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暖通散热器,属于空调散热器技术领域,其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若干组散热翅片,所述机体的内腔中螺装有散热扇,且机体的前侧开设有与其内腔连通的开口,所述机体前侧开口处盖合设置有检修盖,所述检修盖的内侧嵌设固定有通风网。该新型暖通散热器,通过机体前侧开口处盖合设置的检修盖能够利用阻尼转轴、转钮和限位槽的配合进行固定以及限位,从而使得检修盖的安装拆卸较为方便且避免受现有技术中螺钉固定时螺钉滑丝或锈蚀对检修盖拆卸的阻碍,通过限位槽贯穿机体且与转钮相配合,使得使用者可以从限位槽处辅助推动转钮偏转以拆卸检修盖,提高了该新型暖通散热器检修的方便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暖通散热器
[0001]本技术属于空调散热器
,具体为一种新型暖通散热器。
技术介绍
[0002]由于暖通空调的主要功能包括: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这三个方面,取这三个功能的综合简称,即为暖通空调,而暖通空调的散热器,一般是指空调的外机箱,也叫室外机。
[0003]现有暖通散热器一般安装在房屋外部,在长时间受到风吹雨晒后,螺纹栓外表面容易遭到腐蚀,在维修清洗并需要拆卸螺丝时,螺丝较易于产生滑丝或锈蚀等阻碍暖通散热器检修盖拆卸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暖通散热器,解决了现有的暖通散热器较易于受对其检修盖进行固定的螺钉影响拆卸维护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暖通散热器,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若干组散热翅片,所述机体的内腔中螺装有散热扇,且机体的前侧开设有与其内腔连通的开口,所述机体前侧开口处盖合设置有检修盖,所述检修盖的内侧嵌设固定有通风网,且检修盖的四角均穿设有与之转动连接的阻尼转轴,每组所述阻尼转轴背向检修盖的一端均伸入至机体的内腔中,且每组阻尼转轴背向检修盖的一端均套设有与之固定连接的转钮,所述转钮的长度方向与阻尼转轴的轴向垂直,且每组转钮均可移动穿过一组限位槽,四组所述限位槽分别贯穿机体内前侧的四角。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限位槽的形状设置为圆弧形,且限位槽的直径与转钮的长度相适配,所述限位槽的宽度与转钮的厚度相适配。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阻尼转轴的直径与检修盖被阻尼转轴贯穿处的直径相适配,且阻尼转轴设置为外表面为磨砂面的不锈钢杆。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机体的背面设置有两组与之相接触的托放架,且每组托放架的四角均开设有贯穿其自身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内穿设有将托放架固定于机体背面的螺钉,两组所述托放架的后侧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朝向机体的一侧分别固设有两组辅助梁和两组支架,相邻支架和辅助梁之间的空隙被托放架穿过。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辅助梁和夹持梁的长度均与托放架的长度相适配,且支架和夹持梁的宽度与托放架伸入至支架和夹持梁之间的部分的宽度相等,所述辅助梁的厚度大于夹持梁的厚度。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辅助梁设置为实心的碳钢梁,且夹持梁设置为塑料合金梁,相邻辅助梁和夹持梁之间的空隙高度与托放架伸入至支架和夹持梁之间的部分的高度相适配。
[0013](三)有益效果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5]1、该新型暖通散热器,通过机体前侧开口处盖合设置的检修盖能够利用阻尼转轴、转钮和限位槽的配合进行固定以及限位,从而使得检修盖的安装拆卸较为方便且避免受现有技术中螺钉固定时螺钉滑丝或锈蚀对检修盖拆卸的阻碍,通过限位槽贯穿机体且与转钮相配合,使得使用者可以从限位槽处辅助推动转钮偏转以拆卸检修盖,提高了该新型暖通散热器检修的方便性。
[0016]2、该新型暖通散热器,通过机体的背面安装固定有两组托放架,以及两组托放架与支架相应位置上夹持梁和辅助梁的配合设置,使得该新型暖通散热器在安装固定时便于操作,且机体在需要拆卸时方便实施操作而不受现有技术中螺钉锈蚀阻碍其拆卸维护的影响。
[0017]3、该新型暖通散热器,通过辅助梁和夹持梁与托放架之间的尺寸配合,使得机体在安装时能够利用托放架与辅助梁和夹持梁对齐定位安装固定,且使得辅助梁能够较大区域的对托放架进行支撑承载,提高了机体安装固定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9]图2
‑
3为本技术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机体;2、散热翅片;3、检修盖;4、通风网;5、阻尼转轴;6、转钮;7、限位槽;8、托放架;9、固定孔;10、支架;11、辅助梁;12、夹持梁。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22]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暖通散热器,包括机体1,机体1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若干组散热翅片2,机体1的内腔中螺装有散热扇,且机体1的前侧开设有与其内腔连通的开口,机体1前侧开口处盖合设置有检修盖3,检修盖3的内侧嵌设固定有通风网4,且检修盖3的四角均穿设有与之转动连接的阻尼转轴5,每组阻尼转轴5背向检修盖3的一端均伸入至机体1的内腔中,且每组阻尼转轴5背向检修盖3的一端均套设有与之固定连接的转钮6,转钮6的长度方向与阻尼转轴5的轴向垂直,且每组转钮6均可移动穿过一组限位槽7,四组限位槽7分别贯穿机体1内前侧的四角,当需要对该新型暖通散热器进行检修时,可以在检修盖3前侧转动阻尼转轴5或利用长杆物品伸入限位槽7内推动转钮6,以使得阻尼转轴5和转钮6产生偏转且使得转钮6从限位槽7内偏转移出后能够使得转钮6不再被限位槽7内壁限位,此时可以将检修盖3向前拆卸取下进行检修和维护,从而使得检修盖3的安装拆卸较为方便且避免受现有技术中螺钉固定时螺钉滑丝或锈蚀对检修盖3拆卸的阻碍,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0023]具体的,如图2所示,限位槽7的形状设置为圆弧形,且限位槽7的直径与转钮6的长度相适配,限位槽7的宽度与转钮6的厚度相适配,通过限位槽7贯穿机体1且与转钮6相配合,使得使用者可以从限位槽7处辅助推动转钮6偏转以拆卸检修盖3,提高了该新型暖通散
热器检修的方便性,阻尼转轴5的直径与检修盖3被阻尼转轴5贯穿处的直径相适配,且阻尼转轴5设置为外表面为磨砂面的不锈钢杆,从而利用阻尼转轴5与检修盖3之间的摩擦阻力配合使得阻尼转轴5在检修盖3处不易于产生意外偏转,以减少检修盖3的松动。
[0024]具体的,如图3所示,机体1的背面设置有两组与之相接触的托放架8,且每组托放架8的四角均开设有贯穿其自身的固定孔9,固定孔9内穿设有将托放架8固定于机体1背面的螺钉,两组托放架8的后侧设置有支架10,支架10朝向机体1的一侧分别固设有两组辅助梁11和两组支架10,相邻支架10和辅助梁11之间的空隙被托放架8穿过,使用者在安装该新型暖通散热器时,可以预先在建筑外墙上利用螺钉穿过支架10将其固定,且利用支架10上固定的辅助梁11和夹持梁12对托放架8的引导和限位,将机体1背面固定的两组托放架8分别插入至相应位置辅助梁11和夹持梁12之间的空隙内卡紧完成放置,使得该新型暖通散热器在安装固定时便于操作,且机体1在需要拆卸时方便实施操作而不受现有技术中螺钉锈蚀阻碍其拆卸维护的影响,辅助梁11和夹持梁12的长度均与托放架8的长度相适配,且支架10和夹持梁12的宽度与托放架8伸入至支架10和夹持梁12之间的部分的宽度相等,通过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暖通散热器,包括机体(1),所述机体(1)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若干组散热翅片(2),所述机体(1)的内腔中螺装有散热扇,且机体(1)的前侧开设有与其内腔连通的开口,所述机体(1)前侧开口处盖合设置有检修盖(3),其特征在于:所述检修盖(3)的内侧嵌设固定有通风网(4),且检修盖(3)的四角均穿设有与之转动连接的阻尼转轴(5),每组所述阻尼转轴(5)背向检修盖(3)的一端均伸入至机体(1)的内腔中,且每组阻尼转轴(5)背向检修盖(3)的一端均套设有与之固定连接的转钮(6),所述转钮(6)的长度方向与阻尼转轴(5)的轴向垂直,且每组转钮(6)均可移动穿过一组限位槽(7),四组所述限位槽(7)分别贯穿机体(1)内前侧的四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暖通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7)的形状设置为圆弧形,且限位槽(7)的直径与转钮(6)的长度相适配,所述限位槽(7)的宽度与转钮(6)的厚度相适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暖通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转轴(5)的直径与检修盖(3)被阻尼转轴(5)贯穿处的直径相适配,且阻尼转轴(5)设置为外表面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国君,陈颖,刘坤,徐璐,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联奥意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