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告警根因定位模型的生成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0339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告警根因定位模型的生成方法和装置,用以解决定位虚拟网络的根因告警的效率低的问题。本申请提供的方案包括:获取虚拟网络的历史告警数据和虚拟网络的网元拓扑关系;根据历史告警数据确定类型告警之间的关联关系;根据类型告警之间的关联关系确定类型告警之间的因果关系;根据类型告警之间的因果关系和虚拟网络的网元拓扑关系生成告警定位模型,告警定位模型用于根据虚拟网络发生的至少一个目标告警的数据定位至少一个目标告警中的根因告警。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方案,能高效确定各类型告警之间的关联,生成的告警定位模型能根据告警的数据确定根因告警,有利于快速排除虚拟网络故障。速排除虚拟网络故障。速排除虚拟网络故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告警根因定位模型的生成方法和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告警根因定位模型的生成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虚拟网络中,可能由网元故障引发告警。由于虚拟网络中的网元相互连通,在一个网元发生故障后往往会导致相关的网元也出现故障发出告警。在虚拟网络中出现多个告警的情况下,往往需要技术人员分析虚拟网络中多个网元之间的拓扑关系,再根据技术经验分析确定哪些网元发出的告警是引发其他告警的根本原因告警,也称为根因告警。但是,虚拟网络的网元拓扑关系时常变化,仅通过人工分析根因告警的效率较低。而且由于根因告警分析依赖于技术人员的经验,所以也可能出现分析错误的情况,由此延误网络修复即时性,可能进一步导致故障扩大。
[0003]如何高效定位虚拟网络的根因告警,是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告警根因定位模型的生成方法和装置,用以解决定位虚拟网络的根因告警的效率低的问题。
[0005]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告警根因定位模型的生成方法,包括:
[0006]获取虚拟网络的历史告警数据和虚拟网络的网元拓扑关系,历史告警数据包括虚拟网络中的网元在异常状态下触发告警的类型和触发告警的时间戳;
[0007]根据历史告警数据确定类型告警之间的关联关系,其中,第一类型告警与第二类型告警之间的关联关系表征第一类型告警与第二类型告警在第一预设时段内发生的概率和/或第一类型告警与第二类型告警在第二预设时段内先后发生的概率;/>[0008]根据类型告警之间的关联关系确定类型告警之间的因果关系;
[0009]根据类型告警之间的因果关系和虚拟网络的网元拓扑关系生成告警定位模型,告警定位模型包括虚拟网络中发生在各网元处的类型告警之间的因果关系,告警定位模型用于根据虚拟网络发生的至少一个目标告警的数据定位至少一个目标告警中的根因告警。
[0010]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告警根因定位模型的生成装置,包括:
[0011]获取模块,获取虚拟网络的历史告警数据和虚拟网络的网元拓扑关系,历史告警数据包括虚拟网络中的网元在异常状态下触发告警的类型和触发告警的时间戳;
[0012]第一确定模块,根据历史告警数据确定类型告警之间的关联关系,其中,第一类型告警与第二类型告警之间的关联关系表征第一类型告警与第二类型告警在第一预设时段内发生的概率和/或第一类型告警与第二类型告警在第二预设时段内先后发生的概率;
[0013]第二确定模块,根据类型告警之间的关联关系确定类型告警之间的因果关系;
[0014]生成模块,根据类型告警之间的因果关系和虚拟网络的网元拓扑关系生成告警定位模型,告警定位模型包括虚拟网络中发生在各网元处的类型告警之间的因果关系,告警定位模型用于根据虚拟网络发生的至少一个目标告警的数据定位至少一个目标告警中的
根因告警。
[0015]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该存储器上并可在该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该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的方法的步骤。
[0016]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的方法的步骤。
[0017]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获取虚拟网络的历史告警数据和虚拟网络的网元拓扑关系,历史告警数据包括虚拟网络中的网元在异常状态下触发告警的类型和触发告警的时间戳;根据历史告警数据确定类型告警之间的关联关系,其中,第一类型告警与第二类型告警之间的关联关系表征第一类型告警与第二类型告警在第一预设时段内发生的概率和/或第一类型告警与第二类型告警在第二预设时段内先后发生的概率;根据类型告警之间的关联关系确定类型告警之间的因果关系;根据类型告警之间的因果关系和虚拟网络的网元拓扑关系生成告警定位模型,告警定位模型包括虚拟网络中发生在各网元处的类型告警之间的因果关系,告警定位模型用于根据虚拟网络发生的至少一个目标告警的数据定位至少一个目标告警中的根因告警。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方案,能高效确定各类型告警之间的关联,生成的告警定位模型能根据告警的数据确定根因告警,有利于快速排除虚拟网络故障。
附图说明
[0018]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9]图1a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一种告警根因定位模型的生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一;
[0020]图1b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一种告警根因定位模型的生成方法在线上与离线的应用流程示意图;
[0021]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一种告警根因定位模型的生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二;
[0022]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一种告警根因定位模型的生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三;
[0023]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一种告警根因定位模型的生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四;
[0024]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一种告警根因定位模型的生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五;
[0025]图6a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一种告警根因定位模型的生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六;
[0026]图6b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一种告警根因定位模型的生成方法生成的告警定位模型输出的结果;
[0027]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一种告警根因定位模型的生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七;
[0028]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一种告警根因定位模型的生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申请中附图编号仅用于区分方案中的各个步骤,不用于限定各个步骤的执行顺序,具体执行顺序以说明书中描述为准。
[0030]在通信
,随着5G业务兴起,网络结构日益复杂。软件定义网络、网络功能编排、虚拟化、容器化等技术让网络故障分析和处理变得异常复杂。目前网络运维复杂性提升的原因例如包括:网络架构动态变化带来的复杂性、分层解耦对故障定位带来的复杂性、网络资源实时分配带来的复杂性、网络高可靠性带来的复杂性。因上述网络运维复杂性提升,导致当前运维面临的业务痛点包括:故障发生时大量衍生告警和同源告警使运维人员无从下手、关联规则需要领域专家梳理,规则老旧、缺少故障的预测能力,运维工作如履薄冰。
[0031]针对网络故障监控与维护,往往采用被动监守方式。这种方式需要投入大量维护人员进行运维。但是IT(Information Technology)化设备告警、日志量成倍增长,随着网络物理层、虚拟层、VNF层三层解耦,使得监控不仅仅针对网络设备,还需要对主机、存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告警根因定位模型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虚拟网络的历史告警数据和虚拟网络的网元拓扑关系,历史告警数据包括虚拟网络中的网元在异常状态下触发告警的类型和触发告警的时间戳;根据历史告警数据确定类型告警之间的关联关系,其中,第一类型告警与第二类型告警之间的关联关系表征第一类型告警与第二类型告警在第一预设时段内发生的概率和/或第一类型告警与第二类型告警在第二预设时段内先后发生的概率;根据类型告警之间的关联关系确定类型告警之间的因果关系;根据类型告警之间的因果关系和虚拟网络的网元拓扑关系生成告警定位模型,告警定位模型包括虚拟网络中发生在各网元处的类型告警之间的因果关系,告警定位模型用于根据虚拟网络发生的至少一个目标告警的数据定位至少一个目标告警中的根因告警。2.如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历史告警数据确定类型告警之间的关联关系,包括:根据预设时长和历史告警数据生成告警数据全集,其中,告警数据全集包括以预设时长为间隔划分历史告警数据得到的多个告警数据子集;根据告警数据全集中的多个告警数据子集确定类型告警之间的关联关系。3.如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告警数据全集中的多个告警数据子集确定类型告警之间的关联关系,包括:根据既包含第一类型告警又包含第二类型告警的告警数据子集的数量与告警数据全集中的告警数据子集的数量的比值确定第一类型告警和第二类型告警在第一预设时段内发生的概率。4.如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告警数据全集中的多个告警数据子集确定类型告警之间的关联关系,包括:根据既包含第一类型告警又包含第二类型告警的告警数据子集的数量与包含第一类型告警的告警数据子集的数量的比值确定第一类型告警与第二类型告警在第二预设时段内先后发生的概率。5.如权利要求3或4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类型告警之间的关联关系确定类型告警之间的因果关系,包括:如果第一类型告警和第二类型告警在第一预设时段内发生的概率大于第一预设概率,或者,第一类型告警与第二类型告警在第二预设时段内先后发生的概率大于第二预设概率,则确定第一类型告警与第二类型告警相关联;根据相关联的类型告警的发生时刻确定类型告警之间的因果关系。6.如权利要求5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相关联的类型告警的发生时刻确定类型告警之间的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恩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