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融合定位的室内人员轨迹定位查询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08833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20: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室内定位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融合定位的室内人员轨迹定位查询方法,S1、采集信息;S2、信息传输;S3、处理信息;S4、信息展示,所述挂绳的一端设置有背板,所述背板的前侧固定有卡架,所述背板的前侧开设有压槽,所述卡架的后侧设置有第一磁吸片,所述卡架的前侧设置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外侧位于卡架的前侧位置处设置有弹簧,所述滑杆的外侧前端位置处设置有挡片。本发明专利技术基于融合定位、RFID标签、蓝牙、GPS多种方式进行位置的定位,连接定位点完成轨迹的确定,RFID标签单独携带可与智能设备固定携带,对智能设备的依赖性低,获取信息多样,能进行监测信息的对比,进行纠错处理,进一步提高查询信息的精准性。进一步提高查询信息的精准性。进一步提高查询信息的精准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融合定位的室内人员轨迹定位查询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室内定位
,具体是一种基于融合定位的室内人员轨迹定位查询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室内环境无法使用卫星定位时,使用室内定位技术作为卫星定位的辅助定位,解决卫星信号到达地面时较弱、不能穿透建筑物的问题,最终定位物体当前所处的位置,室内定位是指在室内环境中实现位置定位,主要采用无线通讯、基站定位、惯导定位、动作捕捉等多种技术集成形成一套室内位置定位体系,从而实现人员、物体等在室内空间中的位置监控,而融合定位技术融合了目前市面上的所有定位方式,包括GPS、基站定位、Wifi定位、蓝牙定位以及传感器定位,把定位点连接即可生成人员轨迹。
[0003]中国专利公开了基于融合定位的室内人员轨迹定位及密接人员查询方法, (授权公告号CN114760591A),该专利技术通过使用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随身携带智能手机、标配的蓝牙通讯和WiFi通讯功能,结合大型公共建筑室内布设的WiFi网络,即可完成了定位基础环境的搭建,建设成本低、速度快、易推广;配合本方法提供的监控后台系统、移动应用程序及融合定位算法即能完成人们活动轨迹及密接人员的高精度实时定位,且定位过程对被定位人员无感且无需设置约束机制,用户体验好、应用效率高,但是,上述方法采用智能手机自带的传感器完成定位操作,智能设备对基站信号的依赖性较大,在信号不好的地区导致定位失效,不利于定位的精准性,导致轨迹的判断错误,需要使用者实时携带智能手机设备,有些工作中不能实时携带智能手机,因而此种方式适配性较差,获取信息唯一性,不能纠错,不利于查询的精准性。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基于融合定位的室内人员轨迹定位查询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融合定位的室内人员轨迹定位查询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融合定位的室内人员轨迹定位查询方法,步骤如下:
[0006]S1、采集信息:通过检测终端、定位卡与智能设备之间信息收发完成信息的采集,采集步骤入如下:
[0007]S101、定位卡卡夹到衣物上或固定的到智能设备上,检测终端根据室内大小进行安装数量的确定并安装,智能设备随身携带,启动定位卡、检测终端与智能设备;
[0008]S102、携带RFID定位标签进入检测终端内RFID读卡器范围内,RFID读卡器接收到RFID定位标签的位置,把确定的位置情况分别导入检测终端的信息整合模块、定位卡的信息整合模块;
[0009]S103、蓝牙接收模块接收到定位卡中的蓝牙模块位置,把确定的位置情况分别导
入检测终端的信息整合模块、定位卡的信息整合模块;
[0010]S104、GPS定位模块检测所在位置,把确定的位置情况分别导入检测终端的信息整合模块、定位卡的信息整合模块;
[0011]S105、智能设备检测位置信息、运行方向与移动距离,定位卡整合的信息包括RFID定位、蓝牙定位、GPS定位,检测终端整合的信息包括RFID定位、蓝牙定位、GPS定位、位置信息、运行方向与移动距离;
[0012]S2、信息传输:定位卡整合的信息发送到检测终端,智能设备采集的信息发送到检测中端,检测终端、定位卡与智能设备采集的信息分别发送到处理终端;
[0013]S3、处理信息:处理终端中信息接收模块对信息接收,信息处理模块对接收的信息处理;
[0014]S4、信息展示:完成处理,把信息存储到信息存储模块,并显示到信息显示模块上。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S1中的定位卡包括卡片主体、吊挂孔与挂绳,所述吊挂孔位于卡片主体的前侧一端位置处,所述挂绳位于吊挂孔的内部位置处,所述挂绳的一端设置有背板,所述背板的前侧固定有卡架,所述背板的前侧开设有压槽,所述卡架的后侧设置有第一磁吸片,所述卡架的前侧设置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外侧位于卡架的前侧位置处设置有弹簧,所述滑杆的外侧前端位置处设置有挡片,所述卡片主体的后侧设置有第二磁吸片,所述第二磁吸片的后侧设置有金属板,所述金属板的后侧设置有黏胶保护纸。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S1中的智能设备为手机或智能手表,手机或智能手表需要开启定位服务、允许网络访问、允许陀螺仪、定位、动态步数信息同步。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S1中的检测终端RFID读卡器的安装数量无法直接获取,需要根据RFID读卡器性能、RFID定位标签的激活距离、室内面积确定的,判断方式如下:采用工作频率x吉赫兹的RFID读卡器,x吉赫兹的RFID 读卡器与RFID定位标签的识别距离为r米,室内面积为s平方米,RFID读卡器的识别范围是向四周辐射的,范围为一个圆,为铺满室内,圆与圆之间有重叠,选用识别距离r米为半径做圆,取圆内最大的方形,方形对角处作RFID读卡器的最佳位置,得出公式h为室内方形区的个数,根据h的个数算出RFID 读卡器的安装数t。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S2中的信息传输,定位卡整合的信息通过物联网模块、RFID定位标签、蓝牙模块分别以网络传输、REID传输、蓝牙传输的方式发送到检测终端,智能设备采集的信息通过网络传输的方式发送到检测中端,检测终端、定位卡与智能设备采集的信息分别通过网络传输的方式发送到处理终端。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S3中的信息处理,处理步骤如下:
[0020]S301、对RFID定位、蓝牙定位、GPS定位、位置信息,整合对比分析并收集,对检测的运行方向与移动距离收集,对所述RFID定位、蓝牙定位、GPS定位、位置信息的分析确定标准位置信息,标准位置计算方式如下:选定四个数值,取两个点相近的坐标,对相近两个点坐标的x、y轴分别相加然后取平均值,得出标准位置;
[0021]S302、分析标准位置信息、运行方向与移动距离,定位频率为每秒100次,得出的位置数据直接生成轨迹;
[0022]S303、运行方向与移动距离作为对比参考分析定位轨迹是否正确,如出现较大偏差,进行人为介入纠错处理。
[0023]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S4中的存储模块为云盘与硬盘同步的方式存储,网速良好的情况下云存储直接输出信息处理模块输出的信息,网络不好情况下,云存储延迟,读取硬盘存储的内容云存储操作。
[0024]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金属板通过第二磁吸片吸附于卡片主体的后侧位置处,所述金属板的后侧设置有3m胶,所述黏胶保护纸通过3m胶粘附于金属板的后侧位置处。
[0025]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杆的后端贯穿卡架固定于第一磁吸片的前侧位置处,所述第一磁吸片通过滑杆滑动于卡架的后侧位置处,所述第一磁吸片与压槽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磁吸片卡合于压槽的内部位置处。
[00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7]1.本专利技术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融合定位的室内人员轨迹定位查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S1、采集信息:通过检测终端、定位卡与智能设备之间信息收发完成信息的采集,采集步骤入如下:S101、定位卡卡夹到衣物上或固定的到智能设备上,检测终端根据室内大小进行安装数量的确定并安装,智能设备随身携带,启动定位卡、检测终端与智能设备;S102、携带RFID定位标签进入检测终端内RFID读卡器范围内,RFID读卡器接收到RFID定位标签的位置,把确定的位置情况分别导入检测终端的信息整合模块、定位卡的信息整合模块;S103、蓝牙接收模块接收到定位卡中的蓝牙模块位置,把确定的位置情况分别导入检测终端的信息整合模块、定位卡的信息整合模块;S104、GPS定位模块检测所在位置,把确定的位置情况分别导入检测终端的信息整合模块、定位卡的信息整合模块;S105、智能设备检测位置信息、运行方向与移动距离,定位卡整合的信息包括RFID定位、蓝牙定位、GPS定位,检测终端整合的信息包括RFID定位、蓝牙定位、GPS定位、位置信息、运行方向与移动距离;S2、信息传输:定位卡整合的信息发送到检测终端,智能设备采集的信息发送到检测中端,检测终端、定位卡与智能设备采集的信息分别发送到处理终端;S3、处理信息:处理终端中信息接收模块对信息接收,信息处理模块对接收的信息处理;S4、信息展示:完成处理,把信息存储到信息存储模块,并显示到信息显示模块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融合定位的室内人员轨迹定位查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的定位卡包括卡片主体(1)、吊挂孔(2)与挂绳(3),所述吊挂孔(2)位于卡片主体(1)的前侧一端位置处,所述挂绳(3)位于吊挂孔(2)的内部位置处,所述挂绳(3)的一端设置有背板(4),所述背板(4)的前侧固定有卡架(5),所述背板(4)的前侧开设有压槽(6),所述卡架(5)的后侧设置有第一磁吸片(7),所述卡架(5)的前侧设置有滑杆(8),所述滑杆(8)的外侧位于卡架(5)的前侧位置处设置有弹簧(9),所述滑杆(8)的外侧前端位置处设置有挡片(10),所述卡片主体(1)的后侧设置有第二磁吸片(12),所述第二磁吸片(12)的后侧设置有金属板(13),所述金属板(13)的后侧设置有黏胶保护纸(1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融合定位的室内人员轨迹定位查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的智能设备为手机或智能手表,手机或智能手表需要开启定位服务、允许网络访问、允许陀螺仪、定位、动态步数信息同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融合定位的室内人员轨迹定位查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的检测终端RFID读卡器的安装数量无法直接获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晗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光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