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塑壳断路器转轴的保护结构,包括侧面隔板(1),隔板(2),转子(3),触桥(4),断路器壳体(5),所述断路器壳体(5)内设有空腔(51),所述隔板(2)两侧各设一侧面隔板(1),构成保护转子(3)的腔体,该腔体内壁与转子(3)紧密贴合,整体安装于空腔(51)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以增加模块气密性的塑壳断路器转轴的保护结构,该结构易于安装,装配过程简便、省力,同时有效减少电弧产生的气体从转子中泄漏以及防止电弧产生的喷弧进入转子,提高了工作效率以及使用寿命。提高了工作效率以及使用寿命。提高了工作效率以及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壳断路器转轴的保护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低压电器
,尤其是涉及一种塑壳断路器转轴的保护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塑壳断路器是一种既能作开关用,又具有电路自动保护功能的低压电器,能够在电路出现异常状态(如过载、短路、欠电压等)下自动断开电路,避免因为电路故障危及工作人员的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0003]塑壳断路器转轴是机构与触头之间的连接件,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连接断路器机构与触头系统的桥梁,断路器中的能量由机构传递给转轴,再通过转轴、连杆传递给各相动触头。一方面,它将机构的操动力传递给各相动触头,需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性,另一方面,各相触头之间必须保持电气绝缘。对于额定工作电流较小的断路器,一般转轴采用塑料件,对于额定工作电流较大的断路器,采用纯塑料件强度和刚性不足,需要采用塑料和金属组合件。断路器机构通过连杆与转轴连接,现有的断路器转轴处存在较大间隙,电弧产生的气体可以从间隙处泄露,有可能导致相间短路;电弧产生的喷弧可以损坏转轴中安装的连杆、弹簧等,现有的断路器转轴结构不能有效防止电弧产生的喷弧进入转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可以增加模块的气密性,有效减少电弧产生的气体从转子中泄漏以及防止电弧产生的喷弧进入转子的塑壳断路器转轴保护结构。
[0005]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一种塑壳断路器转轴的保护结构,包括侧面隔板,隔板,转子,触桥,断路器壳体,所述断路器壳体内设有空腔,所述隔板两侧各设一侧面隔板,构成保护转子的腔体,该腔体内壁与转子紧密贴合,整体安装于空腔内部。
[0007]进一步地,所述侧面隔板向一侧延伸设有壁,壁与空腔内壁紧密贴合。
[0008]进一步地,所述壁沿侧面隔板边缘设置,使侧面隔板与壁一体构成转子的侧盖,该侧盖内壁与转子紧密贴合。
[0009]进一步地,所述转子上设有凸起a,所述侧面隔板对应设有孔a,凸起a插入孔a,使侧面隔板的安装定位于转子两侧。
[0010]进一步地,所述转子上设有孔c,所述侧面隔板上对应设有孔b,断路器的机构轴通过孔c和孔b连接转子和保护转子的腔体。
[0011]进一步地,所述转子上设有凸起b,所述侧面隔板对应设有孔d,供凸起b穿过。
[0012]进一步地,所述隔板上设有供触桥穿过的孔e,触桥作旋转运动时带动隔板同步旋转。
[0013]进一步地,所述孔e形状与触桥相对应。
[0014]进一步地,所述隔板的横截面为半圆形状,两块隔板组合成容置转子的圆筒。
[0015]进一步地,所述侧面隔板位于两隔板组成的圆筒两侧,侧面隔板延伸的壁扣合在圆筒两端。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7](1)本技术结构简单,易于安装,装配过程简便、省力。
[0018](2)本技术可以减少断路器转轴处存在的间隙,增加模块的气密性,有效地减少电弧产生的气体从转子中泄漏。
[0019](3)本技术可以有效防止电弧产生的喷弧进入转子,保护转轴中安装的连杆、弹簧等不被损坏。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中转子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中断路器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技术中断路器壳体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侧面隔板;11、壁;13、孔a;14、孔b;15、孔d;2、隔板;21、孔e;3、转子;31、凸起a;32、孔c;33、凸起b;4、触桥;5、盖;51、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27]实施例
[0028]如图1所示,一种塑壳断路器转轴的保护结构,包括侧面隔板1,隔板2,转子3,触桥4,所述隔板2两侧各设一侧面隔板1,构成保护转子3的腔体,该腔体内壁与转子3紧密贴合,用于防止电弧产生的气体从转子中泄漏以及防止电弧产生的喷弧进入转子。如图4所示,断路器壳体5内设有空腔51,保护结构腔体内壁紧密贴合安装于空腔51内部,如图2所示,所述侧面隔板1向一侧延伸设有壁11,壁11与空腔51内壁紧密贴合,所述壁11沿侧面隔板1边缘设置,使侧面隔板1与壁11一体构成转子的侧盖,该侧盖内壁与转子3紧密贴合。
[0029]如图3所示,所述转子3上设有凸起a31,孔c32,凸起b33,如图2所示,所述侧面隔板1设有孔a13,孔b14,孔d15,凸起a31可以对应插入孔a13实现侧面隔板1的安装定位,断路器的机构轴通过孔c32和孔b14连接转子3和断路器转轴保护结构的腔体,孔d15供凸起b33穿过实现转子3与侧面隔板1的安装定位。
[0030]如图2所示,所述孔a13,孔b14和孔d15在侧面隔板1两侧对称设置,所述所述隔板2的横截面为半圆形状,两块隔板2组合成容置转子3的圆筒,所述侧面隔板1位于两隔板2组成的圆筒两侧,侧面隔板1延伸的壁11扣合在圆筒两端,所述隔板2上设有孔e21,孔e21形状与触桥4相对应,供触桥4穿过,触桥4作旋转运动时带动隔板2同步旋转。
[0031]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以增加模块气密性的塑壳断路器转轴的保护结构,该结构易于安装,装配过程简便、省力,同时有效防止电弧产生的气体从转子中泄漏以及防止电弧产生的喷弧进入转子,提高了工作效率以及使用寿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壳断路器转轴的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侧面隔板(1),隔板(2),转子(3),触桥(4),断路器壳体(5),所述断路器壳体(5)内设有空腔(51),所述隔板(2)两侧各设一侧面隔板(1),构成保护转子(3)的腔体,该腔体内壁与转子(3)紧密贴合,整体安装于空腔(51)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壳断路器转轴的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隔板(1)向一侧延伸设有壁(11),壁(11)与空腔(51)内壁紧密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塑壳断路器转轴的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壁(11)沿侧面隔板(1)边缘设置,使侧面隔板(1)与壁(11)一体构成转子的侧盖,该侧盖内壁与转子(3)紧密贴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壳断路器转轴的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3)上设有凸起a(31),所述侧面隔板(1)对应设有孔a(13),凸起a(31)插入孔a(13),使侧面隔板(1)的安装定位于转子(3)两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壳断路器转轴的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晓丽,赵瑞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人民电器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