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浇筑作业人员操作平台,包括平台基座和替换式操作平台,平台基座为底部贯通基座,替换式操作平台可拆卸安装于平台基座底部位置;替换式操作平台包括操作台板、下部套筒、上人梯、上人孔和混凝土浇筑孔,操作台板为板状结构,上人孔和混凝土浇筑孔贯通操作台板竖向表面,下部套筒设置于操作台板下表面,下部套筒上部连通混凝土浇筑孔,上人梯连接操作台板下部的上人孔下方,下部套筒下端连通用于混凝土浇筑的钢管柱上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平台基座和替换式操作平台组合而成,需要浇筑钢管柱顶部混凝土前,将操作平台吊装到钢管柱顶,作业人员在爬梯位置攀爬到操作平台顶部进行浇筑作业,解决了搭设脚手架无法快速施工的问题。法快速施工的问题。法快速施工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浇筑作业人员操作平台
[0001]本技术涉及吊装及操作平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浇筑作业人员操作平台。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钢结构工程中,钢管柱以其重量轻、延性好、轴向抗压能力强等优点,被广泛应用。然而其整体高度高,安装时需要分为多段对接。一般情况下,施工人员会采用搭设满堂脚手架、在钢管柱上焊接悬挑梁或采用高空曲臂车等方式为钢管柱安装提供操作平台。
[0003]公开号为CN211229452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贝雷梁满堂复合脚手架,涉及建筑设备
,包括:满堂架体,所述满堂架体呈矩形分布,所述满堂架体中心处设置有钢管柱,满堂架体通过小横杆与钢管柱相拉结;单方向贝雷梁,设置于相邻两个满堂架体之间上端,所述单方向贝雷梁两侧与相邻两个满堂架体内侧相连接;双方向贝雷梁,设置于单方向贝雷梁中心上端,所述双方向贝雷梁与单方向贝雷梁内侧端部相连接;该复合脚手架采用矩形分布的满堂架体中空结构,仅在中空部分上端搭设贝雷梁,使得满堂架体与贝雷梁在上端表面形成连接平台结构,不仅可以节省脚手架,还可以提高施工效率,节约成本。
[0004]但是采用满堂脚手架,操作平台搭设、制作周期长,钢管柱安装作业面受限,吊装控制不便,严重影响安装工人高空操作,安装质量不好控制。采用在钢管柱上焊接悬挑梁的方式,安全性差;采用高空曲臂车,施工成本高。
[0005]可见,传统的设脚手架平台已经不能满足当今建筑工程飞速发展,亟需设计出简单安全和使用灵活的一种钢管柱顶浇筑作业人员操作平台。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搭设脚手架平台耗费较多时间,从而影响施工工期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浇筑作业人员操作平台,通过使用快换模式的操作平台根据钢管柱直径需求替换快换模块,解决了上述问题。
[000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浇筑作业人员操作平台,包括平台基座和替换式操作平台,平台基座为底部贯通基座,替换式操作平台可拆卸安装于平台基座底部位置;
[0008]替换式操作平台包括操作台板、下部套筒、上人梯、上人孔和混凝土浇筑孔,操作台板为板状结构,上人孔和混凝土浇筑孔贯通操作台板竖向表面,下部套筒设置于操作台板下表面,下部套筒上部连通混凝土浇筑孔,上人梯连接操作台板下部的上人孔下方,下部套筒下端连通用于混凝土浇筑的钢管柱上端。
[0009]因火车站站房工程、高层建筑中钢管柱上浇筑混凝土的操作平台问题,如果搭设脚手架平台从而耗费较多时间,从而影响施工工期很不灵活,本技术方案施工前在地面工人安装好后由起重机械吊装到钢管柱位置,下方到钢管柱上即可,解决了搭设脚手架平台从而耗费较多时间,从而影响施工工期很不灵活的难题。
[0010]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浇筑作业人员操作平台,作为优选方式,平台基座包括平
台护栏和平台安装座,平台安装座为“口”字结构,平台护栏沿平台安装座竖向设置于平台安装座上方,操作台板安装于平台安装座开口位置,操作台板四周边缘设置于平台安装座“口”字结构内缘上表面。
[0011]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浇筑作业人员操作平台,作为优选方式,平台基座还包括若干加固杆和加固杆两倍数量的安装座,加固杆相互平行,加固杆设置于操作台板上表面,加固杆与操作台板等宽,安装座于加固杆两端分别将加固杆、操作台板和平台安装座紧固在一起。
[0012]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浇筑作业人员操作平台,作为优选方式,安装座包括第一安装螺栓、第二安装螺栓、第一安装螺母、第二安装螺母和螺栓加强板,螺栓加强板为带一对安装孔的板状结构,第一安装螺栓和第二安装螺栓分别穿过螺栓加强板的两安装孔和平台安装座,第一安装螺母在平台安装座端紧固第一安装螺栓,第二安装螺母在平台安装座端紧固第二安装螺栓,螺栓加强板和平台安装座分别从上下加持加固杆端部,第一安装螺栓和第二安装螺栓分别从加固杆宽度方向两侧紧固。
[0013]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浇筑作业人员操作平台,作为优选方式,平台安装座包括第一安装座、第二安装座、第三安装座和第四安装座,第一安装座、第二安装座、第三安装座和第四安装座均为条状结构,第一安装座、第二安装座、第三安装座和第四安装座依次首位相接为口字型结构,操作台板四边缘沿第一安装座中线、第二安装座中线、第三安装座中线和第四安装座中线位置安装。
[0014]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浇筑作业人员操作平台,作为优选方式,平台护栏包括等长的第一立杆、第二立杆、第三立杆、第四立杆和若干第一护身杆、等量的若干第二护身杆、等量的若干第三护身杆、等量的若干第四护身杆,第一立杆、第二立杆、第三立杆和第四立杆分别垂直竖向设置于平台安装座四角,各第一护身杆相互平行连接第一立杆和第二立杆,各第二护身杆相互平行连接第二立杆和第三立杆,各第三护身杆相互平行连接第三立杆和第四立杆,各第四护身杆相互平行连接第四立杆和第一立杆。
[0015]本技术有益效果如下:
[0016](1)本装置通过平台基座和替换式操作平台组合而成,需要浇筑钢管柱顶部混凝土前,将操作平台吊装到钢管柱顶,作业人员在爬梯位置攀爬到操作平台顶部进行浇筑作业,解决了搭设脚手架从而无法快速施工的问题;
[0017](2)通过操作台实现钢管柱浇筑作业人员作业,操作台尺寸可以根据钢管柱尺寸大小灵活设计,花纹钢板操作台便于更换,避免了固定模式更换平台不灵活的问题;
[0018](3)本装置结构便于由起重机械吊装到钢管柱位置,下方到钢管柱上即可,节约工期、施工灵活、经济效益好。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一种浇筑作业人员操作平台示意图;
[0020]图2为一种浇筑作业人员操作平台替换式操作平台示意图;
[0021]图3为一种浇筑作业人员操作平台平台基座示意图;
[0022]图4为一种浇筑作业人员操作平台平台基座加固杆示意图;
[0023]图5为一种浇筑作业人员操作平台安装座示意图;
[0024]图6为一种浇筑作业人员操作平台平台安装座示意图;
[0025]图7为一种浇筑作业人员操作平台平台护栏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
[0027]1、平台基座;11、平台护栏;111、第一立杆;112、第二立杆;113、第三立杆;114、第四立杆;115、第一护身杆;116、第二护身杆;117、第三护身杆;118、第四护身杆;12、平台安装座;121、第一安装座;122、第二安装座;123、第三安装座;124、第四安装座;13、加固杆;14、安装座;141、第一安装螺栓;142、第二安装螺栓;143、第一安装螺母;144、第二安装螺母;145、螺栓加强板;2、替换式操作平台;21、操作台板;22、下部套筒;23、上人梯;24、上人孔;25、混凝土浇筑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浇筑作业人员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平台基座(1)和替换式操作平台(2),所述平台基座(1)为底部贯通基座,所述替换式操作平台(2)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平台基座(1)底部位置;所述替换式操作平台(2)包括操作台板(21)、下部套筒(22)、上人梯(23)、上人孔(24)和混凝土浇筑孔(25),所述操作台板(21)为板状结构,所述上人孔(24)和所述混凝土浇筑孔(25)贯通所述操作台板(21)竖向表面,所述下部套筒(22)设置于所述操作台板(21)下表面,所述下部套筒(22)上部连通所述混凝土浇筑孔(25),所述上人梯(23)连接所述操作台板(21)下部的所述上人孔(24)下方,所述下部套筒(22)下端连通用于混凝土浇筑的钢管柱上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浇筑作业人员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基座(1)包括平台护栏(11)和平台安装座(12),所述平台安装座(12)为“口”字结构,所述平台护栏(11)沿所述平台安装座(12)竖向设置于所述平台安装座(12)上方,所述操作台板(21)安装于所述平台安装座(12)开口位置,所述操作台板(21)四周边缘设置于所述平台安装座(12)“口”字结构内缘上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浇筑作业人员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基座(1)还包括若干加固杆(13)和加固杆(13)两倍数量的安装座(14),所述加固杆(13)相互平行,所述加固杆(13)设置于所述操作台板(21)上表面,所述加固杆(13)与所述操作台板(21)等宽,所述安装座(14)于所述加固杆(13)两端分别将所述加固杆(13)、所述操作台板(21)和所述平台安装座(12)紧固在一起。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浇筑作业人员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4)包括第一安装螺栓(141)、第二安装螺栓(142)、第一安装螺母(143)、第二安装螺母(144)和螺栓加强板(145),所述螺栓加强板(145)为带一对安装孔的板状结构,所述第一安装螺栓(141)和所述第二安装螺栓(142)分别穿过所述螺栓加强板(145)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桑文广,仇振鹏,王殊毅,张进宝,苏桂生,赵洪庄,吴嘉鑫,赵小曼,罗德昌,杨筱,岳志宽,刘宇斐,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