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大气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0390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大气监测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安装有升降支架,所述底座包括底板和支撑套,所述升降支架包括固定螺管和升降螺杆,所述升降螺杆左右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安放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对大气监测装置的监测高度进行调节,同时可采用物联网进行远程控制,这样大气监测装置的监测效果更好,解决了现有的大气监测装置在监测大气时,因不能根据监测需求对监测高度进行调整,使得监测装置只能监测固定高度的大气数据,不能利用物联网进行远程控制,使得监测数据需工作人员去现场获取,降低了效率,从而导致大气监测装置出现监测大气效果较差和不便的问题。的问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大气监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大气监测
,具体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大气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大气监测是对大气环境中污染物的浓度,观察、分析其变化和对环境影响的测定过程,大气监测是测定大气中污染物的种类及其浓度,观察其时空分布和变化规律,所监测的分子状污染物主要有硫氧化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臭氧、卤代烃、碳氢化合物等;颗粒状污染物主要有降尘、总悬浮微粒、飘尘及酸沉降,大气监测是对某地区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进行布点采样、分析,通常根据一个地区的规模、大气污染源的分布情况和源强、气象条件、地形地貌等因素,进行规定项目的定期监测。
[0003]在对大气监测过程中需使用到大气监测装置,现有的大气监测装置在监测大气时,不能根据监测需求对监测高度进行调整,使得监测装置只能监测固定高度的大气数据,不能利用物联网进行远程控制,使得监测数据需工作人员去现场获取,降低了效率,从而导致大气监测装置出现监测大气效果较差和不便的问题,大大降低了大气监测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大气监测装置,具备对大气监测装置的监测高度进行调节,同时可采用物联网进行远程控制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大气监测装置在监测大气时,因不能根据监测需求对监测高度进行调整,使得监测装置只能监测固定高度的大气数据,不能利用物联网进行远程控制,使得监测数据需工作人员去现场获取,降低了效率,从而导致大气监测装置出现监测大气效果较差和不便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大气监测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安装有升降支架,所述底座包括底板和支撑套,所述升降支架包括固定螺管和升降螺杆,所述升降螺杆左右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安放板,两个安放板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风速传感器和风向传感器,所述升降螺杆的表面套设有定位圈环,所述定位圈环的正表面固定连接有监测箱,所述监测箱的正表面活动连接有箱门,所述箱门正表面的顶部镶嵌有显示面板,所述风速传感器和风向传感器双向电连接有微控中心,所述微控中心双向电连接有温湿度传感器、粉尘颗粒传感器、氮氧化物传感器和无线信号发射/接收器,所述微控中心与显示面板双向电连接,所述无线信号发射/接收器双向信号连接有气象监控中心、环保监控中心和手持终端,所述气象监控中心的输出端信号连接有云平台。
[0006]优选的,所述底板顶部表面的外圈贯穿开设有定位插孔,所述定位插孔的内腔放置有定位插杆,所述定位插杆的底部贯穿至底板的底部,所述支撑套的底部与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固定螺管的底部延伸至支撑套的内腔并与支撑套的内腔通过轴承活
动连接,所述升降螺杆的底部延伸至固定螺管的内腔并与固定螺管的内腔通过螺纹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固定螺管表面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套设有限位圈板和转盘,所述转盘顶部表面的外圈固定连接有推动杆,所述限位圈板的内圈与固定螺管的表面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所述转盘的内圈与固定螺管的表面为过盈配合,所述转盘位于支撑套的顶部,所述升降螺杆背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底部贯穿至限位圈板的底部,所述限位圈板底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部与支撑套固定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监测箱顶部表面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逆变器,所述监测箱顶部的表面且位于逆变器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输出端与逆变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逆变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有蓄电池,蓄电池的输出端与显示面板的输入端电性连接,蓄电池安装于监测箱内腔的底部。
[0010]优选的,所述微控中心的输出端电连接有存储器,所述微控中心、温湿度传感器、粉尘颗粒传感器、氮氧化物传感器和无线信号发射/接收器均安装于监测箱的内腔,所述手持终端为智能手机。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2]1、本技术通过设置底板、支撑套、升降支架、风向传感器、风速传感器、显示面板、微控中心、无线信号发射/接收器、气象监控中心、温湿度传感器、粉尘颗粒传感器、氮氧化物传感器、手持终端、云平台和环保监控中心的配合使用,可对大气监测装置的监测高度进行调节,同时可采用物联网进行远程控制,这样大气监测装置的监测效果更好,解决了现有的大气监测装置在监测大气时,因不能根据监测需求对监测高度进行调整,使得监测装置只能监测固定高度的大气数据,不能利用物联网进行远程控制,使得监测数据需工作人员去现场获取,降低了效率,从而导致大气监测装置出现监测大气效果较差和不便的问题,值得推广。
[0013]2、本技术通过设置定位插孔和定位插杆的配合,方便对底板进行定位,通过支撑套,可对固定螺管提供支撑,同时方便了固定螺管的旋转,通过固定螺管,可对升降螺杆的底部进行收纳,通过转盘和推动杆的配合,方便对固定螺管进行转动,通过顶板、限位圈板、定位杆、连接杆和支撑套的配合,方便了升降螺杆的垂直升降,通过逆变器、太阳能电池板和蓄电池的配合,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通过存储器,可对各类型监测数据进行存储。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结构轴测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结构右后视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底座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升降支架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系统原理图。
[0019]图中:1底座、101底板、102支撑套、103定位插孔、104定位插杆、2升降支架、201升降螺杆、202定位杆、203限位圈板、204连接杆、205固定螺管、206转盘、207推动杆、3监测箱、4太阳能电池板、5风向传感器、6顶板、7安放板、8风速传感器、9逆变器、10显示面板、11箱
门、12定位圈环、13微控中心、14存储器、15无线信号发射/接收器、16气象监控中心、17温湿度传感器、18粉尘颗粒传感器、19氮氧化物传感器、20手持终端、21云平台、22环保监控中心。
具体实施方式
[0020]请参阅图1

图5,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大气监测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安装有升降支架2,底座1包括底板101和支撑套102,升降支架2包括固定螺管205和升降螺杆201,升降螺杆201左右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安放板7,两个安放板7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风速传感器8和风向传感器5,升降螺杆201的表面套设有定位圈环12,定位圈环12的正表面固定连接有监测箱3,定位圈环12背表面的中心处设置有定位螺栓,定位螺栓的前侧贯穿定位圈环12并延伸至升降螺杆201的内部,定位圈环12和升降螺杆201上均贯穿开设有与定位螺栓配合使用的定位螺孔,监测箱3的正表面活动连接有箱门11,箱门11正表面的底部横向开设有空气流动槽口,箱门11正表面的顶部镶嵌有显示面板10,风速传感器8和风向传感器5双向电连接有微控中心13,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大气监测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安装有升降支架(2),所述底座(1)包括底板(101)和支撑套(102),所述升降支架(2)包括固定螺管(205)和升降螺杆(201),所述升降螺杆(201)左右两侧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安放板(7),两个安放板(7)的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风速传感器(8)和风向传感器(5),所述升降螺杆(201)的表面套设有定位圈环(12),所述定位圈环(12)的正表面固定连接有监测箱(3),所述监测箱(3)的正表面活动连接有箱门(11),所述箱门(11)正表面的顶部镶嵌有显示面板(10),所述风速传感器(8)和风向传感器(5)双向电连接有微控中心(13),所述微控中心(13)双向电连接有温湿度传感器(17)、粉尘颗粒传感器(18)、氮氧化物传感器(19)和无线信号发射/接收器(15),所述微控中心(13)与显示面板(10)双向电连接,所述无线信号发射/接收器(15)双向信号连接有气象监控中心(16)、环保监控中心(22)和手持终端(20),所述气象监控中心(16)的输出端信号连接有云平台(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大气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01)顶部表面的外圈贯穿开设有定位插孔(103),所述定位插孔(103)的内腔放置有定位插杆(104),所述定位插杆(104)的底部贯穿至底板(101)的底部,所述支撑套(102)的底部与底板(101)的顶部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大气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螺管(205)的底部延伸至支撑套(102)的内腔并与支撑套(102)的内腔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所述升降螺杆(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莹
申请(专利权)人:中润城汇北京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