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直径可投捞式电动潜油螺杆泵采油装置及采油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0347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小直径可投捞式电动潜油螺杆泵采油装置及采油方法,该装置包括竖直套管,还包括侧钻套管、动力组件、投捞钢丝、泵组和控制系统,所述的侧钻套管上端与竖直套管一侧连通,所述的侧钻套管内设有油管,所述的动力组件、泵组和投捞钢丝从下到上依次设在油管内,所述的动力组件与电缆连接,所述的电缆沿着油管外壁延伸至井口外,并与设在地面的控制系统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小直径电机随油管下入,泵组通过钢丝下入,避免起下管柱对动力器件的损伤,降低检泵换泵作业成本,缩短作业时间,减少井下事故发生。适用于侧钻井、3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小直径可投捞式电动潜油螺杆泵采油装置及采油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采油
,特别涉及一种小直径可投捞式电动潜油螺杆泵采油装置及采油方法。
技术背景
[0002]随着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油井井况日趋复杂,套损井日渐增多。为减少产量损失,通常采用侧钻井或下小套管来改善井况。目前油田在用的无杆采油举升装置,有效地解决了常规油井管杆偏磨、断脱以及举升效率低等难题。但是常规应用的机组外径均在98~114mm,适应于51/2"套管(内径124mm),无法应用于侧钻井及31/
2"
小套井(内径76mm),且常规应用的无杆举升工艺泵机组、电机机组均为油管传送,检泵作业需要同时起出泵和电机机组。作业过程受井筒蜡垢影响,易发生卡钻等井下事故。
[0003]CN104632139B一种井下永磁直线电机驱动的无杆采油装置,虽然提供了一种无杆采油装置,但是,不是可投捞式电动潜油螺杆泵。若电动潜油螺杆泵损坏,更换复杂,换泵成本高,同时,也不能应用于侧钻井、31/
2"
小套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检泵换泵成本高且井下事故多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小直径可投捞式电动潜油螺杆泵采油装置及采油方法。本专利技术中小直径电机随油管下入,泵组通过钢丝下入,避免起下管柱对动力器件的损伤,降低检泵换泵作业成本,缩短作业时间,减少井下事故发生。适用于侧钻井、31/
2"
侧钻套管无杆采油举升。
[0005]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小直径可投捞式电动潜油螺杆泵采油装置,包括竖直套管,还包括侧钻套管、动力组件、投捞钢丝、泵组和控制系统,所述的侧钻套管上端与竖直套管一侧连通,所述的侧钻套管内设有油管,所述的动力组件、泵组和投捞钢丝从下到上依次设在油管内,所述的动力组件与电缆连接,所述的电缆沿着油管外壁延伸至井口外,并与设在地面的控制系统连接。
[0006]所述的动力组件包括小直径电机、小直径电机保护器和插接接头,所述的小直径电机上端与小直径电机保护器连接,小直径电机保护器上端通过插接接头与泵组连接。
[0007]所述的小直径电机的投影直径≤66mm。
[0008]所述的泵组包括螺杆泵和花管,所述的螺杆泵下端通过上锁环和下锁环与花管连接;所述的油管内设有密封锥面,所述的上锁环和下锁环分别位于密封锥面的两侧。
[0009]所述的上锁环为一端开有凹槽的空心圆台体,上锁环上端外径大于下端外径,所述的上锁环的外壁倾斜面与密封锥面的倾斜面接触连接。
[0010]所述的上锁环的上端外径大于密封锥面处的最小内径。
[0011]所述的下锁环为一端设有凸起的空心圆柱体,所述的下锁环上的凸起与上锁环上的凹槽齿合。
[0012]所述的电缆下端与小直径电机连接,上端沿着油管外壁延伸至井口。
[0013]所述的竖直套管内设有封堵,封堵位置位于侧钻套管与竖直套管连接处的下方。
[0014]一种小直径可投捞式电动潜油螺杆泵采油装置的采油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将电缆与小直径电机相接下入井内,小直径电机上端依次连接小直径电机保护器和插接接头;步骤S2:泵组通过投捞钢丝经油管内下入井筒,到设计位置后,将花管下端与插接接头进行对接,完成泵组与小直径电机的耦合;步骤S3:投捞钢丝上提脱手,完成小直径可投捞式电动潜油螺杆泵采油装置的井下安装;步骤S4:启动地面电源,利用电缆将地面控制系统变频后的电源传输给井下小直径电机,小直径电机推动与其连接的螺杆泵运动,原油从螺杆泵泵筒内流入油管,最终被举升到地面。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小直径可投捞式电动潜油螺杆泵采油装置及采油方法,缩短了作业时间,降低检泵作业成本,减少井下事故发生。本专利技术中,动力组件随油管下入,泵组通过投捞钢丝下入,实现了侧钻井、31/
2"
侧钻套管无杆采油举升。
[0016]以下将结合附图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附图标记为:其中,1、投捞钢丝;21、油管,3 、竖直套管; 4、侧钻套管;5、螺杆泵,6、上锁环; 7、下锁环; 8、密封锥面;9、插接接头;10、花管;11、小直径电机保护器;12、小直径电机;13、电缆。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实施例1:为了克服现有检泵换泵成本高且井下事故多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如图1所示的小直径可投捞式电动潜油螺杆泵采油装置及采油方法。本专利技术中小直径电机随油管下入,泵组通过钢丝下入,避免起下管柱对动力器件的损伤,降低检泵换泵作业成本,缩短作业时间,减少井下事故发生。适用于侧钻井、31/
2"
侧钻套管无杆采油举升。
[0020]一种小直径可投捞式电动潜油螺杆泵采油装置,包括竖直套管3,还包括侧钻套管4、动力组件、投捞钢丝1、泵组和控制系统,所述的侧钻套管4上端与竖直套管3一侧连通,所述的侧钻套管4内设有油管2,所述的动力组件、泵组和投捞钢丝1从下到上依次设在油管2内,所述的动力组件与电缆13连接,所述的电缆13沿着油管2外壁延伸至井口外,并与设在地面的控制系统连接。
[0021]本专利技术中,侧钻套管4优选为31/2"套管,主要用于套损井修复,即要求通过5 1
/2
"
竖直套管3,又满足侧钻井眼完井,保持井眼的长期稳定。
[0022]本专利技术中,动力组件随油管2下入,泵组通过投捞钢丝1下入,避免起下管柱对动力组件的损伤,降低检泵换泵作业成本,缩短作业时间,减少井下事故发生。同时,适用于侧钻
井、31/
2"
侧钻套管无杆采油举升。
[0023]本专利技术在检泵作业时,井下动力组件没有电气故障则不必起出,只需利用投捞钢丝1对井下泵组进行更换。这种作业方式不动用修井机,节约修井成本,缩短了作业时间,减少井下事故发生。
[0024]本专利技术中,电缆13中的信号缆可以将井下油层温度、压力等关键参数传输至地面,进行实进参数调整。为后续作业提供基础和准确的参数信息。本专利技术中,控制系统为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中将不再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0025]实施例2:基于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的动力组件包括小直径电机12、小直径电机保护器11和插接接头9,所述的小直径电机12上端与小直径电机保护器11连接,小直径电机保护器11上端通过插接接头9与泵组连接。
[0026]优选的,所述的小直径电机12的投影直径≤66mm。
[0027]本专利技术中,小直径电机保护器11,要求其投影直径≤66mm,安装在小直径电机12上部,用于提供电机油膨胀空间、隔离井液,实现压力平衡等作用。确保原油不会进入从小直径电机12上端进入小直径电机12,有效的保护了小直径电机12。
[0028]本专利技术中,小直径电机12为小直径潜油电机,其外径66mm,主要适应3.5寸及以上套管使用;主要特点为电机铁芯外径仅为5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直径可投捞式电动潜油螺杆泵采油装置,包括竖直套管(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侧钻套管(4)、动力组件、投捞钢丝(1)、泵组和控制系统,所述的侧钻套管(4)上端与竖直套管(3)一侧连通,所述的侧钻套管(4)内设有油管(2),所述的动力组件、泵组和投捞钢丝(1)从下到上依次设在油管(2)内,所述的动力组件与电缆(13)连接,所述的电缆(13)沿着油管(2)外壁延伸至井口外,并与设在地面的控制系统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直径可投捞式电动潜油螺杆泵采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组件包括小直径电机(12)、小直径电机保护器(11)和插接接头(9),所述的小直径电机(12)上端与小直径电机保护器(11)连接,小直径电机保护器(11)上端通过插接接头(9)与泵组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小直径可投捞式电动潜油螺杆泵采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直径电机(12)的投影直径≤66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直径可投捞式电动潜油螺杆泵采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泵组包括螺杆泵(5)和花管(10),所述的螺杆泵(5)下端通过上锁环(6)和下锁环(7)与花管(10)连接;所述的油管(2)内设有密封锥面(8),所述的上锁环(6)和下锁环(7)分别位于密封锥面(8)的两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小直径可投捞式电动潜油螺杆泵采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锁环(6)为一端开有凹槽的空心圆台体,上锁环(6)上端外径大于下端外径,所述的上锁环(6)的外壁倾斜面与密封锥面(8)的倾斜面接触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彩云刘广胜甘庆明白晓虎李佰涛魏韦樊松张磊郭靖赵欣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