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用式打标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9251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20:09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两用式打标头,包括外壳、支架和握持件,外壳内设有激光打标组件,激光打标组件用于产生打标激光,并从外壳内射出;支架可拆卸地连接在外壳朝向打标平台的表面,且支架沿远离外壳的方向延伸;握持件的一端与外壳连接,用于夹持固定或转移外壳。本公开实施例的两用打标头,巧妙地将固定和手持两种方式结合使用,实现了打标头的两用,打破了对打标位置的限制。对打标位置的限制。对打标位置的限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两用式打标头


[0001]本技术涉及打标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两用式打标头。

技术介绍

[0002]激光打标技术目前在国内外工业上的应用正被人们逐渐重视,各种新型的打标设备层出不穷,它以其独特的优点正在取代传统的标记方法,可在各种机械零部件、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模块、仪器、仪表等多种物体表面上,打印出标记。其中,激光打标机的工作原理为激光器产生激光,经过聚焦镜片聚焦后,再照射到打标物体的表面,只有当打标物体位于焦距位置时才具有较为理想的打标效果。但是目前的打标头大多数为形式的标头,需要将待打标的物体放置到固定的位置才能进行打标,限制了打标的位置,无法将手持和固定两种方式结合进行扫描待打标的物体。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两用式打标头。
[0004]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两用式打标头,包括:
[0005]外壳,外壳内设有激光打标组件,激光打标组件用于产生打标激光,并从外壳内射出;
[0006]支架,支架可拆卸地连接在外壳朝向打标平台的表面,且支架沿远离外壳的方向延伸;
[0007]握持件,握持件的一端与外壳连接,用于夹持固定或转移所述外壳。
[0008]优选地,支架包括上支撑条、下支撑条以及至少一个连接条,至少一个连接条设于上支撑条和下支撑条之间,且至少一个连接条的一端与上支撑条连接,另一端与下支撑条连接,上支撑条与外壳朝向打标平台的表面可拆卸连接,下支撑条位于上支撑条的正下方。
[0009]优选地,连接条设置有三个,分别为第一连接条、第二连接条和第三连接条,第一连接条、第二连接条和第三连接条间隔地设在上支撑条和下支撑条之间,且第一连接条和第三连接条到第二连接条的距离相同。
[0010]优选地,第一连接条、第二连接条和第三连接条均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竖直段、弯折段和第二竖直段,第一竖直段远离弯折段的一端与上支撑条连接,第二竖直段远离弯折段的一端与下支撑条连接。
[0011]优选地,外壳朝的下表面开设有供激光打标组件产生的打标激光射出的射出口,射出口的正投影位于上支撑条、下支撑条以及至少一个连接条围成的空间内。
[0012]优选地,握持件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连接形成腔室,且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邻近外壳的一端与外壳连接,且外壳上开设有与腔室连通的开口,以通过腔室和开口向外壳内通入激光打标组件所需的气体。
[0013]优选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邻近外壳的一端分别一体连接有第一连接块和第二
连接块,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均开设有第一安装孔,外壳上开设有与第一安装孔相适配的第二安装孔。
[0014]优选地,第一壳体设有第一空腔,第一空腔内设有第一安装柱,第二壳体设有第二空腔,第二空腔内设有与第一安装柱相适配的第二安装柱;
[0015]在第二安装柱伸入至第一安装柱内卡紧的情况下,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相互盖合,以使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相互围成腔室。
[0016]优选地,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内均设有若干间隔分布的挡块。
[0017]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0018]当需要将打标头固定使用时,将支架安装到外壳朝向打标平台的表面上,之后再将外壳朝打标头的方向移动,以使支架的下端与打标平台相接触,从而完成对打标头的固定,有效地防止打标头在打标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晃动,导致打标不准确的问题。当需要手持打标头进行使用时,将支架从外壳上拆卸,之后再用手握住握持件,以使可以将打标头移动到其他位置对打标物品进行打标操作,巧妙地将固定和手持两种方式结合使用,实现了打标头的两用,打破了对打标位置的限制。
附图说明
[0019]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附图中:
[0022]图1是激光打标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技术两用式打标头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本技术两用式打标头中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是本技术两用式打标头中握持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5是本技术两用式打标头中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6是本技术两用式打标头中第二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8]10、打标头;11、外壳;12、支架;121、下支撑条;122、上支撑条;123、第二连接条;124、第一连接条;125、第三连接条;13、握持件;131、第一壳体;1311、第一空腔;1312、第一安装柱;132、第二壳体;1321、第二空腔;1322、第二安装柱;14、开口;15、挡块;
[0029]20、打标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前”、“后”、“上”、“下”、“左”、“右”、“纵”、“横”、“竖直”、“水平”、“顶”、“底”、“内”、“外”、“头”、“尾”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方案,而不是指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
技术的限制。
[0031]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安装”、“相连”、“连接”、“固定”、“设置”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当一个元件被称为在另一元件“上”或“下”时,该元件能够“直接地”或“间接地”位于另一元件之上,或者也可能存在一个或更多个居间元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方案,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2]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技术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技术。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技术的描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两用式打标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激光打标组件,所述激光打标组件用于产生打标激光,并从所述外壳内射出;支架,所述支架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外壳朝向打标平台的表面,且所述支架沿远离外壳的方向延伸;握持件,所述握持件的一端与所述外壳连接,用于夹持固定或转移所述外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用式打标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上支撑条、下支撑条以及至少一个连接条,所述至少一个连接条设于所述上支撑条和所述下支撑条之间,且所述至少一个连接条的一端与所述上支撑条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下支撑条连接,所述上支撑条与所述外壳朝向打标平台的表面可拆卸连接,所述下支撑条位于上支撑条的正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用式打标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条设置有三个,分别为第一连接条、第二连接条和第三连接条,所述第一连接条、第二连接条和第三连接条间隔地设在所述上支撑条和所述下支撑条之间,且所述第一连接条和第三连接条到所述第二连接条的距离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两用式打标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条、所述第二连接条和所述第三连接条均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竖直段、弯折段和第二竖直段,所述第一竖直段远离所述弯折段的一端与所述上支撑条连接,所述第二竖直段远离所述弯折段的一端与所述下支撑条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用式打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凡威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先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