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污染的组培室防护用品更换专用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0674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污染的组培室防护用品更换专用舱,包括换鞋间和更衣室(10),换鞋间的进入通道(1)的两侧设置底座(2),所述底座(2)的高度高于进入通道(1)延伸并进入到更衣室(10),使进入通道(1)的另一端被底座(2)封闭,底座(2)上远离进入通道(1)一侧的上部安装有储鞋柜(3),储鞋柜(3)与进入通道(1)之间的底座(2)作为换鞋区(5),换鞋区(5)前面的进入通道(1)即为脱鞋区(6)。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底座将进入通道分为脱鞋区和换鞋区,能把脱鞋区域跟穿拖鞋区域分离开,避免了户外鞋子带入的污染物与室内拖鞋在同一区域产生污染并进一步将污染物通过拖鞋带入到组培室。将污染物通过拖鞋带入到组培室。将污染物通过拖鞋带入到组培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污染的组培室防护用品更换专用舱


[0001]本技术涉及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污染的组培室防护用品更换专用舱。

技术介绍

[0002]植物组织培养,简称“组培”,又叫离体培养,指从植物体分离出符合需要的组织,器官或细胞,原生质体等,通过无菌操作,在人工控制条件下进行培养以获得再生的完整植株或生产具有经济价值的其他产品的技术。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植物组织培养室的环境条件是非常关键的影响因素,培养室内要时刻保持干燥、洁净的环境条件。植物组织培养时,工作人员尤其是接种人员须穿着非常干净的工作服衣服、帽子、鞋套、手套等。因此,在进入培养实验室前,工作人员需要在外室内完成工作服的更换,其中换鞋间的门口往往设置有隔离换鞋凳或鞋柜。一般来说,换鞋凳适用于工作人员较少的场合,对于人员较多的工作环境,翻越换鞋凳存在诸多不便。另外,换鞋间鞋柜多为内外侧柜格大小相等的一人一格,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外穿鞋格与内侧洁净鞋格相同大小时,为保证人员通过,需要占用很大空间,在人员较多的情况下,造成较大的空间和成本负担;另外,从室外进来时鞋子底部会带有外部地面上的污染物,在换鞋区域同一地面处更换拖鞋,容易把外部带入的污染物踩到地面上并沾到拖鞋底部,污染物进一步被拖鞋带入组培室。目前的技术很少有关注到这个问题或关于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既能对鞋子储存,又能把换鞋前脱鞋区域跟穿拖鞋区域分离开的防污染的组培室防护用品更换专用舱。
[0004]本技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一种防污染的组培室防护用品更换专用舱,包括换鞋间和更衣室(10),换鞋间和更衣室(10)之间设置有隔门;所述换鞋间包括进入通道(1),底座(2)和储鞋柜(3)。
[0005]所述进入通道(1)与入口门(4)连通,进入通道(1)的两侧设置底座(2),所述底座(2)的高度高于进入通道(1)延伸并进入到更衣室(10),使进入通道(1)的另一端被底座(2)封闭,底座(2)上远离进入通道(1)一侧的上部安装有储鞋柜(3),储鞋柜(3)与进入通道(1)之间的底座(2)作为换鞋区(5),换鞋区(5)前面的进入通道(1)即为脱鞋区(6),换鞋区(5)用于放置并穿好拖鞋,员工穿好拖鞋后沿换鞋区(5)进入更衣室(10)。
[0006]所述储鞋柜(3)包括排风腔,背板(7),及设置有多个鞋格的柜体,鞋格为一行高一行矮交替排列,一高一矮两个鞋格形成一个柜格,一人一个柜格。每个鞋格的后部与背板(7)之间留有排风腔,排气管(8)穿过储鞋柜(3)的顶板与排风腔连接。
[0007]根据场地大小,设置多个底座(2)和储鞋柜(3),留出人员通过的位置后,中间组储鞋柜(3)采用背靠背的形式放置。
[0008]所述更衣室(10)包括挂杆、衣架和紫外线灯管;所述挂杆安装在更衣室(10)周侧
顶部;紫外线灯管用于对衣架上的衣服进行消毒。
[0009]需要进入组培室时,沿入口门4到达进入通道1,工作人员站在脱鞋区6将拖鞋从储鞋柜3拿出放到换鞋区5上,在脱鞋区6脱鞋后穿上位于换鞋区5上的拖鞋,外部进入的鞋子直接从脱鞋区6拿起放到储鞋柜3里,不会将从室外进来的鞋子底部的污染物带到换鞋区5上,穿好拖鞋的工作人员从换鞋区5进入更衣室10,取下已经消毒的无菌衣服换上,进入风淋室。当工作人员离开组培室时使用该更换专用舱的流程与上述流程相反。
[0010]有益效果:本技术换鞋间设有带排气管及一高一矮鞋格的储鞋柜,且通过底座将进入通道分为脱鞋区和换鞋区,除了能实现对鞋子除味并储存的基本功能,又能把脱鞋区域跟穿拖鞋区域分离开,避免了户外鞋子带入的污染物与室内拖鞋在同一区域产生污染并进一步将污染物通过拖鞋带入到组培室。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0013]图中:进入通道1,底座2,储鞋柜3,入口门4,换鞋区5,脱鞋区6,背板7,排气管8,更衣室10。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5]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防污染的组培室防护用品更换专用舱,包括换鞋间和更衣室10,换鞋间和更衣室10之间设置有隔门;所述换鞋间包括进入通道1,底座2和储鞋柜3。
[0016]所述进入通道1与入口门4连通,进入通道1的两侧设置底座2,所述底座2的高度高于进入通道1延伸并进入到更衣室10,使进入通道1的另一端被底座2封闭,底座2上远离进入通道1一侧的上部安装有储鞋柜3,储鞋柜3与进入通道1之间的底座2作为换鞋区5,换鞋区5前面的进入通道1即为脱鞋区6,换鞋区5用于放置并穿好拖鞋,员工穿好拖鞋后沿换鞋区5进入更衣室10。
[0017]所述更衣室10包括挂杆、衣架和紫外线灯管;所述挂杆安装在更衣室10周侧顶部;紫外线灯管用于对衣架上的衣服进行消毒。
[0018]需要进入组培室时,沿入口门4到达进入通道1,工作人员站在脱鞋区6将拖鞋从储鞋柜3拿出放到换鞋区5上,在脱鞋区6脱鞋后穿上位于换鞋区5上的拖鞋,外部进入的鞋子直接从脱鞋区6拿起放到储鞋柜3里,不会将从室外进来的鞋子底部的污染物带到换鞋区5上,穿好拖鞋的工作人员从换鞋区5进入更衣室10,取下已经消毒的无菌衣服换上,进入风淋室。当工作人员离开组培室时使用该更换专用舱的流程与上述流程相反。
[0019]实施例2:如图2所示,一种防污染的组培室防护用品更换专用舱,包括换鞋间和更衣室10,换鞋间和更衣室10之间设置有隔门;所述换鞋间包括进入通道1,底座2和储鞋柜3。所述进入通道1与入口门4连通,正对入口门4的进入通道1的两侧设置底座2,所述底座2的高度高于进入通道1延伸并进入到更衣室10,使进入通道1的另一端被底座2封闭,底座2上远离进入通道1一侧的上部安装有储鞋柜3,储鞋柜3与进入通道1之间的底座2作为换鞋区5,换鞋区5前面的进入通道1即为脱鞋区6,并在沿墙脚留出人员通过的位置后的进入通道1
上同样设有底座2,中间底座2上的储鞋柜3采用背靠背的形式放置,换鞋区5用于放置并穿好拖鞋,员工穿好拖鞋后沿换鞋区5进入更衣室10。所述更衣室10包括挂杆、衣架和紫外线灯管;所述挂杆安装在更衣室10周侧顶部;紫外线灯管用于对衣架上的衣服进行消毒。
[0020]所述储鞋柜3包括排风腔,背板7,及设置有多个鞋格的柜体,鞋格为一行高一行矮交替排列,一高一矮两个鞋格形成一个柜格,一人一个柜格。每个鞋格的后部与背板7之间留有排风腔,排气管8穿过储鞋柜3的顶板与排风腔连接。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污染的组培室防护用品更换专用舱,包括换鞋间和更衣室(10),换鞋间和更衣室(10)之间设置有隔门;其特征是:所述换鞋间包括进入通道(1),底座(2)和储鞋柜(3);所述进入通道(1)与入口门(4)连通,进入通道(1)的两侧设置底座(2),所述底座(2)的高度高于进入通道(1)延伸并进入到更衣室(10),使进入通道(1)的另一端被底座(2)封闭,底座(2)上远离进入通道(1)一侧的上部安装有储鞋柜(3),储鞋柜(3)与进入通道(1)之间的底座(2)作为换鞋区(5),换鞋区(5)前面的进入通道(1)即为脱鞋区(6),换鞋区(5)用于放置并穿好拖鞋,员工穿好拖鞋后沿换鞋区(5)进入更衣室(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一种防污染的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潇魏南斌马娅徐峥嵘常林
申请(专利权)人:玉溪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云南省玉溪烟草栽培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