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向日葵收割脱籽装置,包括脱籽箱,所述脱籽箱的顶部为倾斜设置,所述脱籽箱内中心处固定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将脱籽箱分隔为第一脱籽腔和第二脱籽腔,所述第一脱籽腔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脱籽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通过设置脱籽箱、第一脱籽机构和第二脱籽机构配合使用,收割后的向日葵盘进入第一脱籽机构经揉搓晃动,使向日葵籽与向日葵盘拨离,再进入第二脱籽机构对向日葵盘进行敲打,进行二次脱籽,结构简单合理,脱粒效果好,效率高,避免出现在脱粒过程中出现部分向日葵籽并未与向日葵分离的情况,从而在脱粒完成后还需要人工手动进行筛分或将未脱粒完成的向日葵再放回脱籽装置内部再次进行脱粒,费时费力的问题出现。问题出现。问题出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向日葵收割脱籽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向日葵脱籽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向日葵收割脱籽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向日葵属于桔梗目菊科,其因花序随太阳的转动而得此名,其最高时可达9米,一般则3
‑
5米,向日葵成熟时,花盘内便会有成熟的葵花籽,其呈矩卵形瘦果,果皮木质化,灰色或棕色。在向日葵成熟后会采用收割机对向日葵进行收割,收割后需要对向日葵进行脱籽工作。
[0003]基于上述,本技术人发现存在以下问题:经检索,中国专利网公开了一种向日葵收割脱籽装置(公开公共号CN206283848U),包括秸秆进口、脱籽仓、蓄电装置、葵花籽收集仓和皮带,所述秸秆进口两侧安装有传动装置,且传动装置之间为传送轨道,所述传动装置下部安装有电机,且电机上安装有切割片,所述切割片下部为秸秆收纳仓,且秸秆收纳仓左侧的电机上部安装有第一挡块,所述脱籽仓内部安装有脱籽筛,且脱籽筛通过传动连接杆连接其上部的电机,所述蓄电装置安装在脱籽仓的上部,且脱籽仓下部为葵花籽收集仓,所述传送轨道左侧末端上部装设有第二挡块,所述葵花籽收集仓上表面镶嵌有筛网,且葵花籽收集仓左侧为花盘收容仓,在使用过程中,能够起到快速脱粒的功能,但是只脱粒一次,脱粒效果不佳,在脱粒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部分向日葵籽并未与向日葵分离的情况,从而在脱粒完成后还需要人工手动进行筛分或将未脱粒完成的向日葵再放回脱籽装置内部再次进行脱粒,显得较为费时费力。
[0004]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向日葵收割脱籽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向日葵收割脱籽装置,以解决现在的向日葵收割脱籽装置,只脱粒一次,脱粒效果不佳,在脱粒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部分向日葵籽并未与向日葵分离的情况,从而在脱粒完成后还需要人工手动进行筛分或将未脱粒完成的向日葵再放回脱籽装置内部再次进行脱粒,显得较为费时费力的问题。
[0006]本技术向日葵收割脱籽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0007]一种向日葵收割脱籽装置,包括脱籽箱,所述脱籽箱的顶部为倾斜设置,所述脱籽箱内中心处固定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将脱籽箱分隔为第一脱籽腔和第二脱籽腔,所述第一脱籽腔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脱籽机构,所述第一脱籽机构包括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转动设置于第一脱籽腔的顶部,所述第一脱籽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栅条板,所述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的表面均固定套设有脱籽辊,所述第二脱籽腔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脱籽机构。
[0008]进一步的,每个所述脱籽辊的表面均等距分布有多个凸杆,所述第一脱籽腔的顶
部两侧安装有多个安装板,所述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相对应的安装板上。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脱籽机构包括两个摆杆,两个所述摆杆均横向倾斜转动连接于第二脱籽腔的内部,两个所述摆杆上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敲打板和第二敲打板。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脱籽腔的内部倾斜设置有滤板,所述滤板上开设有多个滤条槽,所述第一敲打板和第二敲打板的底部均与滤板的表面相接触。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脱籽腔的一侧开设有出渣口,所述脱籽箱的外壁一侧安装有两个电机,两个所述摆杆的一端均贯穿于脱籽箱且与电机的输出轴端固定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脱籽箱的顶部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一侧开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位于第一脱籽腔的上方一侧。
[0013]进一步的,所述脱籽箱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所述第一脱籽腔和第二脱籽腔均与出料口相连通设置。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5]1、本技术中的通过设置脱籽箱、第一脱籽机构和第二脱籽机构配合使用,收割后的向日葵盘进入第一脱籽机构经揉搓晃动,使向日葵籽与向日葵盘拨离,再进入第二脱籽机构对向日葵盘进行敲打,进行二次脱籽,结构简单合理,脱粒效果好,效率高,避免出现在脱粒过程中出现部分向日葵籽并未与向日葵分离的情况,从而在脱粒完成后还需要人工手动进行筛分或将未脱粒完成的向日葵再放回脱籽装置内部再次进行脱粒,费时费力的问题出现;
[0016]2、通过脱籽箱、第一脱籽腔、第二脱籽腔和出料口配合使用,第一脱籽腔和第二脱籽腔内脱离的葵花籽均落在出料口上,一起进行收集,收集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0018]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0019]图3是本技术的图3中A的放大示意图。
[0020]图4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三。
[0021]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0022]1、脱籽箱;2、隔板;3、第一脱籽腔;4、第二脱籽腔;5、第一脱籽机构;51、安装板;52、第一转轴;53、第二转轴;54、第三转轴;55、脱籽辊;56、凸杆;57、栅条板;6、第二脱籽机构;61、摆杆;62、第一敲打板;63、第二敲打板;64、电机;65、滤板;66、滤条槽;7、出渣口;8、盖板;9、进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
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6]实施例:
[0027]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
[0028]本技术提供一种向日葵收割脱籽装置,包括脱籽箱1,通过将脱籽箱1安装在收割机上,并通过拖拉机的动力使其正常工作,在收割机收割向日葵完成后,通过脱籽箱1进行多次脱粒工;脱籽箱1的顶部为倾斜设置,脱籽箱1内中心处固定安装有隔板2,隔板2将脱籽箱1分隔为第一脱籽腔3和第二脱籽腔4,第一脱籽腔3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脱籽机构5,第一脱籽机构5包括第一转轴52、第二转轴53和第三转轴54,第一转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向日葵收割脱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脱籽箱(1),所述脱籽箱(1)的顶部为倾斜设置,所述脱籽箱(1)内中心处固定安装有隔板(2),所述隔板(2)将脱籽箱(1)分隔为第一脱籽腔(3)和第二脱籽腔(4),所述第一脱籽腔(3)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脱籽机构(5),所述第一脱籽机构(5)包括第一转轴(52)、第二转轴(53)和第三转轴(54),所述第一转轴(52)、第二转轴(53)和第三转轴(54),所述第一转轴(52)、第二转轴(53)和第三转轴(54)转动设置于第一脱籽腔(3)的顶部,所述第一脱籽腔(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栅条板(57),所述第一转轴(52)、第二转轴(53)和第三转轴(54)的表面均固定套设有脱籽辊(55),所述第二脱籽腔(4)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脱籽机构(6)。2.如权利要求1所述向日葵收割脱籽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脱籽辊(55)的表面均等距分布有多个凸杆(56),所述第一脱籽腔(3)的顶部两侧安装有多个安装板(51),所述第一转轴(52)、第二转轴(53)和第三转轴(54)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相对应的安装板(51)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向日葵收割脱籽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平,孙树伟,张汉龙,
申请(专利权)人:酒泉阿树农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