极管D3的负极和二极管D4的负极连接整流电路的输出端。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显示设备的待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电路的输出端通过滤波电路连接电流转电压电路的输入端。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显示设备的待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电路包括电容C1、电容C2、电容C3和电感L1,电容C1的正极、电容C2的正极和电感L1的第一端连接滤波电路的输入端,电感L1的第二端和电容C3的正极连接滤波电路的输出端,电容C1的负极、电容C2的负极和电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利明吴海清薛元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厦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