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孔电磁波CT成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091007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2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跨孔电磁波CT成像装置,包括上位机,上位机包括控制模块、GNSS模块、电源模块和通讯模块,电源单元分别连接控制模块、GNSS模块及通讯模块并为其提供电源;通讯模块,其连接控制模块,通讯模块包括WIFI通讯单元和有线通讯单元,WIFI通讯单元分别连接有发射探管和控制模块,发射探管用于发射电磁波;有线通讯单元分别连接有至少两个接收探管和控制模块,两个接收探管均包含有至少两个电感滤波器串联,接收探管用于接收电磁波;GNSS模块,其连接控制模块,GNSS模块用于分别向发射探管和接收探管发射同步信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至少两个接收探管,并于接收探管的内部串联设置有电感滤波器,避免了下井后长电缆对于接收探管的信号影响。于接收探管的信号影响。于接收探管的信号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跨孔电磁波CT成像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磁波勘探
,尤其涉及一种跨孔电磁波CT成像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跨孔电磁波CT法是利用无线电波在两个钻孔中分别发射和接收,根据不同位置上接收的场强的大小,来确定地下不同介质分布的一种地下地球物理勘查方法,也称井中无线电磁波透视法。跨孔电磁波CT成像技术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它以图像的方式直观和清晰地显示地球内部物质结构特征,并广泛应用于地球内部结构、地球动力学、工程、灾害地质和金属矿产资源勘探等地学研究领域,有力推动了地球物理技术的发展。
[0003]目前,现有跨孔电磁波CT成像多是采用一发一收技术,施工效率低,施工容易出错。采用一发多收技术可以提高勘探的精确度,但如何实现多个接收机和发射机信号的同步采集则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跨孔电磁波CT成像装置,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在探勘过程中采用一发多收技术的同时如何确保信号的同步采集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跨孔电磁波CT成像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跨孔电磁波CT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位机,所述上位机包括控制模块、GNSS模块、电源模块和通讯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分别连接控制模块、GNSS模块及通讯模块并为其提供电源;通讯模块,其连接所述控制模块,所述通讯模块包括WIFI通讯单元和有线通讯单元,所述WIFI通讯单元分别连接有发射探管和所述控制模块,所述发射探管用于发射电磁波;所述有线通讯单元分别连接有至少两个接收探管和所述控制模块,至少两个所述接收探管均包含有至少两个电感滤波器串联,所述接收探管用于接收所述电磁波;GNSS模块,其连接所述控制模块,所述GNSS模块用于分别向所述发射探管和所述接收探管提供同步信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孔电磁波CT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装置还包括发射下井模块和接收下井模块,所述发射下井模块分别连接所述控制模块和所述发射探管,所述发射下井模块用于控制所述发射探管下井;所述接收下井模块分别连接所述控制模块和所述接收探管,所述接收下井模块用于控制所述接收探管下井。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孔电磁波CT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探管包括发射GNSS单元、第一晶振器、DDS信号源、射频驱动单元、功率合成器、发射WIFI单元、发射天线及发射MCU;发射GNSS单元,连接所述发射MCU,用于输出启动时钟;第一晶振器,连接所述DDS信号源,用于输出调幅信号;发射MCU,分别连接所述发射WIFI单元和所述DDS信号源,所述发射MCU通过所述发射WIFI单元与所述控制模块实现交互,所述DDS信号源根据所述调幅信号输出正弦信号;射频驱动单元,分别连接所述DDS信号源和功率合成器,所述射频驱动单元根据需要将所述正弦信号输出为固定射频信号;功率合成器,连接所述发射天线,其用于将所述固定射频信号合成和放大,并通过所述发射天线输出电磁波。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跨孔电磁波CT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探管还包括检测单元和模数转换器;所述检测单元连接所述功率合成器,所述模数转换器分别连接所述检测单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健马磊王煜琦柳培房辉
申请(专利权)人:国科重庆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