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持式古建筑木材修复用打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09941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持式古建筑木材修复用打磨装置,包括外壳,以及安装在所述外壳下方的保护壳;所述保护壳的中间内部贯穿轴承连接有转动杆,且转动杆的顶端通过联轴器与外壳内部的电机相连接;还包括:所述转动杆的下端固定有打磨盘机构;所述外壳的右端固定有主把手,且主把手的右端通过活动轴与辅把手相连接;所述外壳的左侧面内部轴承连接有竖杆,且竖杆的右侧通过链轮机构与转动杆相连接;所述竖杆的上端外侧固定有拨动杆和扇叶。该手持式古建筑木材修复用打磨装置设置有辅把手,辅把手与主把手活动轴连接,继而使得辅把手可进行旋转,由此便于使用者可纵向握持也可横向握持辅把手,因此满足了不同使用者的需求,提高了握持的舒适度。了握持的舒适度。了握持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持式古建筑木材修复用打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古建筑木材修复
,具体为一种手持式古建筑木材修复用打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从前的古建筑大多都是使用木材进行修建的,需要定期对古建筑木材进行修复,从而可提高古建筑的使用年限,在对古建筑木材修复时需要使用到手持式打磨装置,现有的手持式打磨装置在使用时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
[0003]1.现有的手持式打磨装置的把手位置是固定的,当进行水平打磨或是纵向打磨时会使得人手握把手的姿势是固定的,不方便对手握把手的姿势进行调节,继而使得握持把手时较为疲劳,影响使用的舒适感;
[0004]2.现有的手持式打磨装置在使用时内部的电机会产生热量,不方便对热量进行散热,同时打磨产生的碎屑可能会使得过滤板发生堵塞;
[0005]因此我们便提出了手持式古建筑木材修复用打磨装置能够很好的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持式古建筑木材修复用打磨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现有的手持式打磨装置不方便对手握把手的姿势进行调节,继而使得握持把手时较为疲劳,影响使用的舒适感,现有的手持式打磨装置在使用时内部的电机会产生热量,不方便对热量进行散热,同时打磨产生的碎屑可能会使得过滤板发生堵塞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手持式古建筑木材修复用打磨装置,包括外壳,以及安装在所述外壳下方的保护壳;
[0008]所述保护壳的中间内部贯穿轴承连接有转动杆,且转动杆的顶端通过联轴器与外壳内部的电机相连接;
[0009]还包括:
[0010]所述转动杆的下端固定有打磨盘机构;
[0011]所述外壳的右端固定有主把手,且主把手的右端通过活动轴与辅把手相连接;
[0012]所述外壳的左侧面内部轴承连接有竖杆,且竖杆的右侧通过链轮机构与转动杆相连接;
[0013]所述竖杆的上端外侧固定有拨动杆和扇叶,且拨动杆的下方设置有扇叶;
[0014]所述外壳的左侧面内部开设有散热槽,且散热槽的内部设置有过滤板。
[0015]优选的,所述主把手的右端的前后两侧面内壁均开设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且第一卡槽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卡槽。
[0016]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以便于后期卡件与第一卡槽或第二卡槽进行卡合连接,使得旋转后的辅把手很好的进行固定。
[0017]优选的,所述过滤板的上下两端均安装有连接块,且连接块卡合滑动连接在外壳内部的定位槽内,并且外壳内部的定位槽内安装有连接弹簧,且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连接块相连接。
[0018]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使得过滤板很好的进行晃动。
[0019]优选的,所述过滤板通过拨动杆与外壳构成滑动结构,且过滤板与竖杆之间的间距大于拨动杆的长度。
[0020]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以便于过滤板很好的进行滑动晃动,避免碎屑将过滤板表面的孔洞堵塞。
[0021]优选的,所述辅把手左端前后两侧面内部均卡合连接有卡件,且两个卡件之间通过复位弹簧相连接,并且辅把手的内部设置有连接绳,且连接绳左端分支出来的两端分别与卡件相连接,且连接绳的右端与调节块相连接。
[0022]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使得卡件后期很好的将辅把手进行固定。
[0023]优选的,所述调节块与移动槽卡合连接,且移动槽开设在辅把手的上端内部,并且调节块呈倒置“T”形状结构设置。
[0024]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以便于调节块稳定的滑动。
[0025]优选的,所述卡件与第二卡槽卡合连接,且第二卡槽与第一卡槽大小相同。
[0026]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使得卡件后期与第二卡槽卡合连接,便于对辅把手进行固定。
[00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手持式古建筑木材修复用打磨装置,通过辅把手进行旋转,使得手握辅把手的姿势可改变,可纵向握持也可横向握持,从而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提高握持的舒适度,其具体内容如下:
[0028](1)设置有辅把手,辅把手与主把手活动轴连接,继而使得辅把手可进行旋转,由此便于使用者可纵向握持也可横向握持辅把手,因此满足了不同使用者的需求,提高了握持的舒适度;
[0029](2)安装有竖杆,通过竖杆的旋转带动扇叶进行旋转,继而使得扇叶在旋转时可产生一定的风量,便于对电机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同时竖杆带动拨动杆进行旋转,使得拨动杆对过滤板进行往复推动,继而使得过滤板左右往复移动,从而避免过滤板内部的网孔发生堵塞。
附图说明
[0030]图1为本技术主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1]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2]图3为本技术链轮机构主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3]图4为本技术主把手主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4]图5为本技术主把手俯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5]图6为本技术调节块侧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6]图7为本技术外壳竖向使用结构示意图。
[0037]图中:1、外壳;2、保护壳;3、转动杆;4、打磨盘机构;5、主把手;501、第一卡槽;502、第二卡槽;6、辅把手;601、卡件;602、连接绳;603、调节块;604、复位弹簧;605、移动槽;7、链
轮机构;8、竖杆;801、拨动杆;802、扇叶;9、散热槽;10、过滤板;101、连接块;102、连接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9]请参阅图1

7,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手持式古建筑木材修复用打磨装置,包括外壳1,以及安装在外壳1下方的保护壳2;
[0040]保护壳2的中间内部贯穿轴承连接有转动杆3,且转动杆3的顶端通过联轴器与外壳1内部的电机相连接,如附图1所示,将整个手持式打磨装置移动到工作区域内,然后工作人员可手握辅把手6,然后打开外壳1表面的开关,外壳1内的电机便开始进行工作了,电机的输出端带动转动杆3进行旋转,转动杆3在旋转时带动下方的打磨盘机构4进行旋转,然后便可对古建筑木材进行打磨工作了,还包括:转动杆3的下端固定有打磨盘机构4;
[0041]辅把手6左端前后两侧面内部均卡合连接有卡件601,且两个卡件601之间通过复位弹簧604相连接,并且辅把手6的内部设置有连接绳602,且连接绳602左端分支出来的两端分别与卡件601相连接,且连接绳602的右端与调节块603相连接,调节块603与移动槽605卡合连接,且移动槽605开设在辅把手6的上端内部,并且调节块603呈倒置“T”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持式古建筑木材修复用打磨装置,包括外壳(1),以及安装在所述外壳(1)下方的保护壳(2);所述保护壳(2)的中间内部贯穿轴承连接有转动杆(3),且转动杆(3)的顶端通过联轴器与外壳(1)内部的电机相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转动杆(3)的下端固定有打磨盘机构(4);所述外壳(1)的右端固定有主把手(5),且主把手(5)的右端通过活动轴与辅把手(6)相连接;所述外壳(1)的左侧面内部轴承连接有竖杆(8),且竖杆(8)的右侧通过链轮机构(7)与转动杆(3)相连接;所述竖杆(8)的上端外侧固定有拨动杆(801)和扇叶(802),且拨动杆(801)的下方设置有扇叶(802);所述外壳(1)的左侧面内部开设有散热槽(9),且散热槽(9)的内部设置有过滤板(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式古建筑木材修复用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把手(5)的右端的前后两侧面内壁均开设有第一卡槽(501)和第二卡槽(502),且第一卡槽(501)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卡槽(50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式古建筑木材修复用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板(10)的上下两端均安装有连接块(101),且连接块(101)卡合滑动连接在外壳(1)内部的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虎张国庆王广鑫崔扬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齐鲁园林古建筑工程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