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形成用于将流体施用于受试者的注射设备的针适配器和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0278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02
公开了一种用于形成用于将流体施用于受试者的注射设备的针适配器。还公开了一种用于形成用于将流体施用于受试者的注射设备的组件,该组件包括针适配器主体。还公开了:用于组装针适配器和组件的方法;使用该针适配器和组件将流体施用于受试者的方法;以及包括该针适配器和组件的套件和注射设备。配器和组件的套件和注射设备。配器和组件的套件和注射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cells into medicine.Nature.2007;449:419

426;Valladeau and Saeland,Cutaneous dendritic cells.Seminars in Immunology.2005;17:273

283;Sugita et al,Innate immunity mediated by epidermal keratinocytes promotes acquired immunity involving Langerhans cells and T cells in the skin.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Immunology.2007;147:176

183))。然而,皮肤疫苗接种尚未被广泛采用,因为ID注射需要专门的训练,并且即使经过训练,也不能可靠地对准皮肤(Flynn等人,针规对Mantoux皮肤测试的影响。胸部。1994;106:1463

1465(Flynn et al.,Influence of need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用于形成用于将流体施用于受试者的注射设备的针适配器,其包括:壳体,其由第一壳体部分和第二壳体部分形成,所述壳体具有近端和远端;针单元,其固定地安装在所述壳体内,其中所述针单元包括:针轴,其包括:用于刺入所述受试者的皮肤的第一端以及连接到针座的第二端,所述针座,其包括:连接到所述针轴的所述第二端的远端以及包括一对径向延伸的沿直径相对的凸缘的近端;其中,所述第一壳体部分和所述第二壳体部分中的每一个包括:从其内表面延伸的至少两个连续的横向壁或突起,其中所述至少两个连续的横向壁或突起在它们之间形成间隙,以用于接收所述针单元的所述一对径向延伸的沿直径相对的凸缘中的一个或两个的至少一部分,以将所述针单元固定地安装在所述壳体内;其中,所述壳体的所述近端与所述第一壳体部分和所述第二壳体部分中的每一个的所述至少两个连续的横向壁或突起一起限定用于接收注射器尖端以与所述针座接合的通道;其中,所述壳体的所述远端包括:适于放置在所述受试者的皮肤上的第一接触表面以及第二接触表面,其中所述针轴的所述第一端从所述第二接触表面延伸出预定距离以用于限制所述针轴的刺入深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适配器,其中,由所述第一壳体部分和所述第二壳体部分中的每一个的所述至少两个连续的横向壁或突起形成的所述间隙被配置为在所述针单元的安装的第一取向和第二取向中的一个上接收所述针单元的所述一对径向延伸的沿直径相对的凸缘中的一个或两个的所述至少一部分,其中:当所述针单元在所述第一取向上安装时,所述针轴的所述第一端从所述第二接触表面延伸出的所述预定距离是第一预定距离,并且当所述针单元在所述第二取向上安装时,所述针轴的所述第一端从所述第二接触表面延伸出的所述预定距离是第二预定距离,其中,所述第一预定距离不同于所述第二预定距离。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针适配器,其中,所述针单元的所述一对径向延伸的沿直径相对的凸缘中的一个或两个的所述至少一部分在被接收在所述第一壳体部分和所述第二壳体部分中的每一个的所述至少两个连续的横向壁或突起之间的所述间隙中时与所述第一壳体部分和所述第二壳体部分中的每一个的所述至少两个连续的横向壁或突起的相对表面摩擦接合。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针适配器,其中,所述第一壳体部分和所述第二壳体部分被配置用于彼此卡扣接合以形成所述壳体。5.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针适配器,其中,所述第一壳体部分和第二壳体部分中的每一个还包括:从其远端的所述内表面延伸以形成针引导件的多个突起,所述针引导件被配置为将所述针轴保持在适当位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针适配器,其中,所述多个突起包括至少两个针稳定突起,所述至少两个针稳定突起设置在所述针轴的任一侧上并且沿所述针轴的纵向轴线彼此偏移,所述至少两个针稳定突起中的每一个具有与所述针轴邻接的倾斜表面。7.根据权利要求1

6中任一项所述的针适配器,其中,所述第一接触表面沿所述壳体的
所述远端的周边设置,并且所述第二接触表面基本上居中地设置在所述壳体的所述远端处。8.根据权利要求1

7中任一项所述的针适配器,其中,所述第一壳体部分和所述第二壳体部分具有至少基本上相似或相同的构造。9.根据权利要求1

8中任一项所述的针适配器,其中,所述壳体在形状上大致为圆柱形。10.根据权利要求1

9中任一项所述的针适配器,其中,所述第一壳体部分和所述第二壳体部分中的每一个在形状上大致为半圆柱形。11.一种用于形成用于将流体施用于受试者的注射设备的组件,所述组件包括:足部,其包括适于放置在所述受试者的皮肤上的第一接触表面,所述足部具有用于接收针适配器主体的管状形状;针适配器主体,其包括:壳体,其由第一壳体部分和第二壳体部分形成,所述壳体具有近端和远端;针单元,其固定地安装在所述壳体内,其中所述针单元包括:针轴,其包括:用于刺入所述受试者的皮肤的第一端以及连接到针座的第二端,所述针座,其包括:连接到所述针轴的所述第二端的远端以及包括一对径向延伸的沿直径相对的凸缘的近端;其中,所述第一壳体部分和所述第二壳体部分中的每一个包括:从其内表面延伸的至少两个连续的横向壁或突起,其中所述至少两个连续的横向壁或突起在它们之间形成间隙,以用于接收所述针单元的所述一对径向延伸的沿直径相对的凸缘中的一个或两个的至少一部分,以将所述针单元固定地安装在所述壳体内;其中,所述壳体的所述近端与所述第一壳体部分和所述第二壳体部分中的每一个的所述至少两个连续的横向壁或突起一起限定:用于接收注射器尖端以与所述针座接合的通道;并且其中,所述壳体的所述远端包括第二接触表面,其中所述针轴的所述第一端从所述第二接触表面延伸出预定距离以用于限制所述针轴的刺入深度;所述针适配器主体能够移动地安装到所述足部以允许所述针适配器主体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其中:当所述针适配器主体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针轴处于缩回位置,使得所述针轴的所述第一端不延伸超过所述第一接触表面,并且当所述针适配器主体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针轴的所述第一端延伸超出所述第一接触表面并从所述第二接触表面延伸出预定距离,以用于限制所述针轴的所述刺入深度;所述组件还包括:摩擦装置,所述摩擦装置用于在所述针适配器主体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抑制所述针适配器主体相对于所述足部的移动,直到克服预定静摩擦力,并且所述摩擦装置用于引起或允许所述针适配器主体朝向所述足部的突然加速,以增加所述针轴的速度,从而增加刺入所述皮肤的机会。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组件,其中,由所述第一壳体部分和所述第二壳体部分中的每一个的所述至少两个连续的横向壁或突起形成的所述间隙被配置为在所述针单元的安装的第一取向和第二取向中的一个上接收所述针单元的所述一对径向延伸的沿直径相对
的凸缘中的一个或两个的所述至少一部分,其中:当所述针单元在所述第一取向上安装时,所述针轴的所述第一端从所述第二接触表面延伸出的所述预定距离是第一预定距离,并且当所述针单元在所述第二取向上安装时,所述针轴的所述第一端从所述第二接触表面延伸出的所述预定距离是第二预定距离,其中,所述第一预定距离不同于所述第二预定距离。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针单元的所述一对径向延伸的沿直径相对的凸缘中的一个或两个的所述至少一部分在被接收在所述第一壳体部分和所述第二壳体部分中的每一个的所述至少两个连续的横向壁或突起之间的所述间隙中时与所述第一壳体部分和所述第二壳体部分中的每一个的所述至少两个连续的横向壁或突起的相对表面摩擦接合。14.根据权利要求11

13中任一项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壳体部分和所述第二壳体部分被配置用于彼此卡扣接合以形成所述壳体。15.根据权利要求11

14中任一项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壳体部分和第二壳体部分中的每一个还包括:从其远端的所述内表面延伸以形成针引导件的多个突起,所述针引导件被配置为将所述针轴保持在适当位置。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多个突起包括至少两个针稳定突起,所述至少两个针稳定突起设置在所述针轴的任一侧上并且沿所述针轴的纵向轴线彼此偏移,所述至少两个针稳定突起中的每一个具有与所述针轴邻接的倾斜表面。17.根据权利要求11

16中任一项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第一接触表面沿所述足部的远端的周边设置,并且所述第二接触表面基本上居中地设置在所述壳体的所述远端处。18.根据权利要求11

17中任一项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壳体部分和所述第二壳体部分具有至少基本上相似或相同的构造。19.根据权利要求11

18中任一项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壳体在形状上大致为圆柱形。20.根据权利要求11

19中任一项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壳体部分和所述第二壳体部分中的每一个在形状上大致为半圆柱形。21.根据权利要求11

20中任一项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摩擦装置包括:从所述足部的近端的内表面延伸的至少两个突出物,所述至少两个突出物与位于所述针适配器主体的所述壳体的所述远端的外表面上的至少两个对应的凹槽接触,其中,在所述针适配器主体和所述足部的组装之前由所述至少两个突出物限定的径向尺寸小于由所述至少两个对应的凹槽限定的径向尺寸,所述静摩擦通过径向夹紧来提供。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对应的凹槽被配置为在从所述足部的所述近端的所述内表面延伸的所述至少两个突出物与所述至少两个对应的凹槽接合之后通过限制所述足部远离所述针适配器主体的移动来防止所述足部与所述针适配器主体脱离接合。23.根据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对应的凹槽大致平行于所述壳体的纵向轴线而取向。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组件,还包括:位于所述针适配器主体的所述壳体的所述远
端的所述外表面上的至少两个停用凹槽,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停用凹槽中的每一个相对于所述壳体的所述纵向轴线成角度并与所述至少两个对应的凹槽中的一个相交,使得所述足部远离所述针适配器主体的轴向移动以及所述足部相对于所述针适配器主体的旋转将所述至少两个突出物与所述至少两个停用凹槽接合,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停用凹槽中的每一个包括与所述至少两个突出物中的每一个的形状互补的凹口,以固定地接合所述至少两个突出物中的每一个,使得所述针适配器主体相对于所述足部保持在固定的停用位置,其中,当所述针适配器主体相对于所述足部处于所述固定的停用位置时,所述针轴的所述第一端不延伸超出所述第一接触表面。25.根据权利要求11

24中任一项所述的组件,还包括:用于提供所述设备的锁定模式和解锁模式的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模式是所述组件的一种模式,在该模式中即使当大于所述预定静摩擦的轴向力相对于所述足部施加在所述针适配器主体上时,也防止所述针适配器主体朝向所述足部轴向移动;所述解锁模式是所述组件的一种模式,在该模式中当大于所述预定静摩擦的轴向力相对于所述足部施加到所述针适配器主体时,允许所述针适配器主体朝向所述足部移动。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锁定机构包括可移除安全夹,所述可移除安全夹被配置为与所述壳体的所述外表面的一部分接合,以维持所述足部和针适配器主体彼此间隔开,从而防止所述针适配器主体朝向所述足部轴向移动。27.一种用于组装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适配器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得所述第一壳体部分和所述第二壳体部分;获得所述针单元;可选地,测量所述针轴的长度,并基于所述针轴的所述长度移除所述第一壳体部分和所述第二壳体部分中的每一个的远端的预选部分;通过将所述针单元的所述一对径向延伸的沿直径相对的凸缘中的一个或两个的所述至少一部分插入到形成在所述至少两个连续的横向壁或突起之间的所述间隙中,将所述针单元安装在所述第一壳体部分和所述第二壳体部分中的一个中;以及将所述第一壳体部分和所述第二壳体部分彼此接合以形成所述壳体。28.一种用于组装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针适配器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得所述第一壳体部分和所述第二壳体部分;获得所述针单元;测量所述针轴的长度;基于所述针轴的所述长度确定所述针单元是在所述第一取向上还是在所述第二取向上安装;可选地,基于所述针轴的所述长度并且基于所述针单元是在所述第一取向上还是在所述第二取向上安装,移除所述第一壳体部分和所述第二壳体部分中的每一个的远端的预选部分;通过将所述针单元的所述一对径向延伸的沿直径相对的凸缘中的一个或两个的所述
至少一部分插入到形成在所述至少两个连续的横向壁或突起之间的所述间隙中,将所述针单元在所述第一取向或所述第二取向上安装在所述第一壳体部分和所述第二壳体部分中的一个中;以及将所述第一壳体部分和所述第二壳体部分彼此接合以形成所述壳体。29.根据权利要求27或2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针单元的所述一对径向延伸的沿直径相对的凸缘中的一个或两个的所述至少一部分在被接收在所述第一壳体部分和所述第二壳体部分中的每一个的所述至少两个连续的横向壁或突起之间的所述间隙中时与所述第一壳体部分和所述第二壳体部分中的每一个的所述至少两个连续的横向壁或突起的相对表面摩擦接合。30.根据权利要求27

2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壳体部分和所述第二壳体部分被配置用于彼此卡扣接合以形成所述壳体。31.根据权利要求27

3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壳体部分和第二壳体部分中的每一个还包括:从其远端的所述内表面延伸以形成针引导件的多个突起,所述针引导件被配置为将所述针轴保持在适当位置。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个突起包括至少两个针稳定突起,所述至少两个针稳定突起设置在所述针轴的任一侧上并且沿所述针轴的纵向轴线彼此偏移,所述至少两个针稳定突起中的每一个具有倾斜表面,当所述针单元安装在所述第一壳体部分和所述第二壳体部分中的一个中时,所述倾斜表面与所述针轴邻接。33.根据权利要求27

3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接触表面沿所述壳体的所述远端的周边设置,并且所述第二接触表面基本上居中地设置在所述壳体的所述远端处。34.根据权利要求27

3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壳体部分和所述第二壳体部分具有至少基本上相似或相同的构造。35.根据权利要求27

3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壳体在形状上大致为圆柱形。36.根据权利要求27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K
申请(专利权)人:易德瓦克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