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白宇专利>正文

分压检测集成型X射线管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9597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20:15
本专利申请提供了一种分压检测集成型X射线管器件,包括真空壳体元件、真空壳体元件两端的阳极组件、阴极组件和电阻分压部;所述的电阻分压部由主分压部和次分压部串联构成,并联于所述两极组件之间,其中至少主分压部为附着于真空壳体元件内表面的薄膜电阻。本技术方案分压器与X射线管结合之器件构成,大大缩减了仪器设备有限宝贵空间被大量占用的技术问题,同时降低了成本投入。同时降低了成本投入。同时降低了成本投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压检测集成型X射线管器件


[0001]本专利申请涉及一种X射线管。

技术介绍

[0002]X射线管作为X射线类仪器设备中最核心部件,要产生所需的射线,需要在阳极或阴极施加极高工作电压,甚至可高达600KV,同时也对与X射线管连接的相关控制电路、器件等的绝缘性能要有很高的技术性能要求,进而伴随着高昂的技术投入成本。
[0003]其中,为控制和保证X射线管器件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对加载X射线管的阳极或加载阴极的工作电压由分压电阻器实施采样检测监测就非常必要。X射线管器件的分压电阻器由很多串联的分压电阻组成,连接在X射线管的阳极和阴极之间,如图1所示的电路原理图,由末端一分压电阻引出检测线,获得一降压电压,再通过计算获得阳极或阳极接地阴极加载反向工作电压的总加载电压。现有分压电阻器为外设装置,不仅要对其电阻串采取环氧树脂等绝缘封装,还要保证其与X射线管的电连接高压绝缘性能,因而,存在外设装置体积大、需在仪器中占据宝贵的空间、成本高、外连接技术要求高、存在可靠性风险的技术问题,难以满足各应用领域小型化、低成本和高可靠性的技术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申请的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实现整体仪器设备小型化,从分压电阻器入手,改变其外设装置构成,达到简化X射线发生系统组成、缩减装置体积、降低成本投入,提供一种分压检测集成型X射线管器件。
[0005]本专利申请提供的分压检测集成型X射线管器件技术方案,其主要
技术实现思路
是:一种分压检测集成型X射线管器件,包括真空壳体元件,所述真空壳体元件上同轴相对的两端,一端为阴极组件,另一端阳极组件,本器件中还包括电阻分压部;
[0006]所述的电阻分压部,由主分压部和次分压部串联构成,并联于所述两极组件之间,主分压部和次分压部的分压结点连接有外接的检测引线,其中至少主分压部为附着于真空壳体元件内表面的薄膜电阻;
[0007]所述的检测引线,由真空壳体元件密封引出。
[0008]上述整体技术方案的之一优选项,所述的次分压部,为外接单元电阻,连接于所述检测引线与检测引线接近的极组件之间。
[0009]上述整体技术方案的之一优选项,为整体沉积于真空壳体元件内表面的膜电阻。
[0010]上述整体技术方案的之一优选项,所述的薄膜电阻,为螺旋附着于真空壳体元件内表面的等宽膜电阻。
[0011]上述整体技术方案的之一优选项,所述的薄膜电阻,为鼠笼式电阻膜,所述的鼠笼式电阻膜,为多道间隔分布并联于阳极并联端环与阴极并联端环之间的条带电阻膜,所述的阳极并联端环,为与阳极组件电连接的导电端环;阴极并联端环,为与阴极组件电连接的导电端环,分压结点处设有并联所述条带电阻膜的分压并联环。
[0012]上述整体技术方案的之一优选项,所述的薄膜电阻,为蛇形盘绕式电阻膜。
[0013]上述整体技术方案的之一优选项,还包括一修正补偿电阻,该修正补偿电阻外接并联于次分压部上。
[0014]上述整体技术方案的之一优选项,所述的真空壳体元件为圆盘形;
[0015]所述的鼠笼式电阻膜,为附着于真空壳体元件圆盘内表面的多道呈辐射状分布、并联于阴极并联端环和阳极并联端环之间的的条带电阻膜。
[0016]上述整体技术方案的之一优选项,所述的真空壳体元件为圆盘形;
[0017]所述的薄膜电阻,为同心的蛇形环状盘绕成电阻膜。
[0018]本专利申请提供的分压检测集成型X射线管器件技术方案,彻底改变了X射线发生装置中分压电阻器外设装置构成及配置连接结构,使之融入X射线管器件为一体,无需为分压电阻器额外留出宝贵的组装空间,并大大简化了X射线发生系统的整体构成、降低了系统配置成本,且X射线管器件本身的真空属性保证内部集成的电阻分压部工作性能和可靠的绝缘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X射线管外接分压电阻器的电路原理图。
[0020]图2和图9分别为本专利申请将两类X射线管器件与分压电阻部组合的原理结构图。
[0021]图3

8、图10分别为本专利申请各实施例构造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详细阐述本专利申请分压检测集成型X射线管器件
技术实现思路

[0023]本分压检测集成型X射线管器件,其原有基本结构组成包括真空壳体元件7,本真空壳体元件7上同轴相对的两端,一端为阴极组件11,另一端为与阴极组件11对应的阳极组件1。在两极组件间高电压电场作用下,电子脱离阴极灯丝C高速撞击阳极组件的阳极靶A,产生X射线。
[0024]在X射线管器件主体基础结构上,本器件结构组成中增设电阻分压部。
[0025]所述的电阻分压部,并联于阳极组件1和阴极组件11之间,由主分压部R1和次分压部R2串联构成,主分压部R1和次分压部R2的分压结点B连接有检测引线8,外部仪器端的检测控制电路由检测引线8获得次分压部R2的分压值,可计算获得X射线管两极间工作总加载电压。
[0026]如图9所示的是工作于双极电源下、具有更高加载工作电压的X射线管器件。在该器件中,阳极A和阴极C与中间地之间分别并联一电阻分压部:阳极A侧的主分压部R1和次分压部R2、阴极C侧的主分压部R1

和次分压部R2

;两组电阻分压部的分压结点B、B

连接检测引线8、8

,两组电阻分压部的中间结点为接地点D。
[0027]其中,至少所述的主分压部R1为真空壳体元件10内表面附着存在的薄膜电阻;主分压部R1、R1

和次分压部R2 、R2

的分压结点B、 B

于对应位由真空壳体元件7密封引出、连接有外接的检测引线8、8

;对于所述的双极电源的X射线管器件,两组电阻分压部的中间结点为接地点D,亦于对应位由真空壳体元件7密封引出、对外连接中间地。
[0028]所述的次分压部R2,既可与主分压部R1一样,为真空壳体元件10内表面附着存在的薄膜电阻,还可以是分压结点B与接地极组件之间的外接电阻单元组成。
[0029]真空壳体元件10可为玻璃质部件,最优选的陶瓷质部件。
[0030]所述的薄膜电阻,可有多种实施结构。
[0031]其中如图8所示的实施例结构,为整体均匀沉积于真空壳体元件10内表面的膜电阻,该膜电阻接近于两极组件的端部和分压结点B处均设有导电环21、22、23,其中的两端导电环21、22由金属化薄膜电接点4延伸短接至极组件的金属可伐3上,实现与阳极组件1、阴极组件11的电连接;分压结点B的导电环23上的金属化薄膜电接点4与密封引出真空壳体元件7的检测引线8内端短接。
[0032]所述的薄膜电阻的另一实施例结构如图3或图5所示,为螺旋附着于真空壳体元件7内表面的等宽膜电阻。图3所示的是阴极接地、阳极加载高压的X射线管器件透视构造,图5所示的是阳极接地、阴极加载负高压的X射线管器件透视构造。如图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压检测集成型X射线管器件,包括真空壳体元件(7),所述真空壳体元件(7)上同轴相对的两端,一端为阴极组件(11),另一端阳极组件(1),其特征在于,本器件中还包括电阻分压部;所述的电阻分压部,由主分压部(R1)和次分压部(R2)串联构成,并联于所述阴极组件(11)和阳极组件(1)之间,主分压部(R1)和次分压部(R2)的分压结点(B)连接有外接的检测引线(8),其中至少主分压部(R1)为附着于真空壳体元件内表面的薄膜电阻;所述的检测引线(8),由真空壳体元件密封引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压检测集成型X射线管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X射线管器件,为工作于双极电源下的X射线管器件,其阳极组件(1)和阴极组件(11)与中间地之间分别并联一电阻分压部:阳极侧的主分压部(R1)和次分压部(R2),阴极侧的主分压部(R1

)和次分压部(R2

);两组电阻分压部的分压结点(B、B

)对外分别连接有检测引线(8、8

),两组电阻分压部间的中间地为外接接地点(D)。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压检测集成型X射线管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次分压部,为外接电阻单元,连接于所述检测引线与检测引线接近的极组件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压检测集成型X射线管器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璐璐白宇白成东
申请(专利权)人:白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