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浴式汽化器加热蒸汽管结构,使贮水筒内的水加热更加均匀,且蒸汽停止后水不会从蒸汽管出口倒灌入加热蒸汽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贮水筒、汽化管束机构和加热蒸汽管;汽化管束机构和加热蒸汽管均固定安装在贮水筒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热盘和单向阀;加热盘固定在加热蒸汽管的底部,加热蒸汽管的出口延伸到加热盘内,加热盘上开设有出汽孔;加热盘的外径大于加热蒸汽管出口的外径,小于贮水筒的内径;单向阀包括阀体和柔性阀瓣;阀体固定在加热蒸汽管的出口上,阀体上开设有阀孔,阀孔的进口与加热蒸汽管的出口连通;柔性阀瓣固定在阀体上,柔性阀瓣覆盖住阀孔的出口。孔的出口。孔的出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浴式汽化器加热蒸汽管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水浴式汽化器加热蒸汽管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水浴式汽化器就是通过贮水筒内的热水与汽化管束机构内的低温液态气体进行热交换,从而使低温液态气体气化成气态气体的一种设备,它适用的介质有液氧、液氮、液氩、液体二氧化碳、液化石油气、液化天然气等。蒸气加热水浴式汽化器是通过蒸气加热贮水筒内的水,再通过热水加热汽化管束机构中通过的液态气体,使之能转化为气态的气体。
[0003]现有的蒸气加热水浴式汽化器,加热蒸汽管的蒸汽只能加热蒸汽管出口附近的水,加热面积小,贮水筒内的水加热不均匀,且一旦蒸汽停止后,水会从蒸汽管出口倒灌入加热蒸汽管,进而有可能流入蒸汽产生设备,导致蒸汽产生设备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水浴式汽化器加热蒸汽管结构,使贮水筒内的水加热更加均匀,且蒸汽停止后水不会从蒸汽管出口倒灌入加热蒸汽管。
[0005]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浴式汽化器加热蒸汽管结构,包括贮水筒、汽化管束机构和加热蒸汽管;汽化管束机构和加热蒸汽管均固定安装在贮水筒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热盘和单向阀;加热盘固定在加热蒸汽管的底部,加热蒸汽管的出口延伸到加热盘内,加热盘上开设有出汽孔;加热盘的外径大于加热蒸汽管出口的外径,小于贮水筒的内径;单向阀包括阀体和柔性阀瓣;阀体固定在加热蒸汽管的出口上,阀体上开设有阀孔,阀孔的进口与加热蒸汽管的出口连通;柔性阀瓣固定在阀体上,柔性阀瓣覆盖住阀孔的出口。
[0006]本技术所述的加热盘包括顶板和底板,顶板与底板和加热蒸汽管固定在一起;顶板上开设有所述的出汽孔。
[0007]本技术所述的顶板的中部开设有安装孔,加热蒸汽管的底部穿过安装孔。
[0008]本技术所述的顶板为锥形。
[0009]本技术所述的加热盘位于汽化管束机构的下方。
[0010]本技术所述的单向阀还包括固定板,柔性阀瓣固定在固定板上,固定板固定在阀体上。
[0011]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加热盘增大了加热面积,使得贮水筒内的水加热更加均匀;单向阀使得蒸汽停止后水不会从蒸汽管出口倒灌入加热蒸汽管,从而可以防止蒸汽产生设备因水倒灌而损坏,同时该单向阀结构简单,无需电力或者人工控制就可运行,成本低。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加热盘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单向阀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解释而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0016]本技术实施例包括贮水筒1、汽化管束机构2、加热蒸汽管3、加热盘4和单向阀5。
[0017]汽化管束机构2固定安装在贮水筒1内。加热蒸汽管3固定在贮水筒1内,加热蒸汽管3的出口一直延伸到贮水筒1底部,其位于汽化管束机构2的下方。
[0018]加热盘4整体呈圆锥形,其固定在加热蒸汽管3的底部,加热蒸汽管3的出口延伸到加热盘4内。加热盘4包括顶板41和底板42,顶板41和底板42固定在一起。顶板41的中部开设有安装孔43,加热蒸汽管3的底部穿过安装孔43,顶板41与加热蒸汽管3固定在一起;顶板41上开设有加热盘4的出汽孔44。顶板41为圆锥形,增大了加热面积。加热盘4位于汽化管束机构2的下方。加热盘4的外径大于加热蒸汽管3出口的外径,略小于贮水筒1的内径,如此就增大了加热面积,使得贮水筒内的水加热更加均匀。
[0019]单向阀5固定设置在加热蒸汽管3的出口上。单向阀5包括阀体51、柔性阀瓣52和固定板53。
[0020]阀体51固定在加热蒸汽管3的出口上,阀体51上开设有阀孔54,阀孔54的进口与加热蒸汽管3的出口连通。柔性阀瓣52固定在固定板53上,固定板53用螺丝固定在阀体51上,如此柔性阀瓣52就固定在了阀体51上,柔性阀瓣52覆盖住阀孔54的出口。
[0021]当水浴式汽化器工作时,加热蒸汽从加热蒸汽管3进入贮水筒1, 由于加热蒸汽有比较大的压力,加热蒸汽冲开柔性阀瓣52,使得柔性阀瓣52与阀孔54分离,加热蒸汽进入加热盘4内,再从出汽孔44进入贮水筒1内,加热贮水筒1内的水。加热停止后,加热蒸汽停止供应,柔性阀瓣52重新覆盖住阀孔54的出口,加热蒸汽管3的出口就被封闭,如此水就不会从蒸汽管出口倒灌入加热蒸汽管。
[0022]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技术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凡依据本技术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者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技术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浴式汽化器加热蒸汽管结构,包括贮水筒、汽化管束机构和加热蒸汽管;汽化管束机构和加热蒸汽管均固定安装在贮水筒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热盘和单向阀;加热盘固定在加热蒸汽管的底部,加热蒸汽管的出口延伸到加热盘内,加热盘上开设有出汽孔;加热盘的外径大于加热蒸汽管出口的外径,小于贮水筒的内径;单向阀包括阀体和柔性阀瓣;阀体固定在加热蒸汽管的出口上,阀体上开设有阀孔,阀孔的进口与加热蒸汽管的出口连通;柔性阀瓣固定在阀体上,柔性阀瓣覆盖住阀孔的出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浴式汽化器加热蒸汽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淑勇,莫新良,徐向晖,盛建兵,陈杭斐,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空分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