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微动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0829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的微动开关,该微动开关内设有用于卡设簧片的支架,支架上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向前折弯形成有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第一连接带的上端面一体成型有第一安装头,第一安装头的左侧壁上呈横向开设有第一刀印,第二连接带的上端面一体成型有第二安装头,第二安装头的右侧壁上呈横向开设有第二刀印,簧片开设有第一安装口和第二安装口,簧片位于第一安装口左侧的内壁卡在第一刀印上,簧片在第二安装口右侧的内壁上连接有弓簧片,弓簧片朝向第二刀印延伸并抵持在第二刀印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刀第一刀印和第二刀印的形状不受支架弯折的影响而产生变形,从而防止簧片在安装在刀印上时产生位差,并以此来降低微动开关性能不良的风险。关性能不良的风险。关性能不良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微动开关


[0001]本技术涉及开关
,特别是一种新型的微动开关。

技术介绍

[0002]微动开关是具有微小接点间隔和快动机构,用规定的行程和规定的力进行开关动作的接点机构。外机械力通过传动元件将力作用到簧片上,当簧片位移到临界点时产生瞬时动作,使簧片末端的动触头与定触点快速接通或断开。
[0003]市场上的微动开关内一般会设有用铜带制成的支架,该支架与微动开关上的公共端子电性相连,支架用于对簧片形成支撑,具体支撑方式为:在支架上开设出凹槽状的刀印,再将簧片卡设到刀印上以达到支撑效果,市场上现有的支架,其刀印结构如图1与图2所示,其制造方式一般为:先在支架上切割出刀印,然后再将支架进行弯折,但是市场上的现有结构中,刀印与支架的弯折处是相连的,因此刀印会在支架的折弯中产生变形,而变形后的刀印平整度较差,因此安装在刀印上的簧片便容易产生位差,而簧片在刀印上的安装如果产生位差,会使得簧片在做瞬时动作时连带簧片末端的动触头在接触定触点时产生接触误差,而这会导致微动开关产生开关性能不良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出一种新型的微动开关,使刀印的形状不受支架弯折的影响而产生变形,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的微动开关,包括底座以及安装在底座上的上盖,所述上盖与底座之间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右侧上设有常开定触点及位于常开定触点上方的常闭定触点,所述安装腔的左侧上设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动触头组件,所述底座上设有分别与支架电连接的公共端子、与常开定触点电连接的常开端子、与常闭定触点电连接的常闭端子,所述上盖上安装有用于向下推动动触头组件的推杆,所述动触头组件包括有相连接的簧片与动触头,所述动触头位于常开定触点和常闭定触点之间, 所述支架上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向前折弯形成有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所述第一连接带的上端面一体成型有第一安装头,所述第一安装头的左侧壁上呈横向开设有第一刀印,所述第二连接带的上端面一体成型有第二安装头,所述第二安装头的右侧壁上呈横向开设有第二刀印,所述簧片开设有第一安装口和第二安装口,所述簧片位于第一安装口左侧的内壁卡在第一刀印上,所述簧片在第二安装口右侧的内壁上连接有弓簧片,所述弓簧片朝向第二刀印延伸并抵持在第二刀印上。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支架弯折处连接的只有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而第一刀印和第二刀印由于其所属的第一安装头和第二安装头并没有和支架的弯折处产生连接,因此在支架弯折形成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时,第一刀印和第二刀印不会因为弯折的影响而产生形变,从而解决了第一刀印和第二刀印在原有结构中平整度较差的问题,从而使安装在第一刀印和第二刀印上的簧片不容易产生位差,防止动触头在接触常开定触
点或常闭定触点时产生接触误差,避免微动开关产生开关性能不良的风险。
[000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弓簧片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分别抵持在第二安装头的前后两侧上。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能使弓簧片不在第二安装头上前后位移,从而防止弓簧片离开正常的工作位置。
[000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安装口左侧壁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向右突出的第三限位块和第四限位块,所述第三限位块和第四限位块分别抵持在第一安装头的前后两侧上。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限位块和第四限位块可以防止簧片在第一安装头上前后位移,并且第三限位块和第四限位块与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共同使用可以进一步提高簧片和弓簧片安装在支架上时的稳定性。
[00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簧片在第一安装口与第二安装口之间成形有抵片,所述推杆下端与抵片相抵。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抵片一方面可以加强簧片的结构强度,另一方面抵片与推杆相抵,可以提高推杆对簧片的作用效果。
[001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推杆下端设置有弹性块,所述弹性块抵持在推杆与抵片之间。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块可以在推杆施力过大的情况下起到保护簧片的作用。
[0015]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盖设有杠杆,所述上盖的上端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杠杆包括有长柄段,所述长柄段一端弯折形成短柄段,所述短柄段固定安装在安装槽内,所述长柄段位于推杆上方。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户可以操控杠杆以推动推杆,由于微动开关上的零件比较小,用户操纵推杆比较方便其对微动开关的使用。
[001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簧片、弓簧片以及动触头为一体化成型。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体化成型可以防止弓簧片和动触头由于连接不稳而掉落或者是产生位移的情况出现,进一步防止微动开关的工作产生误差。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市场现有的支架结构中第一刀印原所在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0021]图2为市场现有的支架结构中第二刀印原所在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0022]图3为本技术中第一刀印改造后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0023]图4为本技术中第二刀印改造后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0024]图5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本技术中动触头组件和支架在立体状态下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0026]图7为图5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7]图中标号:1底座、11公共端子、12常开端子、13常闭端子、2上盖、21推杆、211弹性块、22安装槽、23杠杆、231长柄段、232短柄段、3安装腔、31常开定触点、32常闭定触点、4支架、41第一连接带、42第二连接带、43第一安装头、44第二安装头、45第一刀印、46第二刀印、51簧片、511第三限位块、512第四限位块、513抵片、52动触头、53第一安装口、54第二安装口、55弓簧片、551第一限位块、552第二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1

7,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实施例:
[0030]如图3至图7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的微动开关,该微动开关包括有底座1以及安装在底座1上的上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微动开关,包括底座(1)以及安装在底座(1)上的上盖(2),所述上盖(2)与底座(1)之间设有安装腔(3),所述安装腔(3)的右侧上设有常开定触点(31)及位于常开定触点(31)上方的常闭定触点(32),所述安装腔(3)的左侧上设有支架(4),所述支架(4)上设有动触头组件,所述底座(1)上设有分别与支架(4)电连接的公共端子(11)、与常开定触点(31)电连接的常开端子(12)、与常闭定触点(32)电连接的常闭端子(13),所述上盖(2)上安装有用于向下推动动触头组件的推杆(21),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组件包括有相连接的簧片(51)与动触头(52),所述动触头(52)位于常开定触点(31)和常闭定触点(32)之间, 所述支架(4)上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向前折弯形成有第一连接带(41)和第二连接带(42),所述第一连接带(41)的上端面一体成型有第一安装头(43),所述第一安装头(43)的左侧壁上呈横向开设有第一刀印(45),所述第二连接带(42)的上端面一体成型有第二安装头(44),所述第二安装头(44)的右侧壁上呈横向开设有第二刀印(46),所述簧片(51)开设有第一安装口(53)和第二安装口(54),所述簧片(51)位于第一安装口(53)左侧的内壁卡在第一刀印(45)上,所述簧片(51)在第二安装口(54)右侧的内壁上连接有弓簧片(55),所述弓簧片(55)朝向第二刀印(46)延伸并抵持在第二刀印(46)上。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晓阳马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乐马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