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拼接结构的脱硫聚气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0213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拼接结构的脱硫聚气环,包括多个聚气环叶片、多个支撑牛腿和若干连接件,多个支撑牛腿呈周向焊接在吸收塔壁上,每个聚气环叶片通过多个连接件固定在支撑牛腿上,其中,连接件由光杆螺栓和与光杆螺栓螺纹连接的螺母组成,光杆螺栓焊接在支撑牛腿上,聚气环叶片通过螺母固定在支撑牛腿上;通过多个支撑牛腿对多个聚气环叶片进行拼接,拼接后的聚气环叶片沿着吸收塔周向形成完成的环形,相邻两个聚气环叶片间为间隔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有效避免常规结构吸收塔聚气环产生的空腔造成的吸收塔壁易腐蚀的问题,同时将聚气环采用拼接的方式安装在吸收塔内,焊接工作量小且可局部进行拆装及更换,提高检修的便利性。提高检修的便利性。提高检修的便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拼接结构的脱硫聚气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湿法脱硫吸收塔环保
,尤其涉及一种拼接结构的脱硫聚气环。

技术介绍

[0002]湿法脱硫技术作为燃煤电厂烟气脱硫的主要技术,其在我国已建成的湿法脱硫装置中占比已超过85%。近年来为应对各地新的环保政策,绝大多数燃煤电厂已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其中二氧化硫的排放浓度要求不超过35毫克每立方。为实现如此高效的二氧化硫脱除效率,主要通过增加吸收塔内浆液喷淋及增设塔内烟气湍流装置等方法。但为避免喷淋浆液对吸收塔壁产生冲刷,吸收塔内喷淋层及其喷嘴的实际布置不可能太过靠近吸收塔壁,因此烟气进入吸收塔后不可避免的发生贴壁逃逸影响脱硫效率。因此超低排放改造过程中,大部分电厂也都同时采用了聚气环装置以提高脱硫效率。
[0003]为防止烟气的贴壁逃逸,通常情况吸收塔内设置聚气环,该装置一般采用合金或碳钢材质聚气环叶片与吸收塔壁周向焊接固定的形式。但该种聚气环连接方式,为保证吸收塔壁与聚气环周向连接处的防腐施工,聚气环一般采用上、下叶片与吸收塔壁同时焊接再搭接形成中间空腔的结构形式。该形式一方面为保证吸收塔壁板的防腐施工不可避免的形成聚气环内部腔体结构,该结构对聚气环与吸收塔壁周向焊接质量要求高,因为空腔内部无法防腐,一旦有未满焊的地方烟气渗漏进去将引起吸收塔壁腐蚀,同时聚气环上下面搭接处延伸到吸收塔内,该位置容易受到塔内喷淋浆液的喷射造成磨损穿孔,一旦穿孔浆液渗入也将会引起吸收塔壁的腐蚀;另一方面聚气环在吸收塔内周向需焊接成一个整体,焊接工作量大且一旦聚气环本体出现问题,不易进行拆解检修维护。现有聚气环结构如图1

4所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根据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拼接结构的脱硫聚气环。本专利技术主要通过在吸收塔壁周向焊接工钢作为支撑牛腿,再通过连接件焊接在支撑牛腿上,分块的聚气环叶片固定在支撑牛腿上,从而有效避免了常规结构吸收塔聚气环产生的空腔造成的吸收塔壁易腐蚀的问题,同时将聚气环采用拼接的方式安装在吸收塔内,焊接工作量小且可局部进行拆装及更换,提高检修的便利性。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0005]一种拼接结构的脱硫聚气环,安装于吸收塔壁,包括:多个聚气环叶片、多个支撑牛腿和若干连接件,多个支撑牛腿呈周向焊接在吸收塔壁上,每个聚气环叶片通过多个连接件固定在支撑牛腿上,其中,连接件由光杆螺栓和与光杆螺栓螺纹连接的螺母组成,光杆螺栓焊接在支撑牛腿上,聚气环叶片通过螺母固定在支撑牛腿上;通过多个支撑牛腿对多个聚气环叶片进行拼接,拼接后的聚气环叶片沿着吸收塔周向形成完成的环形,相邻两个聚气环叶片间为间隔设置。
[0006]进一步地,所述拼接后的聚气环叶片安装时与吸收塔壁之间设置丁基橡胶垫片作
为垫层。
[0007]进一步地,所述聚气环叶片根据吸收塔直径的大小设置为6

12片。
[0008]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牛腿为工字钢结构。
[0009]进一步地,所述光杆螺栓和螺母的材料采用1.4529材质。
[0010]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牛腿与光杆螺栓焊接完成后,将支撑牛腿与吸收塔壁一起进行整体防腐施工。
[0011]较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拼接结构的脱硫聚气环,通过在吸收塔壁周向焊接工钢作为支撑牛腿,再通过连接件焊接在支撑牛腿上,分块的聚气环叶片固定在支撑牛腿上,避免了常规聚气环安装空腔的形成,避免了聚气环安装对吸收塔壁产生的腐蚀问题产生;同时分块的聚气环叶片分块通过螺栓连接安装在塔内沿着吸收塔周向可形成一个整体,避免了大量焊接工作的同时,局部叶片可拆卸进行检修维护。
[0013]基于上述理由本专利技术可在湿法脱硫吸收塔相关的环保装置等领域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以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为现有23.93m层聚气环平面布置图。
[0016]图2为图1现有聚气环立面布置图。
[0017]图3为现有27.93m层聚气环平面布置图。
[0018]图4为图3现有聚气环立面布置图。
[0019]图5为本专利技术拼接结构的脱硫聚气环平面布置图。
[0020]图6为本专利技术拼接结构的脱硫聚气环立面布置图。
[0021]图中:1、吸收塔壁;2、聚气环叶片;3、支撑牛腿;4、连接件;5、丁基橡胶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如图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拼接结构的脱硫聚气环,安装于吸收塔壁1,包括:多个聚气环叶片2、多个支撑牛腿3和若干连接件4,多个支撑牛腿3呈周向焊接在吸收塔壁1上,每个聚气环叶片2通过多个连接件4固定在支撑牛腿3上,其中,连接件4由光杆螺栓和与光杆螺栓螺纹连接的螺母组成,光杆螺栓焊接在支撑牛腿3上,聚气环叶片2通过螺母固定在支撑牛腿3上;通过多个支撑牛腿3对多个聚气环叶片2进行拼接,拼接后的聚气环叶片2沿着吸收塔周向形成完成的环形,相邻两个聚气环叶片2间为间隔设置(相邻两个聚气环叶片2间存在间隙)。
[0024]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拼接后的聚气环叶片2安装时与吸收塔壁1之间设置丁基橡胶垫片5作为垫层。
[0025]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聚气环叶片2根据吸收塔直径的大小设置为6

12片。
[0026]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支撑牛腿3为工字钢结构。
[0027]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光杆螺栓和螺母的材料采用1.4529材质。
[0028]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支撑牛腿3与光杆螺栓焊接完成后,将支撑牛腿3与吸收塔壁1一起进行整体防腐施工。
[0029]实施例1
[0030]如图5和图6所示,一种拼接结构的脱硫聚气环,属于湿法脱硫吸收塔相关的环保装置领域,安装在吸收塔壁1上,包括聚气环叶片2、支撑牛腿3、连接件4、丁基橡胶垫片5。其中,聚气环叶片2可根据吸收塔直径的大小分成6

12片。支撑牛腿采用工字钢,沿着吸收塔周向布置,且均焊接在吸收塔壁;连接件采用1.4529材质的光杆螺栓及螺母组件,光杆螺栓焊接在牛腿上;将支撑牛腿、连接件与吸收塔壁整体进行防腐施工;防腐施工完成后,通过连接件将聚气环叶片固定在支撑牛腿上,且在聚气环端部与吸收塔壁连接处设置丁基橡胶垫片。如图6所示,每个聚气环叶片2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拼接结构的脱硫聚气环,其特征在于,安装于吸收塔壁(1),包括:多个聚气环叶片(2)、多个支撑牛腿(3)和若干连接件(4),多个支撑牛腿(3)呈周向焊接在吸收塔壁(1)上,每个聚气环叶片(2)通过多个连接件(4)固定在支撑牛腿(3)上,其中,连接件(4)由光杆螺栓和与光杆螺栓螺纹连接的螺母组成,光杆螺栓焊接在支撑牛腿(3)上,聚气环叶片(2)通过螺母固定在支撑牛腿(3)上;通过多个支撑牛腿(3)对多个聚气环叶片(2)进行拼接,拼接后的聚气环叶片(2)沿着吸收塔周向形成完成的环形,相邻两个聚气环叶片(2)间为间隔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拼接结构的脱硫聚气环,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宏林邓月海刘涛陈金伟吴萍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华能杨柳青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