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钓鱼状况检测和传递装置
[0001]相互参照
[0002]本申请主张基于日本国专利申请2020
‑
179325(2020年10月27日申请)的优先权,并将其内容通过参照作为整体引入本说明书中。
[0003]本专利技术涉及设想为设置于钓竿的钓鱼状况检测和传递装置。
技术介绍
[0004]以往,已知能够检测鱼讯的各种方法。在这样的钓竿中,检测所谓的咬钩的振动,并使用发光体或蜂鸣器等通知单元或电子设备来向钓鱼者通知该振动。
[0005]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这样的钓竿。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具有包围钓竿主体的基端部的基端保护部的钓竿,其中,在所述钓竿主体内部形成有在基端面开口的空洞,并且在所述基端保护部形成有贯通内部的通孔,通过使所述钓竿主体的基端部贯穿插入所述基端保护部的通孔,至少在进行钓鱼的期间,成为形成于所述钓竿主体的空洞与所述通孔连通并向外部开口的状态,由此在使用时,鱼在水底或水中上钩时经由主线向钓竿的梢尖传递的咬钩的振动也向所述空洞传递并穿过所述开口,由此产生放大并变得敏感化,从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钓鱼状况检测和传递装置,其设置于钓竿,该钓竿具备把持部并且该钓竿安装有在端部具有钓钩的钓线,其特征在于,该钓鱼状况检测和传递装置具备:振动生成部,其设置于该把持部,使该把持部产生振动;第1检测部,其设置于该钓竿,检测该钓竿的移动、振动而生成第1时间序列数据;以及信息处理部,其根据该第1时间序列数据,向该振动生成部发送振动产生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钓鱼状况检测和传递装置,其中,所述振动生成部具备使所述把持部振动的致动器部,根据基于所述信息处理部的振动产生信号使该致动器部驱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钓鱼状况检测和传递装置,其中,所述致动器部是板状致动器。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钓鱼状况检测和传递装置,其中,在所述第1时间序列数据表示鱼正在接近所述钓钩的情况下,所述振动生成部生成第1振动。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钓鱼状况检测和传递装置,其中,在所述第1时间序列数据表示处于通过所述钓竿进行引诱的动作中的情况下,所述振动生成部生成第2振动。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钓鱼状况检测和传递装置,其中,在所述第1时间序列数据表示鱼咬住所述钓钩的情况下,所述振动生成部生成第3振动。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钓鱼状况检测和传递装置,其中,所述第1检测部设置于能够检测钓竿的变形和振动的位置。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钓鱼状况检测和传递装置,其中,所述第1检测部设置于钓竿的曲率变化较大的位置。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钓鱼状况检测...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