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充电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9857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20: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耳机充电盒,该耳机充电盒包括上盖组件、下壳组件、铰轴、第一次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第一磁性件上设有第一磁性面,第二磁性件上设有第二磁性面以及第三磁性面;通过上盖组件转动并带动第二磁性件转动,可调整第一磁性面、第二磁性面以及第三磁性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利用磁性原理,可实现耳机充电盒的半自动开合功能,且为耳机充电盒的打开或关闭提供阻尼感;同时,由于磁力的作用,耳机充电盒不易发生翻转晃动,不易产生异响。进一步通过增设第三磁性件与第四磁性件,可更进一步确保耳机充电盒盖合的稳定性,提供耳机充电盒的开合阻尼感,同时,可有效避免耳机充电盒盖合错位的情况发生。盖合错位的情况发生。盖合错位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耳机充电盒


[0001]本技术涉及无线耳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耳机充电盒。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TWS(True Wireless Stereo,即真正无线立体声)耳机的功能也越来越多样化,TWS耳机也越来越受到用户的青睐。对于TWS耳机来说,耳机充电盒时必不可少的,目前大多数的耳机充电盒除了具备充电的功能之外,还具备了收纳TWS耳机的功能。当用户要使用TWS耳机时,需要打开耳机充电盒并取出耳机才行,现有的耳机充电盒在打开或闭合时易发生晃动异响以及缺少阻尼感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耳机充电盒,旨在解决现有的耳机充电盒打开或闭合时易发生晃动异响以及缺少阻尼感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耳机充电盒,该耳机充电盒包括:
[0005]下壳组件;
[0006]铰轴,设置在所述下壳组件的一侧;
[0007]上盖组件,相对于所述下壳组件绕所述铰轴转动设置;
[0008]第一磁性件,设置在所述下壳组件中,所述第一磁性件包括朝向所述铰轴的第一磁性面;
[0009]第二磁性件,设置在所述上盖组件中,包括与所述第一磁性面磁性相同的第二磁性面,以及与所述第二磁性面相邻,且与所述第二磁性面的磁性相反的第三磁性面;
[0010]所述耳机充电盒闭合时,所述第二磁性面与所述第一磁性面相对;所述耳机充电盒打开时,所述第三磁性面与所述第一磁性面相对。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磁性件包括互相连接的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所述第一磁铁的一侧面构成所述第二磁性面,所述第二磁铁上与所述第一磁性面相邻的一面构成所述第三磁性面。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性面包括第一面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面的第二面,所述第二磁性面与所述第二面均为斜面;所述耳机充电盒闭合时,所述第二磁性面与所述第二面相对;所述耳机充电盒打开时,所述第三磁性面与所述第一面相对。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盖组件包括上壳体;所述下壳组件包括下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下壳体中的下内衬,所述上壳体的一侧向外延伸形成铰接部,所述下壳体的一侧设有用于安装所述铰轴的第一缺口,所述上壳体通过所述铰接部转动连接于所述铰轴。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磁性件设置于铰接部上,且位于所述下壳体内,所述第一磁性件设置于所述下内衬靠近所述铰接部的一侧上。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内衬靠近所述铰轴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一磁性件的第一安装位,所述铰接部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二磁性件的第二安装位。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性件卡接或粘接于所述第一安装位,所述第二磁性件卡接或粘接于所述第二安装位。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上盖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上壳体中的上内衬,耳机充电盒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上内衬上的第四磁性件以及设置在所述下内衬上的第三磁性件,所述耳机充电盒闭合时,所述第三磁性件与所述第四磁性件相对,所述第三磁性件与第四磁性件相对的侧面的磁性相反。
[00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内衬朝向所述上壳体内部的一面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第四磁性件的第四安装位;所述下内衬朝向所述下壳体内部的一面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三磁性件的第三安装位。
[00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磁性件卡接或粘接于所述第三安装位中,所述第四磁性件卡接或粘接于所述第四安装位中。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上盖组件转动并带动第二磁性件转动,可调整第一磁性面、第二磁性面以及第三磁性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利用磁性原理,可实现耳机充电盒的半自动开合功能,且为耳机充电盒的打开或关闭提供阻尼感;同时,由于磁力的作用,耳机充电盒不易发生翻转晃动,不易产生异响。
[0021]进一步通过增设第三磁性件与第四磁性件,可更进一步确保耳机充电盒盖合的稳定性,提供耳机充电盒的开合阻尼感,同时,可有效避免耳机充电盒盖合错位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耳机充电盒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图1实施例中耳机充电壳的爆炸图;
[0024]图3为图1实施例中下内衬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图1实施例中耳机充电盒在打开状态下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图1实施例中耳机充电盒关闭状态下的剖视图;
[0027]图6为图1实施例中耳机充电盒打开状态下的剖视图;
[0028]图7为图1实施例中第一磁性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8为图1实施例中第二磁性件的剖视图。
[0030]附图标号说明:
[0031]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下壳组件22a第四安装位11下壳体41第一磁性件11a第一缺口41a第一磁性面12下内衬411第一面12a第二缺口412第二面12b第一安装位42第二磁性件12c第三安装位42a第二磁性面13铰轴42b第三磁性面20上盖组件421第一磁铁
21上壳体422第二磁铁21a铰接部43第三磁性件21b第二安装位44第四磁性件22上内衬
ꢀꢀ
[0032]本技术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中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4]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35]还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0036]另外,在本技术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37]本技术提出一种耳机充电盒,参照图1至图8,该耳机充电盒包括:
[0038]下壳组件10;
[0039]铰轴13,设置在下壳组件10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耳机充电盒,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壳组件;铰轴,设置在所述下壳组件的一侧;上盖组件,相对于所述下壳组件绕所述铰轴转动设置;第一磁性件,设置在所述下壳组件中,所述第一磁性件包括朝向所述铰轴的第一磁性面;第二磁性件,设置在所述上盖组件中,包括与所述第一磁性面磁性相同的第二磁性面,以及与所述第二磁性面相邻,且与所述第二磁性面的磁性相反的第三磁性面;所述耳机充电盒闭合时,所述第二磁性面与所述第一磁性面相对;所述耳机充电盒打开时,所述第三磁性面与所述第一磁性面相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性件包括互相连接的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所述第一磁铁的一侧面构成所述第二磁性面,所述第二磁铁上与所述第一磁性面相邻的一面构成所述第三磁性面。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耳机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面包括第一面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面的第二面,所述第二磁性面与所述第二面均为斜面;所述耳机充电盒闭合时,所述第二磁性面与所述第二面相对;所述耳机充电盒打开时,所述第三磁性面与所述第一面相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组件包括上壳体;所述下壳组件包括下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下壳体中的下内衬,所述上壳体的一侧向外延伸形成铰接部,所述下壳体的一侧设有用于安装所述铰轴的第一缺口,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熙民黄超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睿耳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