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免接触式手部消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09968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并且不需要使用者手部进行接触操作的免接触式手部消杀装置,该装置,包含有用于对其它零部件起到支承作用的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包含有固定安装于地面上的支座底板以及设置于所述支座底板上方的安装平台,所述支座底板和所述安装平台之间通过沿竖直方向延伸的支承柱相连接;还包含有一套压力式消毒液喷洒系统,所述压力式消毒液喷洒系统包含有设置于所述支座底板上的加压驱动单元和设置于所述安装平台上的消杀喷洒单元和用于起到存储作用的消毒液存储罐,所述加压驱动单元和所述消杀喷洒单元之间通过导气软管相连接。杀喷洒单元之间通过导气软管相连接。杀喷洒单元之间通过导气软管相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免接触式手部消杀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防疫消杀辅助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免接触式手部消杀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医院、诊所等特定区域,医护人员需要与各种不同人员相接触并进行诊断治疗,为了避免发生病毒细菌的交叉传播和二次感染,那么医护人员需要反复清洗利用消毒液对手部或是所佩戴的防护手套进行消毒杀菌处理。尤其是在一些核酸检测或是疫情防范隔离区域,这种消杀处理就会变得更不可缺少。例如核酸检测医护人员在利用检测棉签对被检测人员的鼻咽部进行检测处理后,必须要在手部喷涂消毒液进行消杀处理,否则一旦检测人员中存在传染源,那么医护人员便会成为交叉传播的源头,造成不可估量的风险隐患。值得注意的是,以上述核酸检测过程为例,医护人员一般会在检测工作台的侧方防止一瓶消毒液,在完成对前一人员的检测过程后,会通过按压或是倾倒的方式在手部喷洒涂抹消毒液,进行反复揉搓以实现消杀目的。那么长时间的这种工作过程,需要身着防护服的医护人员手部长时间进行上述的操作,容易造成手部的疲劳进而导致误操作,同时也极易将手套表面所附着的病毒细菌传递至存放消毒液的瓶体表面造成病毒细菌的二次传播。
[0003]当然这种情况,技术人员也设计出了一些免接触式的手部清洗消杀装置。例如申请号为CN202111226925.4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文件中公开的一种防疫用手部清洗装置,这种清洗装置包括箱体,箱体的其中一侧开设至少一进出口,箱体内设置清洗空间,各进出口分别连通清洗空间;箱体包括进水管、出水管、控制器和各喷头,各喷头设置于清洗空间内;进水管的其中一端分别连通各喷头,进水管的另一端用于连通外部水源,进水管设置第一电控阀;出水管的其中一端连通清洗空间,出水管的另一端用于连通外部排污管;各进出口处分别设置感应器;控制器分别电连接第一电控阀和各感应器,控制器用于根据各感应器控制电控阀,以使外部水源通过各喷头对人体手部进行预设时间的清洗。
[0004]通过分析可知,虽然该方案中的手部清洗消杀装置实现无死角的清洗,有效的简化了手部的清洗步骤,但是由于该装置中采用了电磁阀和感应器,其结构复杂程度、成本造价提升,但是长时间的工作可靠性又会降低。针对这一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可靠并且不需要使用者手部进行接触操作的免接触式手部消杀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可靠并且不需要使用者手部进行接触操作的免接触式手部消杀装置。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7]一种免接触式手部消杀装置,包含有用于对其它零部件起到支承作用的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包含有固定安装于地面上的支座底板以及设置于所述支座底板上方的安装平台,所述支座底板和所述安装平台之间通过沿竖直方向延伸的支承柱相连接;还包含有一套压力式消毒液喷洒系统,所述压力式消毒液喷洒系统包含有设置于所述支座底板上
的加压驱动单元和设置于所述安装平台上的消杀喷洒单元和用于起到存储作用的消毒液存储罐,所述加压驱动单元和所述消杀喷洒单元之间通过导气软管相连接。
[0008]作为对本技术的优选,所述加压驱动单元中包含有供使用者进行踩踏的驱动踏板以及一个挤压式气筒,所述驱动踏板呈倾斜状态设置,该驱动踏板靠下的一端以铰接的方式安装在所述支座底板上并且能够绕铰接中心进行转动,还包含有一根安装于挤压式气筒和驱动踏板之间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也分别通过铰接的方式与所述挤压式气筒的活塞杆以及驱动踏板的底部相连接;所述导气软管的下端安装连接在所述挤压式气筒的出气口位置处。
[0009]作为对本技术的优选,在所述驱动踏板和所述支座底板之间还安装有复位弹簧。
[0010]作为对本技术的优选,所述导气软管通过绑扎扣固定安装在支承柱上。
[0011]作为对本技术的优选,所述消杀喷洒单元中还包含有一个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平台上内部中空的消杀盒,所述消杀盒的顶部设置有向下开口的消毒液喷洒头且所述消杀盒的一侧设置有供医护人员手部伸入的开口,所述消毒液存储罐以开口向下的倒置状态安装于所述消杀盒的上部,在消杀盒的内部还设置有一个与所述消毒液喷洒头相连接的消毒液暂存腔,所述消毒液暂存腔通过导液通道与所述消毒液存储罐的下部开口相连接,同时所述导气软管也由上向下连接至所述消毒液暂存腔的顶部。
[0012]作为对本技术的优选,在所述消毒液暂存腔靠上部的一侧还连接有与外界相联通的辅助通道,用于保证消毒液能够在所述导液通道中顺畅流动并填充所述消毒液暂存腔。
[0013]作为对本技术的优选,在所述辅助通道中还安装有一个用于控制辅助通道是否与外界相联通的开关组件,所述开关组件中包含有从所述导气软管引出的导气支管,所述开关组件中还包含有一个控制件,所述控制件安装于一个空腔内且该空腔的上部与所述导气支管相联通同时在所述控制件的下方安装有一个支顶弹簧,在所述控制件的上部开设有能够与位于两侧的辅助通道段相联通的导通孔,在所述导气支管所产生的气动作用和支顶弹簧的共同作用下所述控制件能够进行上下升降移动,并控制所述辅助通道的开启与否。
[0014]作为对本技术的优选,在所述消毒液暂存腔与导气软管之间安装有第一单向气阀,且所述第一单向气阀的开启气压数值大小要大于所述导气支管驱使所述控制件下移使所述辅助通道进入关闭状态时的气压数值大小。
[0015]作为对本技术的优选,所述消毒液存储罐呈倒置的状态通过螺纹旋合结构安装于所述消杀盒的上部,在所述消毒液存储罐的底部设置有能够在消毒液喷洒消耗后开启并向罐体内部补偿空气的第二单向气阀。
[0016]综上所述,本技术能够实现以下多项有益效果:
[0017]1.本技术所给出的免接触式手部消杀装置将医护人员的手部消杀过程的驱动单元与消杀单元相分离,在使用过程中不再需要使用者对用手部对装置进行操作,而是改为了利用设置于装置底部踏板机构的踩踏动作为消毒液的喷洒提供动力,整个过程医护人员的手部不会与装置进行接触,避免了细菌病毒在装置表面残留附着导致交叉传染;同时这种解放双手的操作方式也能够有效缓解医护人员在长时间的工作过程后所产生的疲
劳感。
[0018]2.本技术中的免接触式手部消杀装置采用了气动式结构实现对消毒液的喷洒工作,无需复杂精密的电路元件或是供能装置,能够在各种环境条件下进行使用,同时造价成本较低,便于大规模批量推广使用。
[0019]3.本技术中的免接触式手部消杀装置中包含有能够辅助消毒液存储罐中的消毒液顺畅流动至消毒液暂存腔中的辅助通道,同时安装有一种气动式的开关组件,能够确保在需要进行消毒液喷洒时辅助通道会被先行关闭,保证管道内部的密闭性以及高效的喷洒效果。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免接触手部消杀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0021]图2为免接触手部消杀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0022]图3为加压驱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消杀喷洒单元中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免接触式手部消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有用于对其它零部件起到支承作用的安装支架(1),所述安装支架(1)包含有固定安装于地面上的支座底板(1a)以及设置于所述支座底板(1a)上方的安装平台(1b),所述支座底板(1a)和所述安装平台(1b)之间通过沿竖直方向延伸的支承柱(1c)相连接;还包含有一套压力式消毒液喷洒系统(2),所述压力式消毒液喷洒系统(2)包含有设置于所述支座底板(1a)上的加压驱动单元(3)和设置于所述安装平台(1b)上的消杀喷洒单元(4)以及用于起到存储作用的消毒液存储罐(5),所述加压驱动单元(3)和所述消杀喷洒单元(4)之间通过导气软管(2a)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接触式手部消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驱动单元(3)中包含有供使用者进行踩踏的驱动踏板(3a)以及一个挤压式气筒(3b),所述驱动踏板(3a)呈倾斜状态设置,该驱动踏板(3a)靠下的一端以铰接的方式安装在所述支座底板(1a)上并且能够绕铰接中心进行转动,还包含有一根安装于挤压式气筒(3b)和驱动踏板(3a)之间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也分别通过铰接的方式与所述挤压式气筒(3b)的活塞杆以及驱动踏板(3a)的底部相连接;所述导气软管(2a)的下端安装连接在所述挤压式气筒(3b)的出气口位置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免接触式手部消杀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驱动踏板(3a)和所述支座底板(1a)之间还安装有复位弹簧(3c)。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免接触式手部消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软管(2a)通过绑扎扣(201)固定安装在支承柱(1c)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免接触式手部消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杀喷洒单元(4)中还包含有一个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平台(1b)上内部中空的消杀盒(4a),所述消杀盒(4a)内腔的顶部设置有向下开口的消毒液喷洒头且所述消杀盒(4a)的一侧设置有供医护人员手部伸入的开口,所述消毒液存储罐(5)以开口向下的倒置状态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丽芳刘慧琴杨文娅张丽萍
申请(专利权)人:淳安县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