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照相感光体、处理盒及图像形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1021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08
提供一种在连续形成图像而产生裂纹时,也抑制图像浓度的变动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处理盒及图像形成装置。电子照相感光体包括:导电性基体;底涂层,设置于所述导电性基体上;电荷产生层,设置于所述底涂层上;电荷传输层,设置于所述电荷产生层上;以及无机保护层,设置于所述电荷传输层上,并且所述电荷传输层含有粘结树脂及电荷传输材料,且所述电荷传输层的基于阻抗测定所得的1Hz下的静电电容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照相感光体、处理盒及图像形成装置


[0001]本公开涉及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体、处理盒及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日本专利特开2020

008688号公报中公开有“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体,包括:导电性基体;底涂层,设置于所述导电性基体上;电荷产生层,设置于所述底涂层上;电荷传输层,设置于所述电荷产生层上;以及无机保护层,设置于所述电荷传输层上,并且所述底涂层、所述电荷传输层及所述无机保护层的膜弹性模量各自为5GPa以上”。
[0003]在日本专利5994708号中公开有“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体,包括:导电性基体;有机感光层,设置于所述导电性基体上,并且在与下述无机保护层相接的面侧的区域中至少包含电荷传输材料及体积平均粒径为20nm以上且200nm以下的二氧化硅粒子;以及无机保护层,与所述有机感光层的表面相接地设置于所述有机感光层上”。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以前的具有无机保护层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在连续形成图像时,存在产生从无机保护层到达至电荷传输层的裂纹的情况。若在产生所述裂纹的状态下进而形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体,包括:导电性基体;底涂层,设置于所述导电性基体上;电荷产生层,设置于所述底涂层上;电荷传输层,设置于所述电荷产生层上;以及无机保护层,设置于所述电荷传输层上,并且所述电荷传输层含有粘结树脂及电荷传输材料,且所述电荷传输层的基于阻抗测定所得的1Hz下的静电电容C
1Hz
与10Hz下的静电电容C
10Hz
的比C
1Hz
/C
10Hz
为1.1以下。2.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体,包括:导电性基体;底涂层,设置于所述导电性基体上;电荷产生层,设置于所述底涂层上;电荷传输层,设置于所述电荷产生层上;以及无机保护层,设置于所述电荷传输层上,并且所述电荷传输层含有粘结树脂及两种以上的电荷传输材料,且所述电荷传输材料的含量相对于所述电荷传输层的所述电荷传输材料与所述粘结树脂的总和而为10质量%以上且50质量%以下。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所述电荷传输层的基于阻抗测定所得的1Hz下的静电电容C
1Hz
与10Hz下的静电电容C
10Hz
的比C
1Hz
/C
10Hz
为1.0以上且1.1以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所述比C
1Hz
/C
10Hz
为1.0以上且1.08以下。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所述电荷传输材料含有下述结构式(a

1)所表示的三芳基胺衍生物及下述结构式(a

2)所表示的联苯胺衍生物的至少一种;结构式(a

1)中,Ar
T1
、Ar
T2
及Ar
T3
各自独立地表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芳基、

C6H4‑
C(R
T4
)=C(R
T5
)(R
T6
)或

C6H4‑
CH=CH

CH=C(R
T7
)(R
T8
);R
T4
、R
T5
、R
T6
、R
T7
及R
T8
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烷基、或者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木越阳一福间道范金子谅太是永次郎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胶片商业创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