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型渐变的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10074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01
提供了一种晶型渐变的碳材料,其内核为含碳晶体材料,由内向外,材料的晶型结构向非晶体渐变。该材料与锂具有很好的浸润性,可以与熔融锂快速发生浸润。与传统碳材料相比,该材料做成电极后,金属锂在材料表面的成核能小,有利于金属锂的均匀沉积,进而抑制锂枝晶的生长。另外,该材料制备工艺扩展性强,可在基材或无基材的条件下实现批量化生产。无基材的条件下实现批量化生产。无基材的条件下实现批量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晶型渐变的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新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晶型渐变的碳材料。
[0002]背景介绍
[0003]随着新能源行业的蓬勃发展,锂电池的制作工艺和材料也在不断更新升级。石墨是锂电池的传统负极材料,因其较高的比容量(372mAh/g)、较低的嵌锂电位(0.2V Vs Li/Li
+
)和工艺稳定性,而成为主流负极材料。但是随着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的不断提高,石墨负极材料已不能满足制备高能量密度锂电池的要求。另外,随着快充技术的发展,充电采用较大的电流,但石墨与金属锂浸润性差,金属锂在石墨负极表面成核并进行嵌锂速度较慢,所以石墨负极存在析锂的风险,以上不足都将极大限制石墨负极材料在锂电池领域的应用。而金属锂负极材料比容量大(3860mAh/g),约为石墨负极材料的10倍,有潜力成为单独部件,即作为金属锂负极。但锂离子会在金属锂负极表面快速沉积而产生大量锂枝晶,且可能由于没有宿主材料而发生无限膨胀,这些变化终将导致电池失效,甚至发生安全事故。
[0004]因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碳材料,可以使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晶型渐变的碳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材料包括含碳晶体材料内核和覆盖于所述内核上的碳质外壳,其中所述碳质外壳由内向外晶型渐变,最内层为晶体结构,最外层为非晶结构,最外层非晶体结构中含有0.5%至7%的氧原子以及0至5%的杂原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型渐变的碳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含碳晶体材料包括碳纳米管、石墨烯、碳纤维、碳基金属氧化物纤维、碳基共价有机纤维中的至少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型渐变的碳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材料具有纤维、杆状、棒状、片状或不规则形状;所述碳质外壳的厚度在10nm至600nm范围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型渐变的碳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杂原子包括金属杂原子和非金属杂原子,其中,金属杂原子包括铍、钠、镁、铝、钾、钙、锡、铟、铁、铜、金、银、钇、铅、锗中的至少一种,非金属杂原子包括硼、氮、氟、硅、磷、硫、氯、碘、溴中的至少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型渐变的碳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碳质外壳中镶嵌有纳米金属颗粒。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晶型渐变的碳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金属颗粒的尺寸范围为5nm至800nm。7.一种制备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晶型渐变的碳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将有机粘结剂、填料、交联剂和溶剂均匀混合,所述填料包括含碳晶体材料、有机填料和任选的无机填料;步骤2、对步骤1获得的混合物进行去除溶剂的预干燥;步骤3、在惰性气氛保护下,将步骤2获得的材料在300℃

1200℃范围内的温度进行加热,在冷却后得到晶态渐变的碳材料。8.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德钰郇庆娜孙兆勇陈强牟瀚波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中能锂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