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的单管双腔插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0023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01
一种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的单管双腔插管,包括引流管和灌注管,分为近端、中间段、远端三部分,近端仅具有一段管壁内镶嵌有加强弹簧丝的引流管,在该段引流管的端部设有第一引流口,在靠近端部的侧壁上设有多个第二引流口,该段引流管上设有带有钽标识的加强弹簧片;中间段包括一外管,在该外管内部由一壁面间隔出引流腔和灌注腔;外管管壁内镶嵌有加强弹簧丝;引流腔在靠近中间位置上设有第三引流口,灌注腔在靠近近端的端部设有灌注口;在引流腔和灌注腔上设有分别与第三引流口、灌注口对应的加强弹簧片,在各加强弹簧片上分别设有钽标识。远端具有分别从引流腔和灌注腔延伸出的一段引流管和灌注管,并分别通过直通接头连接体外心室辅助系统。外心室辅助系统。外心室辅助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的单管双腔插管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的单管双腔插管,属于医用插管领域。

技术介绍

[0002]如图1所示,为心脏内循环流的示意图。在正常的心脏中,脱氧的静脉血液通过上腔静脉(SVC)、下腔静脉(IVC)进入右心房(RA)。然后静脉血通过右心室(RV)并通过肺动脉(PA)被泵送到肺部,在那里吸附氧气成为含氧动脉血。然后含氧动脉血从肺静脉返回到左心房(LA),并进入左心室(LV),通过主动脉(AO)泵送到身体(虚线表示血液流动方向)。多数急性右心衰竭源于左心衰竭,个别急性右心衰竭系急性肺原性心脏病所致,当右心衰竭时,可以借助体外心室辅助系统泵送血液。体外心室辅助系统和膜肺氧合器通过心脏和肺部的工作为身体提供休息和恢复的时间,这使患者有时间休息并从潜在疾病中康复。严重、急性、可逆性呼吸衰竭对最佳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应考虑静脉

静脉置管。但是静脉

静脉插管系统的导管的明显缺点是需要在SVC和IVC相应位置进行创口导入导管,过多插管可能会对血管造成创伤以及感染风险提升。如图2所示,静脉

静脉插管需要两个导管入口,分别是(I)灌注插管和(II)引流插管。使静脉血液从引流插管导出到体外心室系统成为含氧血液,再通过灌注插管将含氧血液回输给病人右心房。当通过SVC或IVC的血流大于插管的流量时,可能会发生含氧和脱氧的血液混合。由灌注插管返回病人体内的含氧血液可能会被引流到SVC或IVC放置的引流插管,从而导致再循环。在静脉

静脉插管手术期间,混合和再循环仍可能造成低氧血症,并导致器官损伤或衰竭。
[0003]在体外心室辅助系统中,插管作为与人体组织直接接触的装置,对整个系统的功能和效果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导管的机械结构决定着对患者的创口程度与对血液的流通性,表面材料的使用决定对血液的安全性。另外双腔插管的定位标识决定了其手术难度以及能否达到预期治疗效果。专利文献CN208448408U提出一种高弹性和柔性兼具的双腔颈静脉插管,插管一体化高,但是缺乏插管灌注口和引流口的精准定位,手术过程会导致医生操作难度较高;以及插管主体为单一材料TPU(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面对非线性的人体血管,抗扭结性能差无法得到保证,容易对血管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的单管双腔插管,减少患者创口次数以及实现同时精确抽取和灌注血液到相应心室位置,减少含氧和脱氧血液混合和再循环,旨在实现最佳的体外生命支持。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的单管双腔插管,包括用于将血液引流至心室辅助系统的引流管和用于输送心室辅助系统的泵送血液的灌注管,分为近端、中间段、远端三部分。其中,
[0007]近端仅具有一段管壁内镶嵌有加强弹簧丝的引流管,在该段引流管的端部设有第
一引流口,在靠近端部的侧壁上设有多个第二引流口,在该段引流管上设有分别与第一引流口和多个第二引流口对应的加强弹簧片,在该加强弹簧片上设有钽标识;
[0008]中间段包括一外管,在该外管内部由一壁面间隔出引流腔和灌注腔;外管管壁内镶嵌有加强弹簧丝;引流腔在靠近中间位置上设有第三引流口,灌注腔在靠近近端的端部设有灌注口;在引流腔和灌注腔上设有分别与第三引流口、灌注口对应的加强弹簧片,在各加强弹簧片上分别设有钽标识;
[0009]远端具有分别从中间段的引流腔和灌注腔延伸出的一段引流管和灌注管,该段引流管和灌注管相互分离,并分别通过直通接头连接体外心室辅助系统。
[0010]优选地,位于近端的引流管和位于中间段的外管分别具有三层结构,包括外层、内层以及设置在外层与内层之间的加强弹簧丝。内层为超光滑聚四氟乙烯;加强弹簧丝为镍钛合金、不锈钢或形状记忆聚合物;外层为超轻质高回弹的热塑性弹性体。
[0011]优选地,所述加强弹簧丝的结构为扁丝或圆丝绕簧,沿插管的长度方向呈螺旋线状连续排布。
[0012]优选地,从中间段的引流腔和灌注腔延伸出的引流管和灌注管之间设有分支加固件。
[0013]优选地,所述引流腔沿径向的截面形状为半月形结构;所述灌注腔沿径向的截面形状为非圆面结构。
[0014]优选地,所述灌注口为椭圆形;与之对应的加强弹簧片为镂空弹簧片,呈圆环形结构。
[0015]优选地,与第一引流口和第二引流口对应的加强弹簧片为圆柱形与漏斗形组合的结构,在加强弹簧片上设有分别与第一引流口和第二引流口对应的用于引流血液多个引流标识缺口、以及与第二引流口对应的用于镶嵌钽标识的引流缺口;
[0016]与引流腔上的第三引流口对应的加强弹簧片具有三个用于引流血液的引流缺口以及用于镶嵌钽标识的三个引流标识缺口;
[0017]与灌注腔上的灌注口对应的加强弹簧片具有四个用于镶嵌钽标识的灌注标识缺口,对称分布在灌注口两侧。
[0018]优选地,在所述插管上还设有用于标识插入深度的刻度线。
[0019]优选地,在远端处的引流管和灌注管上还设有用于标识医用钳挤压管的钳形区线。
[002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1]本技术提供的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的单管双腔插管整体一体成型,机械性能高、抗扭结性能强,管腔的血液流畅性好,精准定位标识保证手术插管方便且准确。相对于现有单根双腔插管,血液同时引流和灌注效果更好,血液速度平缓从而降低对血管的冲刷创伤,医疗风险大大降低。具体来讲,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0022](1)单管双腔插管采用三层结构弹簧管一体成型设计,中层设计为具有形状记忆的弹簧,保证插管具有优异的弹性和抗扭结性能,防止手术过程受到血管挤压或者血液压力变形,保证导入非线性的血管中时插管不会折弯导致管腔变小或堵塞。
[0023](2)单管双腔插管设计在SVC和IVC两处回流,有效减小了脱氧血液和含氧血液的再混合循环,避免静脉

静脉插管期间的再循环造成的低氧血症。
[0024](3)单管双腔插管在SVC和IVC两处回流口和RA灌注口所对应的弹簧片设计有不透射X射线的钽标识,能够极大地加快插管定位和保证插管的血液引流和灌注。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显示与本技术相关的心脏内循环流的示意图。
[0026]图2为展示根据静脉

静脉置管系统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示意图。
[0027]图3为本技术的插管组件的透视示意图。
[0028]图4为本技术的插管的远端的横截面(沿插管的长度方向)示意图。
[0029]图5为本技术的插管的中段的纵截面(沿插管的径向)示意图。
[0030]图6为本技术的插管的近端的横截面(沿插管的长度方向)示意图。
[0031]图7为本技术的插管的加强弹簧(扁丝)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的单管双腔插管,包括用于将血液引流至心室辅助系统的引流管和用于输送心室辅助系统的泵送血液的灌注管,分为近端、中间段、远端三部分,其特征在于,近端仅具有一段管壁内镶嵌有加强弹簧丝的引流管,在该段引流管的端部设有第一引流口,在靠近端部的侧壁上设有多个第二引流口,在该段引流管上设有分别与第一引流口和多个第二引流口对应的加强弹簧片,在该加强弹簧片上设有钽标识;中间段包括一外管,在该外管内部由一壁面间隔出引流腔和灌注腔;外管管壁内镶嵌有加强弹簧丝;引流腔在靠近中间位置上设有第三引流口,灌注腔在靠近近端的端部设有灌注口;在引流腔和灌注腔上设有分别与第三引流口、灌注口对应的加强弹簧片,在各加强弹簧片上分别设有钽标识;远端具有分别从中间段的引流腔和灌注腔延伸出的一段引流管和灌注管,该段引流管和灌注管相互分离,并分别通过直通接头连接体外心室辅助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的单管双腔插管,其特征在于,位于近端的引流管和位于中间段的外管分别具有三层结构,包括外层、内层以及设置在外层与内层之间的加强弹簧丝。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的单管双腔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为超光滑聚四氟乙烯;所述加强弹簧丝为镍钛合金、不锈钢或形状记忆聚合物;所述外层为超轻质高回弹的热塑性弹性体。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的单管双腔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弹簧丝的结构为扁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盛寿柳光茂何智鹏姜福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