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性能TFT阵列基板
[0001]本技术涉及液晶显示屏
,具体地涉及一种高性能TFT阵列基板。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工智能突飞猛进的发展,使得TFT
‑
LCD液晶屏技术也不断提升,高清晰度、快速、低功耗等将成为TFT
‑
LCD液晶屏发展趋势。
[0003]为了实现高性能的显示屏,目前的生产商其中一种制作方法是通过缩短TFT器件的有源层沟道长度来实现TFT器件的小型化,有源层沟道长度的缩短能够实现较大的开态电流,提高器件的反应速度,减小阈值电压等优点。但是实际上有源层沟道长度的设计局限于TFT器件源漏极之间的距离,主要考虑到源极漏极的距离太近会出现短路等风险。经过多年的技术发展,目前的薄膜晶体管(TFT)的源极漏极间距都会选择安全的最小距离,业界一般控制在5~6μm。
[0004]参阅图1,为传统的TFT器件的结构示意图。有源层为半导体,有源层沟道长度指的是源极到漏极之间的半导体长度。
[0005]因此,如何在不缩短TFT器件的源极漏极距离的前提下,缩短有源层沟道长度,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高性能TFT阵列基板,在不缩短TFT器件的源极漏极距离的前提下,缩短有源层沟道长度。
[0007]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性能TFT阵列基板,包括:
[0008]玻璃衬底;
[0009]第一金属层,固定设置在所述玻璃衬底的上表面,形成栅极; />[0010]栅绝缘层,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层与所述玻璃衬底的上表面;
[0011]左有源层,固定设置在所述栅绝缘层的上表面,还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层的左端上方;
[0012]右有源层,固定设置在所述栅绝缘层的上表面,还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层的右端上方;
[0013]桥接层,固定设置在所述栅绝缘层的上表面,左右两端分别跟所述左有源层与所述右有源层连接;
[0014]第二金属层,固定设置在所述栅绝缘层的上表面,还与所述左有源层连接,形成源极;
[0015]第三金属层,固定设置在所述栅绝缘层的上表面,还与所述右有源层连接,形成漏极。
[0016]进一步地,还包括:
[0017]画素电极,固定设置在所述栅绝缘层的上表面,还与所述第三金属层连接;
[0018]导电层,固定设置在所述栅绝缘层的上表面,还位于所述画素电极的侧方;
[0019]钝化层,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金属层、第三金属层、左有源层、右有源层、桥接层、栅绝缘层、画素电极、导电层的上表面,所述钝化层开设有通孔;
[0020]公共电极,固定设置在所述钝化层的上表面,还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导电层连接。
[0021]进一步地,还包括:
[0022]导电层,固定设置在所述栅绝缘层的上表面;
[0023]公共电极,固定设置在所述栅绝缘层的上表面,还与所述导电层连接;
[0024]钝化层,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金属层、第三金属层、左有源层、右有源层、桥接层、栅绝缘层、公共电极、导电层的上表面,所述钝化层开设有通孔;
[0025]画素电极,固定设置在所述钝化层的上表面,还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三金属层连接。
[002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金属层、第二金属层、第三金属层、导电层都是MO单层结构、Ti单层结构、MO/AL/MO三层结构、Ti/AL/Ti三层结构、AL/MO双层结构、AL/Ti双层结构之中的任意一个。
[0027]进一步地,所述左有源层与右有源层都是IGZO材质,所述桥接层、画素电极、公共电极都是ITO材质。
[0028]进一步地,所述栅绝缘层是SiOx单层结构或者SiNx/SiOx双层结构,所述钝化层是SiOx或者SiNO或者SiNx材质。
[0029]进一步地,所述通孔是倒锥形。
[0030]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与传统的TFT器件不同之处在于,本技术是将一个桥接层代替了有源层中间的一段,桥接层为导体,有源层为半导体,从而整体的有源层沟道长度就缩短了,但此时源极与漏极之间的距离还是保持不变,保证了器件的安全性;即在不缩短TFT器件的源极漏极距离的前提下,缩短有源层沟道长度,本技术的TFT阵列基板具有反应快、开态电流大、阈值电压小等优势,实际应用后提高显示屏的性能。2、由于ITO材料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和透光的特点,本技术的TFT器件的桥接层和画素电极选用的材料都是ITO,该结构下的桥接层和画素电极成膜是在同一道工序进行,这样就简化阵列基板的结构,提高产生,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0031]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32]图1是
技术介绍
中传统的TFT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2是本技术的高性能TFT阵列基板的制作流程图一。
[0034]图3是本技术的高性能TFT阵列基板的制作流程图二。
[0035]图4是本技术的高性能TFT阵列基板的制作流程图三。
[0036]图5是本技术的高性能TFT阵列基板的制作流程图四。
[0037]图6是本技术的高性能TFT阵列基板的制作流程图五。
[0038]图7是本技术的高性能TFT阵列基板的制作流程图六。
[0039]图8是本技术的高性能TFT阵列基板的制作流程图七。
[0040]图9是将图8中的画素电极与公共电极的位置互换后的示意图。
[0041]附图标记:玻璃衬底1;栅极2;栅绝缘层3;有源层4;左有源层41;右有源层42;桥接层5;源极6;漏极7;画素电极8;导电层9;钝化层10;通孔101;公共电极20。
具体实施方式
[0042]本技术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高性能TFT阵列基板,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有源层沟道长度的设计局限于TFT器件源漏极之间的距离,当源极漏极间距在安全的最小距离时,如果继续缩短源极漏极间距,源极漏极会出现短路的缺点;实现了在不缩短TFT器件的源极漏极距离的前提下,缩短有源层沟道长度,本技术的阵列基板搭载的TFT器件具有反应快、开态电流大、阈值电压小等优势,实际应用后提高显示屏的性能。
[0043]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缺点,总体思路如下:
[0044]与传统的TFT器件不同之处在于,本技术的TFT器件是将一个桥接层代替了有源层中间的一段,桥接层为导体,有源层为半导体,从而整体的有源层沟道长度就缩短了,即半导体的长度缩短,但此时源极与漏极之间的距离还是保持不变,保证了器件的安全性;在不缩短TFT器件的源极漏极距离的前提下,缩短有源层沟道长度。
[0045]有源层沟道长度对薄膜晶体管(TFT)栅极特性的影响是很显著的,总的变化趋势是:沟道越短,开态电流越大,沟道越长,开态电流越小。这可以归因于随着沟道长度的增加,载流子在漂移过程中被捕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性能TFT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玻璃衬底;第一金属层,固定设置在所述玻璃衬底的上表面,形成栅极;栅绝缘层,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金属层与所述玻璃衬底的上表面;左有源层,固定设置在所述栅绝缘层的上表面,还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层的左端上方;右有源层,固定设置在所述栅绝缘层的上表面,还位于所述第一金属层的右端上方;桥接层,固定设置在所述栅绝缘层的上表面,左右两端分别跟所述左有源层与所述右有源层连接;第二金属层,固定设置在所述栅绝缘层的上表面,还与所述左有源层连接,形成源极;第三金属层,固定设置在所述栅绝缘层的上表面,还与所述右有源层连接,形成漏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性能TFT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画素电极,固定设置在所述栅绝缘层的上表面,还与所述第三金属层连接;导电层,固定设置在所述栅绝缘层的上表面,还位于所述画素电极的侧方;钝化层,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金属层、第三金属层、左有源层、右有源层、桥接层、栅绝缘层、画素电极、导电层的上表面,所述钝化层开设有通孔;公共电极,固定设置在所述钝化层的上表面,还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导电层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性能TFT...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