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动力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0252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无动力输送装置,基座内部容置空间一侧面设有复数通孔、另二相对侧面分别设有复数轴孔,而二外侧各通孔内侧设置校正机构的导引架,一导引架的侧边设有槽孔供止挡单元的顶推件穿置,且顶推件一侧连设L形推杆穿置复位弹性件且活动跨置于支座上、另侧的抵推部延伸出支座外部并抵推于止挡体的推移面,止挡体另侧的止挡侧呈旋动方式出、入容置空间,则容置空间一侧面中间通孔内侧供动力传输机构第一传动轴杆一侧的衔接部穿置、另侧以传动单元与第二传动轴杆间呈相互对接,而第二传动轴杆另侧的驱动件位于容置空间一侧面复数轴孔内侧,另于容置空间二相对侧面的复数轴孔处设置输送单元的复数滚动件、复数滚动件一侧的传动部连接于动力传输机构的驱动件处,达到借由外部动力源驱动复数滚动件传输预设对象的目的。象的目的。象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动力输送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无动力输送装置,尤其是指借由衔接外部动力源进行传输预设对象的输送装置,是于基座的容置空间内分别设置校正机构、动力传输机构及输送单元,以达到输送单元供预设对象暂时置放及进行传输的目的。

技术介绍

[0002]待加工对象透过输送系统(如输送带、输送滚轮、输送轨道或机械手臂等)进行运送、传输,各输送系统均设置有独立的动力源(如马达、液压系统或气压系统等)提供运输对象所需的动能,往往无法将动力源进行分享或共享等模式应用,所耗用的动力源亦增加,极不符合环保概念,以致各种输送系统在设计、应用时,必须考虑动力源及输送路径等问题,导致各种输送系统需要占用较大的空间位置进行设置,则能源用量的大幅增加。
[0003]因输送系统的速度、输送方向等,而待加工对象产生偏移或转向位置,即必须透过人工或机械等方式,将待加工对象予以导正、归位,俾使后续的输送、加工作业顺利进行。倘若未将待加工对象予以导正,使待加工对象的加工过程发生碰撞、歪斜或错位等误失,进而待加工对象的损毁、无法使用等缺失。
[0004]是以,如何解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动力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校正机构、动力传输机构及输送单元,其中:该基座内部具有中空状容置空间,并在该容置空间一侧面设有至少三个通孔,并在相邻该至少三个通孔的该容置空间另外两个相对侧面分别设有复数轴孔;该校正机构对位设置于该基座的该容置空间一侧面的二外侧的各该通孔内侧处,包括分别对位于各该通孔内侧的导引架、至少一该导引架侧边的止挡单元,两个该导引架一侧分别设有对位于各该通孔的导引入口,并在至少一该导引架的该导引入口侧边设有镂空状的槽孔,而在该止挡单元设有穿置于该槽孔内的顶推件,且该顶推件一侧连设有穿置复位弹性件的L形推杆,该L形推杆活动跨置于支座上,该顶推件相反于该L形推杆的一侧设有延伸出该支座外部的抵推部,位于该抵推部一侧设有受该抵推部抵推的止挡体,该止挡体枢设于具有至少三个该通孔的该容置空间的侧面处,则该止挡体一侧设有供该抵推部顶持而旋动的推移面,另一侧设有旋动方式出、入该容置空间的止挡侧;该动力传输机构对位于该基座的该容置空间一侧面的中间位置该通孔内侧处,设有对位于中间位置该通孔内侧的第一传动轴杆以及第二传动轴杆,其中该第一传动轴杆一侧设有延伸至中间位置该通孔处的衔接部,另一侧设有传动单元,该传动单元与该第二传动轴杆间呈相互对接,而该第二传动轴杆相反于该传动单元的一侧设有位于具有复数该轴孔的该容置空间一侧面内侧处的驱动件;及该输送单元设置于该基座的该容置空间二相对侧面的该复数轴孔处,包括分别活动穿置于各二相对的该复数轴孔间的复数滚动件、位于该复数滚动件一侧的传动部,且该传动部连接于该动力传输机构的该驱动件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动力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基座的该容置空间一侧面的该复数轴孔分别呈向外贯通的槽孔状,且在具有该复数轴孔的该容置空间的二相对侧面上方分别设有护边板,两个该护边板一侧相对内侧边分别设有导引斜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动力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基座的该容置空间内还包括相对的座板及盖板,该座板上供该校正机构、动力传输机构分别设置定位,并在该盖板一侧设有供该校正机构的该止挡体一侧该止挡侧作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秋逢徐锡焕林朝根
申请(专利权)人:阳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