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家俊专利>正文

一种碳纤维远红外电热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0526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碳纤维远红外电热管,包括碳纤维发热体,与发热体连接的电极连接件以及将发热体包于其内的密封管,其特征是碳纤维发热体复盖于柔性的耐高温纤维绳表面。(*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碳纤维远红外电热管
技术介绍
碳纤维远红外电热管的远红外转换率远高于其他材料制成的电热管,在家电行业和人体疾患治疗器具等方面有着广泛用途。现有的碳纤维远红外电热管有将碳元素压固成片状后置入石英管内密封,两端引出电极而成。因碳素片不能弯曲,该电热管不能制成异形体。另一种是将碳纤维制成海棉毡型后切割为条状,由于发泡气孔分布不均匀,导致发热不均匀,功率难以准确控制,也难以制成异形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可制成各种异形管的碳纤维远红外电热管,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碳纤维远红外电热管包括碳纤维发热体,与发热体连接的电极连接件以及将发热体包于其内的密封管,其特征是碳纤维发热体复盖于柔性的耐高温纤维绳表面。本技术的优点是由于以柔性绳作为碳纤维发热体的支承基体,因此易于制成各种用途的异形管。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电极连接件组成结构实施例1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电极连接件组成结构实施例2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附图1~3,编织而成的耐高温纤维绳1的表面是编织的碳纤维丝2或缠绕的碳纤维丝3,组成电热管的发热体及其支承基体。电热管两端的电极连接件包括螺圈4、压接套5、电极接片6和电极7,如图2所示。其中,螺圈为金属线绕制,密绕的宽度3~8mm,它紧包着碳纤维丝层面,螺圈的一端经电极接片与电极导通,压接套紧裹着螺圈,保证了碳纤维丝与螺圈之间的电路连接可靠耐用。图3所示为电极连接件的另一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不同的是用注压固化的石墨套8固封螺圈以取代压接套。在螺圈的内侧和电热管的中段有毡圈9,其内孔套在碳纤维丝层面,外径与密封管10的内径相配,作为纤维绳的支承定位和碳纤维丝的散热。密封管预制成所需的直管或异形管,将上述组装好的管件整体导入管内,只留电极在外,两端口密封、抽真空后充以保护性气体。选用纤维绳的长度和直径,碳纤维丝的缠绕密度,编织股数和每股的支数即可满足不同发热量的要求。权利要求1.一种碳纤维远红外电热管,包括碳纤维发热体,与发热体连接的电极连接件以及将发热体包于其内的密封管,其特征是碳纤维发热体复盖于柔性的耐高温纤维绳表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远红外电热管,其特征是所述的碳纤维发热体是编织于纤维绳表面的碳纤维丝。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远红外电热管,其特征是所述的碳纤维发热体是缠绕于纤维绳表面的碳纤维丝。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碳纤维远红外电热管,其特征是所述的电极连接件由螺圈、压接套、电极接片和电极组成,密绕宽度3~8mm的螺圈紧包着碳纤维丝层面,螺圈的一端经电极接片与电极连接,压接套紧裹着螺圈。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碳纤维远红外电热管,其特征是所述的电极连接件由螺圈、石墨套、电极接片和电极组成,密绕宽度3~8mm的螺圈紧包着碳纤维丝层面,螺圈的一端经电极接片与电极连接,注压固化的石墨套固封螺圈。6.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碳纤维远红外电热管,其特征是所述的密封管的管内有内孔套在碳纤维丝层面,外径与密封管内径相配的毡圈。专利摘要本技术的碳纤维远红外电热管采用柔性的耐高温纤维编织绳作为支承基体,其表面编织或缠绕碳纤维丝,两端的密绕螺圈与碳纤维丝层面紧贴,其外端与电极相连接,密封管内有毡圈。由于支承基体是柔性绳,电热管可制成应用所需的各种异形体;选用柔性绳长度和直径,纤维丝缠绕密度和编织的股数及每股的支数即可满足不同发热量的要求;密绕的螺圈等连接件保证了碳纤维丝的电路连接可靠;毡圈支承定位柔性绳并散发管内热量。本技术的远红外转换率高,可靠耐用,在家电如微波炉、电烤箱、电暖器、冰箱除霜及人体疾患的治疗器具等有着广泛用途。文档编号H05B3/42GK2586322SQ02250530公开日2003年11月12日 申请日期2002年12月18日 优先权日2002年12月18日专利技术者李家俊, 梁满杰 申请人:李家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家俊梁满杰
申请(专利权)人:李家俊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