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中控轮的脚踏复位机构以及移动底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0085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01
本申请涉及移动底座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基于中控轮的脚踏复位机构以及移动底座,用于连接多个中控轮,其中脚踏复位机构包括:安装座,脚踏锁定件,脚踏锁定件转动设置在安装座上,且通过平行四连杆机构分别连接多个中控轮;脚踏锁定件包括脚踏凸轮,脚踏锁定件通过转动而带动平行四连杆机构而锁定中控轮,并带动脚踏凸轮转动第一预设角度;脚踏解锁件,脚踏解锁件转动设置在安装座上,脚踏解锁件包括复位凸轮,脚踏解锁件通过转动而带动复位凸轮转动第二预设角度,以使复位凸轮抵靠并推动脚踏凸轮回位。解决现有技术中齿轮啮合的精度要求高,而导致可装配性和维护性较差的问题。而导致可装配性和维护性较差的问题。而导致可装配性和维护性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中控轮的脚踏复位机构以及移动底座


[0001]本申请涉及移动底座
,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基于中控轮的脚踏复位机构以及移动底座。

技术介绍

[0002]在推车、推床等各类可移动式设备中,通过移动底座实现移动,在移动底座的下部设置有轮子,轮子对应设置有单刹车系统和中央控制刹车系统。单刹车系统即每个脚轮单独刹车或者解刹车。中央控制刹车系统则采用四连杆机构控制两个脚轮,或平行四连杆机构控制前后四个脚轮。
[0003]中央控制脚轮的双踏板结构中,目前现有技术是通过直齿轮传动和锥齿轮传动方式,实现踩踏不同踏板,控制脚轮刹车。
[0004]现有的技术方案缺点主要在于,由于通过直齿传动和锥齿轮传动,锥齿轮传动安装和调试要求较高,齿轮啮合的精度要求高,导致可装配性和维护性较差。
[0005]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中控轮的脚踏复位机构以及移动底座,解决现有技术中齿轮啮合的精度要求高,而导致可装配性和维护性较差的问题。
[0007]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中控轮的脚踏复位机构,用于连接多个中控轮,其中脚踏复位机构包括:安装座,
[0009]脚踏锁定件,脚踏锁定件转动设置在安装座上,且通过平行四连杆机构分别连接多个中控轮;脚踏锁定件包括脚踏凸轮,脚踏锁定件通过转动而带动平行四连杆机构而锁定中控轮,并带动脚踏凸轮转动第一预设角度;
[0010]脚踏解锁件,脚踏解锁件转动设置在安装座上,脚踏解锁件包括复位凸轮,脚踏解锁件通过转动而带动复位凸轮转动第二预设角度,以使复位凸轮抵靠并推动脚踏凸轮回位。
[0011]可选地,脚踏锁定件还包括:
[0012]第一中控轴,第一中控轴转动设置在安装座上,第一中控轴上固定连接平行四连杆机构,平行四连杆机构在第一中控轴的驱动下带动中控轮锁定,脚踏凸轮固定在第一中控轴上;
[0013]锁定脚踏,锁定脚踏固定连接在第一中控轴上。
[0014]可选地,脚踏解锁件还包括:第二中控轴,第二中控轴与第一中控轴相平行,并转动设置在安装座上,复位凸轮固定设置在第二中控轴上;
[0015]解锁脚踏,解锁脚踏固定连接在第二中控轴上;
[0016]第二弹性件,第二弹性件连接在解锁脚踏和安装座上,并通过驱动第二中控轴,以使转动第二预设角度后的复位凸轮回位。
[0017]可选地,脚踏锁定件还包括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连接在锁定脚踏和安装座上,并通过驱动第一中控轴,以使被复位凸轮推动后的脚踏凸轮回位。
[0018]可选地,锁定脚踏包括:锁定踏板,以及固定连接在锁定踏板一侧的锁定连接部,锁定连接部固定连接第一中控轴;第一弹性件和锁定踏板分别位于第一中控轴的两侧;
[0019]解锁脚踏包括:解锁踏板,以及固定连接在锁定踏板一侧的解锁连接部,解锁连接部固定连接第二中控轴;第二弹性件和解锁踏板分别位于第二中控轴的两侧。
[0020]可选地,第二中控轴位于第一中控轴的上方;
[0021]锁定踏板和解锁踏板在高度方向上齐平设置。
[0022]可选地,平行四连杆机构包括:
[0023]脚踏连杆,脚踏连杆固定连接在第一中控轴的端部,且位于第一中控轴的径向延伸设置;
[0024]中控连杆,中控连杆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且铰接在脚踏连杆上;
[0025]摆动连杆,摆动连杆设置有多个,多个摆动连杆铰接在中控连杆上,且分别连接多个中控轮;
[0026]多个摆动连杆通过中控连杆沿前后方向的移动而同步摆动,以驱动中控轮锁定。
[0027]可选地,中控轮内具有转向轴,转向轴上开设有多边形卡孔,中控轮通过转向轴的正转和反转而锁定和解锁;
[0028]摆动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中控转轴,中控转轴的一端与多边形卡孔相配并固定卡嵌在多边形卡孔内。
[0029]可选地,平行四连杆机构设置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安装座的左右方向的两侧,并分别与第一中控轴的两端固定连接;
[0030]中控轮设置有四个,四个中控轮分别连接在两个平行四连杆机构的前后端。
[0031]可选地,安装座包括:
[0032]底板,底板沿水平方向设置;
[0033]轴座,轴座设置有多个,多个轴座沿左右方向间隔并排设置;
[0034]脚踏锁定件转动连接在多个轴座上,脚踏解锁件转动连接在多个轴座上。
[0035]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移动底座,其中,包括如上的基于中控轮的脚踏复位机构,多个中控轮,以及底座本体;
[0036]中控轮连接在底座本体上,安装座连接在底座本体上。
[0037]有益效果:本申请提出的一种基于中控轮的脚踏复位机构以及移动底座,其中通过对脚踏锁定件进行脚踏施力,从而使脚踏锁定件转动,脚踏锁定件在转动的同时带动平行四连杆机构,并通过平行四连杆机构分别驱动多个中控轮,使中控轮进行锁定刹车,此时中控轮将不能在地面上滚动;而脚踏锁定件在转动的时候带动脚踏凸轮转动第一预设角度,使脚踏凸轮从初始位置移开。此时可以松开脚踏锁定件的脚,由于中控轮锁定,使脚踏凸轮在第一预设角度保持状态。当需要解锁时,通过脚踩脚踏解锁件,使脚踏解锁件转动,脚踏解锁件带动复位凸轮转动第二预设角度,而转动的复位凸轮会接触到保持第一预设角度状态的脚踏凸轮,以使复位凸轮抵靠并推动所述脚踏凸轮回位,当复位凸轮转动回位的
所示,具体过程为:脚踏凸轮210具有第一凸起端211,复位凸轮310具有第二凸起端311,如图3中a图到b图的过程,在锁定过程中,当脚踏凸轮210 转动第一预设角度时,使第一凸起端211朝向第二凸起端311转动,锁定状态下,第一凸起端211可以接触第二凸起端311,或与第二凸起端311有小的间隙。如图3中b图到c图,在解锁过程中,第二凸起端311朝向第一凸起端211 转动第二预设角度,转动过程中,第二凸起端311会抵靠到第一凸起端211,从而通过第二凸起端311推动第一凸起端211归位。
[0046]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对脚踏锁定件200进行脚踏施力,从而使脚踏锁定件 200转动,脚踏锁定件200在转动的同时带动平行四连杆机构500,并通过平行四连杆机构500分别驱动多个中控轮400,使中控轮400进行锁定刹车,此时中控轮400将不能在地面上滚动;而脚踏锁定件200在转动的时候带动脚踏凸轮210转动第一预设角度,使脚踏凸轮210从初始位置移开。此时可以松开脚踏锁定件200的脚,由于中控轮400锁定,使脚踏凸轮210在第一预设角度保持状态。当需要解锁时,通过脚踩脚踏解锁件300,使脚踏解锁件300转动,脚踏解锁件300带动复位凸轮310转动第二预设角度,而转动的复位凸轮310 会接触到保持第一预设角度状态的脚踏凸轮210,以使复位凸轮310抵靠并推动脚踏凸轮210回位,当脚踏凸轮210转动回位的过程中带动平行四连杆机构 5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中控轮的脚踏复位机构,用于连接多个中控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复位机构包括:安装座,脚踏锁定件,所述脚踏锁定件转动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且通过平行四连杆机构分别连接多个所述中控轮;所述脚踏锁定件包括脚踏凸轮,所述脚踏锁定件通过转动而带动所述平行四连杆机构而锁定所述中控轮,并带动所述脚踏凸轮转动第一预设角度;脚踏解锁件,所述脚踏解锁件转动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脚踏解锁件包括复位凸轮,所述脚踏解锁件通过转动而带动所述复位凸轮转动第二预设角度,以使所述复位凸轮抵靠并推动所述脚踏凸轮回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中控轮的脚踏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锁定件还包括:第一中控轴,所述第一中控轴转动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第一中控轴上固定连接所述平行四连杆机构,所述平行四连杆机构在所述第一中控轴的驱动下带动所述中控轮锁定,所述脚踏凸轮固定在所述第一中控轴上;锁定脚踏,所述锁定脚踏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中控轴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中控轮的脚踏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解锁件还包括:第二中控轴,所述第二中控轴与所述第一中控轴相平行,并转动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复位凸轮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中控轴上;解锁脚踏,所述解锁脚踏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中控轴上;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连接在所述解锁脚踏和所述安装座上,并通过驱动所述第二中控轴,以使转动第二预设角度后的所述复位凸轮回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中控轮的脚踏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锁定件还包括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连接在所述锁定脚踏和所述安装座上,并通过驱动所述第一中控轴,以使被所述复位凸轮推动后的所述脚踏凸轮回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中控轮的脚踏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脚踏包括:锁定踏板,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锁定踏板一侧的锁定连接部,所述锁定连接部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启中袁强民邢锐桐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蓝影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