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缆组件、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线缆组件,包括该线缆组件的连接器以及包括该连接器的连接器组件。
技术介绍
[0002]在现有技术中,连接器通常包括壳体、端子和线缆。端子压接在线缆的一端上,以构成线缆组件。线缆组件插装到壳体上的插孔中。由于线缆组件上的端子是外露的,因此,在插拔线缆组件时,端子很容易触碰到壳体中的其他导电部件,例如,其他端子或金属固定脚。这会导致短路风险,降低了连接器的使用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缺陷的至少一个方面。
[0004]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线缆组件,用于插装到连接器的壳体中。所述线缆组件包括:线缆;端子,电连接至所述线缆的一端;和绝缘套,被套装和固定在所述端子上。所述端子被完全容纳在所述绝缘套中,使得在插拔所述线缆组件时所述端子不会触碰到位于所述绝缘套外部的其他导电部件。
[0005]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绝缘套包括:筒状体;内凸起,凸出地形成在所述筒状体的内周面上;和弹性悬臂,形成在所述筒状体上且其自由端伸入所述筒状体中。在所述端子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具有在所述筒状体的轴向上相对的前后两侧,所述内凸起和所述弹性悬臂的自由端分别抵靠在所述定位凸起的前后两侧上。
[0006]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筒状体的周壁上形成有开口,所述弹性悬臂被悬置在所述开口中,并且所述弹性悬臂的固定端与所述筒状体的周壁相连。
[0007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缆组件,用于插装到连接器的壳体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组件(10、20)包括:线缆(13、23);端子,电连接至所述线缆(13、23)的一端;和绝缘套(15、25),被套装和固定在所述端子上,所述端子被完全容纳在所述绝缘套(15、25)中,使得在插拔所述线缆组件(10、20)时所述端子不会触碰到位于所述绝缘套(15、25)外部的其他导电部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套(15、25)包括:筒状体(150、250);内凸起(151、251),凸出地形成在所述筒状体(150、250)的内周面上;和弹性悬臂(153、253),形成在所述筒状体(150、250)上且其自由端伸入所述筒状体(150、250)中,在所述端子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定位凸起(142、242),所述定位凸起(142、242)具有在所述筒状体(150、250)的轴向上相对的前后两侧,所述内凸起(151、251)和所述弹性悬臂(153、253)的自由端分别抵靠在所述定位凸起(142、242)的前后两侧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筒状体(150、250)的周壁上形成有开口(154、254),所述弹性悬臂(153、253)被悬置在所述开口(154、254)中,并且所述弹性悬臂(153、253)的固定端与所述筒状体(150、250)的周壁相连。4.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形成有插孔(101、201);和权利要求1
‑
3中任一项所述的线缆组件(20),插装到所述插孔(101、201)中。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后端盖(12、22),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后端上,用于将所述绝缘套(15、25)固定在所述壳体中。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套(15、25)还包括:外凸起(152、252),凸出地形成在所述绝缘套(15、25)的筒状体(150、250)的外周面上并具有在所述筒状体(150、250)的轴向上相对的前后两侧,所述后端盖(12、22)包括:盖板(120、220);和弹性臂(121、221),其一端与所述盖板(120、220)相连,另一端抵靠在所述绝缘套(15、25)的外凸起(152、252)的后侧上。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中形成有定位台阶(11a、21a),所述壳体上的定位台阶(11a、21a)和所述后端盖(12、22)的弹性臂(121、221)分别抵靠在所述绝缘套(15、25)的外凸起(152、252)的前后两侧上,以将所述绝缘套(15、25)固定在所述壳体中。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端盖(12、22)还包括:卡扣(122、222),与所述盖板(120、220)相连并形成有卡槽(1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建飞,李国强,王勇,范新征,张道宽,
申请(专利权)人: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