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干化机和污泥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10749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污泥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污泥干化机和污泥处理系统。污泥干化机,包括壳体和位于壳体内的输送轴,壳体外设有驱动部件和热源供应部件,壳体具有出气口,出气口连接有出气管,壳体配有进气管,进气管具有载气出口,出气口至少为1个,每个出气口配设一个相应的出气管,所有出气管连接于一汇集管;进气管延伸至壳体内部,载气出口位于壳体内部且数量大于1。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污泥的干化效率,同时降低了干化气冷凝后回流至干化炉的概率。的概率。的概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污泥干化机和污泥处理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污泥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污泥干化机和污泥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热解技术在污泥的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污泥的含水率一般比较高,因此污泥在热解前通常需要进行干化处理。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 211734157 U公开了一种密闭间接换热的污泥干化系统,包括干化机、尾气处理单元、载气回流单元,污泥在干化机内干化产生的干化气经过尾气处理单元净化后,再通过载气回流单元进行加热,最后一部分的干化气回流至干化机内作为干化机内含湿干化气的置换载气。置换载气有利于增加湿干化气排出干化机的速度,而且由于载气具有较高的温度,使得混合高温载气的干化气不易在干化气的出气管内发生冷凝回流,相对于不设载气的干化炉,配备载气的方案具有更高的干化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污泥干化机和污泥处理系统,在提高污泥干化效率的同时,降低干化气冷凝后回流至干化炉的概率。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污泥干化机,包括壳体和位于壳体内的输送轴,壳体外设有驱动部件和热源供应部件,壳体具有出气口,出气口连接有出气管,壳体配有进气管,进气管具有载气出口,出气口至少为1个,每个出气口配设一个相应的出气管,所有出气管连接于一汇集管;进气管延伸至壳体内部,载气出口位于壳体内部且数量大于1。
[0006]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专利技术构思在于:
[0007]现有技术中,污泥干化机通常只有一个出气口,所有的干化气只能从一个出气口导出,使得干化气的导出速度相对较低,高温载气在干化气内的停留时间相对较长。本申请设置了多个出气口和多个载气出口,可以及时将干化气导出,有利于提高干化气导出速度。同时可以减少载气在壳体内的停留时间,从而保持其高温,使得干化气不易在出气管内发生冷凝。通过多个出气口和多个载气出口的设置,提高了污泥干化的效率,也有利于降低干化气冷凝后回流至干化炉的概率。
[0008]作为改进,所述输送轴采用中空形式,热源供应部件为外置的蒸汽发生器,蒸汽发生器与输送轴的中空内部连通。
[0009]作为改进,所述热源供应部件为设置在壳体外的夹套,夹套与热介质连通。
[0010]作为改进,所述出气口的数量与载气出口的数量的差值不大于2,使得出气与进气保持平衡。
[0011]作为改进,所述出气管伸入汇集管内部,位于汇集管内部的出气管高度为汇集管直径的1/3

1/2。防止干化气在汇集管内遇冷后,液态产物通过出气管回流至干化炉。
[0012]作为改进,所述汇集管倾斜设置,倾斜角度为5

15
°
,倾斜设置有利于加快干化气
导出。
[001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污泥处理系统,包括干化装置、热解装置、燃烧装置,干化装置和热解装置通过污泥输送管路连通,燃烧装置产生的热烟气为热解装置供热,干化装置包括壳体和位于壳体内的输送轴,壳体具有出气口,出气口连接有出气管,壳体配有进气管,进气管具有载气出口,出气口至少为1个,每个出气口配设一个相应的出气管,所有出气管连接于一汇集管;进气管延伸至壳体内部,载气出口位于壳体内部且数量大于1。
[0014]作为改进,所述干化装置在其出气端依次连通有喷淋塔、冷凝器,通过喷淋、冷凝去除干化气中的粉尘和水蒸气。
[0015]作为改进,所述冷凝器在其出气端分别连通干化气燃烧管路和干化气循环管路,干化气燃烧管路与燃烧装置连接,干化气循环管路与进气管连接,即一部分的干化气在燃烧装置中燃烧,一部分的干化气用作载气。
[0016]作为改进,所述热解装置配设烟气导出管路,烟气导出管路上依次设有与助燃风换热的一级换热器和与干化气换热的二级换热器,干化气与烟气换热以提高干化气的温度。
[0017]作为改进,所述热解装置为采用夹套加热的间接热脱附炉。
[0018]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通过多个出气口和多个载气出口的设置,提高了污泥的干化效率,同时降低了干化气冷凝后回流至干化炉的概率。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工艺流程图;
[0020]图2为本技术污泥干化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0、干化装置;11、壳体;12、出气口;13、出气管;14、汇集管;15、进气管;16、载气出口;17、驱动部件; 20、热解装置;30、燃烧装置;40、喷淋塔; 50、冷凝器;60、一级换热器;70、二级换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实施例1
[0023]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的污泥处理系统,主体为干化装置10、热解装置20和燃烧装置30。燃烧装置30产生的热烟气为热解装置20供热。干化装置10后依次设置喷淋塔40和冷凝器50以净化干化气。热解装置20为采用夹套加热的间接热脱附炉。热解装置20配设烟气导出管路,烟气导出管路上依次设有一级换热器60和二级换热器70。
[0024]工作流程:含水率60%

80%的污泥首先进入到干化机内进行干化,干化过程产生的干化气依次进入喷淋塔和冷凝器中。干化完成后污泥输送至热解装置内进行热解。热解过程产生的热解气进入燃烧装置中燃烧以产生烟气,烟气通入热解装置的夹套中为热解装置供热。此后烟气通过烟气导出管路上的一级换热器先与助燃风进行换热,然后通过二级换热器与净化后的干化气进行换热。换热后的干化气温度为110

120℃,换热后的干化气一部分通过干化气循环管路进入干化装置内作为干化过程的载气,另一部分通过干化气燃烧管路进入燃烧装置中燃烧。
[0025]干化装置10为污泥干化机。如图2所示,污泥干化机主体为壳体11。壳体11上开设
多个出气口12,每个出气口12配设一个相应的出气管13,所有出气管13连接于一汇集管14。汇集管14倾斜设置,倾斜角度为5

15
°
。出气管13伸入汇集管14内部,位于汇集管14内部的出气管13高度为汇集管14直径的1/3

1/2。壳体11配有进气管15,进气管15延伸至壳体11内部,进气管15上设置多个载气出口16,载气出口16位于壳体11内部。出气口12的数量与载气出口16的数量的差值不大于2。此外,壳体11内设置输送轴(图中未表示),输送轴采用中空形式,壳体11外设有驱动部件17和热源供应部件(图中未表示),热源供应部件为蒸汽发生器,蒸汽发生器与输送轴的中空内部连通,这与现有技术中的桨叶干燥机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0026]实施例2
[002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0028]热源供应部件为设置在壳体外的夹套,夹套通入热介质。与实施例1相比,夹套可以对出气管13起到加热、保温的作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污泥干化机,包括壳体和位于壳体内的输送轴,壳体外设有驱动部件和热源供应部件,壳体具有出气口,出气口连接有出气管,壳体配有进气管,进气管具有载气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口至少为1个,每个出气口配设一个相应的出气管,所有出气管连接于一汇集管;进气管延伸至壳体内部,载气出口位于壳体内部且数量大于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干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轴采用中空形式,热源供应部件为外置的蒸汽发生器,蒸汽发生器与输送轴的中空内部连通。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干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供应部件为设置在壳体外的夹套,夹套与热介质连通。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干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口的数量与载气出口的数量的差值不大于2。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干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伸入汇集管内部,位于汇集管内部的出气管高度为汇集管直径的1/3

1/2。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干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汇集管倾斜设置,倾斜角度为5

1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武于立松赵维维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宜可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