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系统充电桩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08871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2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伏系统充电桩,包括壳体二,所述壳体二底端设有底座,所述底座固定于地面上,所述壳体二内部设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底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壳体二外表面设有插座与控制器,所述壳体二上端活动安装有壳体一,所述壳体一的底端贯穿所述壳体二与所述升降组件的顶端连接固定,所述壳体一外表面设有广告牌,所述壳体一顶端与外支撑体底端连接固定,所述外支撑体外表面上设有若干个光伏板,所述外支撑体顶端与防护壳体底端连接固定。有益效果:本装置可同时利用风能与太阳能发电供电,设立升降组件可有效摆脱物体遮挡的干扰,方便稳定发电,本装置可作为单独个体使用,也可联合成组群安装使用。也可联合成组群安装使用。也可联合成组群安装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伏系统充电桩


[0001]本技术涉及光伏供电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光伏系统充电桩。

技术介绍

[0002]现有充电桩基本以市政电力供电为主导,在城市安装多点位式充电桩考虑电力接入是首要的难题,严重影响对充电桩这样公共设施的投放比例,在偏远的城镇及农村人们享用各式充电设施也显得尤为困难。亟需一种多功能冲电桩,其一:不仅能输电,还能自我发电,产电功率较大且多余的电能上网或供给周边传统充电桩使用;其二:不受市政电力接入距离的的影响,推动各式充电桩的普及;其三:充电功率大能适应大倍率电池充电。因此,本专利技术一种多功能光伏充电桩,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多组联合形成光伏充电小站,将清洁能源广泛运用至能源小汽车、客车、电动车的充电领域,既安全环保,也给社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传统的充电桩具有以下缺陷:利用市政电力供电,传统电力消耗大,安装地点受限,不能快速普及;传统的充电桩功率固化,很难满足不同功率需求的车充电。
[0003]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光伏系统充电桩,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0005]为此,本技术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光伏系统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二,所述壳体二底端设有底座,所述底座固定于地面上,所述壳体二内部设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底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壳体二外表面设有插座与控制器,所述壳体二上端活动安装有壳体一,所述壳体一的底端贯穿所述壳体二与所述升降组件的顶端连接固定,所述壳体一外表面设有广告牌,所述壳体一顶端与外支撑体底端连接固定,所述外支撑体外表面上设有若干个光伏板,所述外支撑体顶端与防护壳体底端连接固定,所述防护壳体内部设有外圈式发电装置,所述外圈式发电装置与风扇连接固定,所述风扇安装在所述防护壳体顶端,所述风扇顶端设有顶板,所述顶板与所述防护壳体之间通过四根细杆连接固定,所述顶板上端设有照明灯。
[0007]作为优选,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支撑架中部活动安装有轮盘,所述轮盘底端与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轮盘顶部设有齿条,所述支撑架的顶部等间距设有三个齿轮,所述齿条与所述齿轮啮合,所述齿轮一侧与连接杆一连接固定,所述连接杆一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支撑架组,所述支撑架组的顶部与三个连接杆三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杆三活动连接在支撑盘的底部,所述支撑盘的顶部与所述壳体一的底端挤压在一起。
[0008]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架组包括三个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安装盘,所述安装盘的内壁等间距设有三个耳板,所述耳板上活动连接有连接杆二,三个所述连接杆二彼此之间活动连接,最上方所述连接杆二的顶端与所述连接杆三的底端活动连接,最下方所述连接杆
二的底端与所述连接杆一活动连接。
[0009]作为优选,所述壳体一底端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所述壳体二内壁相配合,所述限位板底端与所述支撑盘的顶部挤压在一起,所述支撑盘以及所述安装盘两者规格相同,所述壳体二的内壁与所述支撑盘以及所述安装盘两者相配合。
[0010]作为优选,所述外圈式发电装置包括内定子铁芯、外转子磁轭、定子绕组、永磁体极和滚珠,所述内定子铁芯底部设有铁芯底座,所述铁芯底座上开设有环槽,若干个所述滚珠滚动安装在所述环槽内,所述外转子磁轭底端转动安装在所述环槽内,若干个所述定子绕组均匀固定安装在所述内定子铁芯外侧面,若干个所述永磁体极均匀固定安装在所述外转子磁轭内壁上,所述外圈式发电装置顶端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贯穿所述防护壳体顶端与所述风扇连接。
[0011]作为优选,所述壳体一内部安装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与所述照明灯、所述外圈式发电装置、所述光伏板、所述插座、所述控制器、所述电机电性相连,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照明灯、所述插座、所述电机电性相连。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装置可同时利用风能与太阳能发电供电,设立遮挡物能有效摆脱物体遮挡的困扰,方便稳定发电,本装置可作为单独个体使用,也可联合成组群安装使用;
[0013]风能带动风扇转动,通过转轴风扇带动防护壳体内的外转子磁轭转动,进而使得外圈式发电装置能够发电,其中永磁体极相对内定子铁芯发生转动,通过内定子铁芯转动切割磁感线产生电能。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光伏系统充电桩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光伏系统充电桩风能发电装置的装配图;
[0017]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光伏系统充电桩外支撑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光伏系统充电桩壳体一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光伏系统充电桩壳体二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6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光伏系统充电桩升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
[0022]1、照明灯;2、顶板;3、风扇;4、防护壳体;5、外支撑体;6、光伏板;7、壳体一;8、广告牌;9、壳体二;10、插座;11、控制器;12、齿轮;13、底座;14、永磁体极;15、外转子磁轭;16、外圈式发电装置;17、滚珠;18、铁芯底座;19、内定子铁芯;20、定子绕组;21、环槽;22、蓄电池;23、轮盘;24、升降组件;25、支撑盘;26、齿条;27、电机;28、支撑架;29、连接杆二;30、安装盘;31、耳板;32、连接杆一;33、连接杆三。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技术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技术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技术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0024]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伏系统充电桩。
[0025]实施例一,如图1
‑ꢀ
6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光伏系统充电桩,包括壳体二9,所述壳体二9底端设有底座13,所述底座13固定于地面上,所述壳体二9内部设有升降组件24,所述升降组件24底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13上,所述壳体二9外表面设有插座10与控制器11,所述壳体二9上端活动安装有壳体一7,所述壳体一7的底端贯穿所述壳体二9与所述升降组件24的顶端连接固定,所述壳体一7外表面设有广告牌8,所述壳体一7顶端与外支撑体5底端连接固定,所述外支撑体5外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系统充电桩,包括壳体二(9),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二(9)底端设有底座(13),所述底座(13)固定于地面上,所述壳体二(9)内部设有升降组件(24),所述升降组件(24)底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13)上,所述壳体二(9)外表面设有插座(10)与控制器(11),所述壳体二(9)上端活动安装有壳体一(7),所述壳体一(7)的底端贯穿所述壳体二(9)与所述升降组件(24)的顶端连接固定,所述壳体一(7)外表面设有广告牌(8),所述壳体一(7)顶端与外支撑体(5)底端连接固定,所述外支撑体(5)外表面上设有若干个光伏板(6),所述外支撑体(5)顶端与防护壳体(4)底端连接固定,所述防护壳体(4)内部设有外圈式发电装置(16),所述外圈式发电装置(16)与风扇(3)连接固定,所述风扇(3)安装在所述防护壳体(4)顶端,所述风扇(3)顶端设有顶板(2),所述顶板(2)与所述防护壳体(4)之间通过四根细杆连接固定,所述顶板(2)上端设有照明灯(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系统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24)包括支撑架(28),所述支撑架(28)设置在所述底座(13)上,所述支撑架(28)中部活动安装有轮盘(23),所述轮盘(23)底端与电机(27)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机(27)安装在所述底座(13)上,所述轮盘(23)顶部设有齿条(26),所述支撑架(28)的顶部等间距设有三个齿轮(12),所述齿条(26)与所述齿轮(12)啮合,所述齿轮(12)一侧与连接杆一(32)连接固定,所述连接杆一(32)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支撑架组,所述支撑架组的顶部与三个连接杆三(33)活动连接,所述连接杆三(33)活动连接在支撑盘(25)的底部,所述支撑盘(25)的顶部与所述壳体一(7)的底端挤压在一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伏系统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琇平陶利青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恒嘉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