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白过海专利>正文

一种新能源的氢燃料电池分段式储氢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08896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20: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能源的氢燃料电池分段式储氢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涉及储氢装置领域,以解决现有的氢燃料电池储氢装置在使用的时候,没有分段式缓冲液氢的结构,车辆遇到冲撞时,内部液氢振动容易对储氢装置内部产生强烈冲撞的问题,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为储氢装置本体,且主体的两端为弧形结构,主体的外侧上下两端固定有两个固定件。车辆振动或撞击的时候,液氢在主体的内部产生冲撞,液氮与连接件以及受力件接触,连接件可以轻微改变液氢流通方向,使液氢可以初步减少流速,液氢与受力件接触的时候,由于受力件为倾斜状结构,使旋转件旋转,使得多个受力件可以旋转,控制液氢冲撞,减少其流通速度,使其更加稳定,减少对主体产生的影响。产生的影响。产生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的氢燃料电池分段式储氢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储氢装置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新能源的氢燃料电池分段式储氢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汽车在使用的时候,通常需要用到氢燃料电池发电,氢燃料电池是将氢气和氧气的化学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发电装置,氢气需要用到存储装置固定在新能源汽车上。
[0003]例如申请号:CN200610140213.X中涉及燃料电池储氢装置以及储氢和充氢系统,包括储氢容器,该储氢容器具有氢气出口和氢气入口,该储氢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储氢容器外围的传热通道,该传热通道具有冷却介质入口和冷却介质出口。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燃料电池的储氢和充氢系统,该系统除了包括上述的储氢装置之外,还包括充氢装置,该充氢装置包括两端分别与所述冷却介质入口和冷却介质出口连通的冷却介质管路,设置在该冷却介质管路上的驱动装置,以及两端分别与所述氢气入口和外界的氢气源连通的充氢管路,在本专利技术的储氢和充氢系统中,可以有效利用系统本身的能量,提高整个系统的效率。
[0004]基于现有技术发现,现有的氢燃料电池储氢装置在使用的时候,没有分段式缓冲液氢的结构,车辆遇到冲撞时,内部液氢振动容易对储氢装置内部产生强烈冲撞,且现有的氢燃料电池储氢装置在使用的时候,安装时缺少辅助缓冲机构,无法多方位缓冲振动,长时间使用之后安装位置容易出现松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能源的氢燃料电池分段式储氢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现有的氢燃料电池储氢装置在使用的时候,没有分段式缓冲液氢的结构,车辆遇到冲撞时,内部液氢振动容易对储氢装置内部产生强烈冲撞,且现有的氢燃料电池储氢装置在使用的时候,安装时缺少辅助缓冲机构,无法多方位缓冲振动,长时间使用之后安装位置容易出现松动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一种新能源的氢燃料电池分段式储氢装置及其使用方法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0007]一种新能源的氢燃料电池分段式储氢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
[0008]主体;
[0009]所述主体为储氢装置本体,且主体的两端为弧形结构,主体的外侧上下两端固定有两个固定件;
[0010]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包括有限位机构,固定件的内部安装有限位机构,固定件为弧形板状结构,两个固定件的两侧安装有两个移动件;
[0011]移动件,所述移动件为U形板状结构,且移动件的两侧设有两个圆孔,移动件的外端中间位置设有T形结构的拉板,两个移动件的外侧安装有防护件;
[0012]防护件,所述防护件为H形结构,且防护件的两侧中间位置设有四个对称的矩形槽,矩形槽内部嵌入有移动件的两侧。
[0013]进一步的,所述主体包括:
[0014]连接件,连接件为两个弧形结构,且连接件的前后两侧为倾斜状结构,四个连接件对称固定在主体的内部;
[0015]辅助件,辅助件为圆环状结构,且辅助件通过连接杆固定在两个连接件之间,连接杆为楔形结构;
[0016]内环,内环为圆形板状结构,且内环的四周通过四个矩形杆与辅助件的内部相连接;
[0017]旋转槽,旋转槽为中间凸起的圆柱形结构,两个旋转槽设在内环的两侧。
[0018]进一步的,所述主体还包括:
[0019]旋转件,旋转件为中间凸起的圆柱形结构,且旋转件的外端为锥形结构,旋转件的内端嵌入在旋转槽的内部;
[0020]受力件,受力件为倾斜的矩形板,且受力件呈环状排列在旋转件的外侧。
[0021]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包括:
[0022]连接槽,连接槽为L形结构,且四个连接槽对称开设在固定件的两端;
[0023]嵌入槽,嵌入槽为弧形结构,且嵌入槽的截面为T形结构,三个嵌入槽开设在固定件的内侧;
[0024]缓冲板,缓冲板为矩形板状结构,且缓冲板为弹簧板材质,缓冲板对称均匀排列在固定件的外侧。
[0025]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
[0026]接触件,接触件为弧形结构,且接触件的截面为T形结构,接触件为橡胶材质,接触件的内部设有均匀排列的通孔,接触件嵌入在嵌入槽的内部;
[0027]外槽,外槽为弧形结构,且外槽的截面为半圆形结构,外槽开设在接触件的外侧中间位置。
[0028]进一步的,所述移动件包括:
[0029]推板,推板为矩形板状结构,且推板固定在移动件的内端;
[0030]接触杆,接触杆为工字型结构,且两个接触杆固定在推板的两端。
[0031]进一步的,所述移动件还包括:
[0032]连接板,连接板为板状结构,且连接板的内侧为弧形结构,连接板的外侧两端设有两个矩形槽,矩形槽内部嵌入有接触杆的内侧中间位置;
[0033]外件,外件为L形结构,且两个外件设在连接板的内侧上下两端,外件嵌入在连接槽的内部;
[0034]内件,内件为T形结构,且内件固定在连接板的内侧中间位置,内件嵌入在固定件连接处位置的连接槽内部。
[0035]进一步的,所述防护件包括:
[0036]侧件,侧件为U形结构,且侧件的中间位置设有矩形槽,矩形槽的内部嵌入有移动件外端的拉板,两个侧件嵌入在防护件的两侧中间位置;
[0037]导向杆,导向杆为圆柱形结构,且两个导向杆固定在侧件的内部两侧,导向杆的外
侧套装有弹簧,导向杆嵌入在移动件两侧的圆孔内部。
[0038]进一步的,所述防护件还包括:
[0039]内腔,内腔为矩形结构,且内腔设在防护件的内部中间位置,内腔的上下两端外侧为倾斜状结构;
[0040]控制槽,控制槽为矩形结构,且控制槽对称均匀排列开设在内腔的上下两侧。
[0041]进一步的,包括以下步骤:
[0042]01.当本装置安装完成之后,主体遇到振动的时候,主体内部的液氢产生前后冲撞,液氢与连接件接触,同时液氢受力件接触,使受力件可以受力通过旋转件,进而将液氢搅拌,减少其流通速度,减少液氢震荡对主体产生的影响,使液氢可以稳定;
[0043]02.若是主体上下产生振动的时候,固定件可以通过缓冲板上下缓冲冲击力,使弹簧板材质的缓冲板可以轻微弯曲,进而有效吸收冲击力力量;
[0044]03.若是主体左右产生振动的时候,主体通过固定件以及连接板与推板以及接触杆接触,使两个移动件内部的弹簧一个被拉伸,另一个被压缩,进而缓冲横向产生的冲击力,至此,完成该装置的使用过程。
[004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46]1、在本装置中,设置了主体,主体的内部安装有两个连接件,使主体的内部可以被分割开,使两个内环以及两个旋转件可以同时安装使用,使主体安装在新能源汽车上使用的时候,若是遇到车辆振动或撞击的时候,液氢在主体的内部产生冲撞,液氮与连接件以及受力件接触,连接件可以轻微改变液氢流通方向,使液氢可以初步减少流速,液氢与受力件接触的时候,由于受力件为倾斜状结构,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的氢燃料电池分段式储氢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分段式储氢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为储氢装置本体,且主体的两端为弧形结构,主体的外侧上下两端固定有两个固定件;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包括有限位机构,固定件的内部安装有限位机构,固定件为弧形板状结构,两个固定件的两侧安装有两个移动件;移动件,所述移动件为U形板状结构,且移动件的两侧设有两个圆孔,移动件的外端中间位置设有T形结构的拉板,两个移动件的外侧安装有防护件;防护件,所述防护件为H形结构,且防护件的两侧中间位置设有四个对称的矩形槽,矩形槽内部嵌入有移动件的两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能源的氢燃料电池分段式储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连接件,连接件为两个弧形结构,且连接件的前后两侧为倾斜状结构,四个连接件对称固定在主体的内部;辅助件,辅助件为圆环状结构,且辅助件通过连接杆固定在两个连接件之间,连接杆为楔形结构;内环,内环为圆形板状结构,且内环的四周通过四个矩形杆与辅助件的内部相连接;旋转槽,旋转槽为中间凸起的圆柱形结构,两个旋转槽设在内环的两侧。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能源的氢燃料电池分段式储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还包括:旋转件,旋转件为中间凸起的圆柱形结构,且旋转件的外端为锥形结构,旋转件的内端嵌入在旋转槽的内部;受力件,受力件为倾斜的矩形板,且受力件呈环状排列在旋转件的外侧。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能源的氢燃料电池分段式储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连接槽,连接槽为L形结构,且四个连接槽对称开设在固定件的两端;嵌入槽,嵌入槽为弧形结构,且嵌入槽的截面为T形结构,三个嵌入槽开设在固定件的内侧;缓冲板,缓冲板为矩形板状结构,且缓冲板为弹簧板材质,缓冲板对称均匀排列在固定件的外侧。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能源的氢燃料电池分段式储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接触件,接触件为弧形结构,且接触件的截面为T形结构,接触件为橡胶材质,接触件的内部设有均匀排列的通孔,接触件嵌入在嵌入槽的内部;外槽,外槽为弧形结构,且外槽的截面为半圆形结构,外槽开设在接触件的外侧中间位置。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白过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