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基板和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08823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20: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触控基板和显示装置。该触控基板包括触控区和外围区,触控基板包括位于触控区和外围区,外围区包括绝缘层和走线结构,走线结构包括:多条间隔设置的第一信号线,第一信号线的长度沿第一方向延伸;多条间隔设置的第二信号线,第二信号线的长度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交,第二信号线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第一信号线、第一段和第三段均位于绝缘层的第一表面上,第二段位于绝缘层的第二表面上,第二段通过过孔分别与第一段和所述第三段连接,第一信号线在绝缘层上的正投影与第二段在所述绝缘层上的正投影相交,第二段的至少一个侧面具有至少一个凸起结构。可降低跳线位置短路的发生,提升触控良率。提升触控良率。提升触控良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触控基板和显示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具体地,涉及触控基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显示技术的飞速发展造就了多彩缤纷的信息化时代,伴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触控技术也在迅猛发展。触控主要的作用是实现面板信息的人机交互功能,进而实现触控的功能。触控产品一般来说触控上因避免信号串扰及信号走线对触控区的全点控制会进行跳线设计。
[0003]但是对于触控工艺来说,跳线位置的实际工艺因边缘刻蚀的影响,常会发生跳线位置短路不良,造成触控良率严重损失。目前,各产品设计仍存在较多跳线,因此跳线位置因短路而造成的良率损失一直存在。
[0004]因此,目前的触控基板及显示装置仍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6]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触控基板。该基板包括触控区和外围区,所述触控基板包括位于所述触控区和外围区,所述外围区包括绝缘层和走线结构,所述绝缘层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走线结构包括:多条间隔设置的第一信号线,所述第一信号线的长度沿第一方向延伸;多条间隔设置的第二信号线,所述第二信号线的长度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其中,所述第二信号线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所述第一信号线、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三段均位于所述绝缘层的第一表面上,所述第二段位于所述绝缘层的第二表面上,所述第二段通过过孔分别与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三段连接,其中,所述第一信号线在所述绝缘层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段在所述绝缘层上的正投影相交,所述第二段的至少一个侧面具有至少一个凸起结构。由此,通过设置凸起结构,可以降低第二段侧边处的第一信号线之间的连通性,即避免刻蚀残留金属材料导致的第一信号线之间的短路;而且,通过设置凸起结构,增加了第二段侧边的路径长度,进而降低相邻两根第一信号线之间连通的概率,进而降低跳线位置第一信号线短路的发生,从而提升触控基板的触控良率。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凸起结构在所述绝缘层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信号线在所述绝缘层上的正投影不重叠。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同一条所述第二段的两个侧面的所述凸起结构对称设置。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每一个所述第二段中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信号线之间的区域的一侧具有至少一个所述凸起结构。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第一段和与所述第一段最接近的所述第一信号线之间的所述第二段部分的侧面具有至少一个所述凸起结构,所述第三段和与所述第三段最接近的所述第一信号线之间的所述第二段部分的一侧具有至少一个所述凸起结构。由此,可进一
步降低跳线位置短路的发生。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相邻两个所述第一信号线之间的间距大于4微米。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第二段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段的宽度,且大于所述第三段的宽度。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走线结构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表面上的多个导电块,所述导电块在所述绝缘层的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段在所述绝缘层上的正投影具有交叠区域,且与所述第一信号线间隔设置,所述导电块与所述第二段无电连接设置。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导电块是浮接状态。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第二段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部分的宽度,且所述凸起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中,所述导电块在所述绝缘层的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部分在所述绝缘层的上的正投影有交叠,且所述导电块在所述绝缘层的上的正投影与所述凸起结构在所述绝缘层的上的正投影没有交叠,所述第一信号线在所述绝缘层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部分在所述绝缘层的上的正投影有交叠。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于同一个所述第二段,相邻两个所述第一信号线之间至少具有一个所述导电块在所述绝缘层的上的正投影与一个所述第二段在所述绝缘层的上的正投影交叠。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于同一个所述第二段,相邻两个所述第一信号线之间具有多个所述导电块在所述绝缘层的上的正投影与一个所述第二段在所述绝缘层的上的正投影交叠,且多个所述导电块分布在所述第二段的两侧。
[0018]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背板,所述显示背板包括基板和薄膜晶体管电路结构层;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设置在所述薄膜晶体管电路结构层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封装层,所述封装层设置在所述发光单元远离所述显示背板的一侧;前面所述的触控基板,所述触控基板设置在所述封装层远离所述显示背板的一侧,其中,所述触控基板中的第二段位于所述绝缘层靠近所述封装层的一侧。该显示装置具有前述的触控基板所具有的全部特征以及优点,在此不再赘述。总的来说,该显示装置的触控良率、触控性能及品质都较好。
附图说明
[0019]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0]图1显示了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走线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显示了图1中沿AA'的截面示意图;
[0022]图3显示了相关技术中的一种走线结构示意图;
[0023]图4显示了相关技术中的一种走线结构的部分结构截面示意图;
[0024]图5显示了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走线结构示意图;
[0025]图6显示了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实施例的走线结构示意图;
[0026]图7显示了图6中沿BB'的截面示意图;
[0027]图8显示了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8]附图标记说明:
[0029]1000:走线结构;110:第一信号线;120:第二信号线;121:第一段;122:第二段;123:第三段;124:凸起结构;130:绝缘层;131:第一表面;132:第二表面;140:导电块;10:金属线;200:背板;210:基板;220:缓冲层;230:栅绝缘层;240:层间介电层;250:钝化层;261:第一平坦层;262:第二平坦层;270:有源层;280:源漏电极;290:导电转接结构;300:发光单元;310:发光层;320:像素界定层;330:隔离柱;340:阳极;350:阴极;400:封装层;410:有机封装层;421:第一无机封装层;422:第二无机封装层;100:触控基板;101:触控信号线;150:光学胶。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触控基板。参考图1和图2(图2为图1中沿AA'的截面图),该触控基板包括触控区和外围区,外围区包括绝缘层130和走线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基板,包括触控区和外围区,所述触控基板包括位于所述触控区和外围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围区包括绝缘层和走线结构,所述绝缘层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走线结构包括:多条间隔设置的第一信号线,所述第一信号线的长度沿第一方向延伸;多条间隔设置的第二信号线,所述第二信号线的长度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其中,所述第二信号线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所述第一信号线、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三段均位于所述绝缘层的第一表面上,所述第二段位于所述绝缘层的第二表面上,所述第二段通过过孔分别与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三段连接,其中,所述第一信号线在所述绝缘层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段在所述绝缘层上的正投影相交,所述第二段的至少一个侧面具有至少一个凸起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结构在所述绝缘层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信号线在所述绝缘层上的正投影不重叠。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同一条所述第二段的两个侧面的所述凸起结构对称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第二段中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信号线之间的区域的一侧具有至少一个所述凸起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和与所述第一段最接近的所述第一信号线之间的所述第二段部分的侧面具有至少一个所述凸起结构,所述第三段和与所述第三段最接近的所述第一信号线之间的所述第二段部分的一侧具有至少一个所述凸起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信号线之间的间距大于4微米。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段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段的宽度,且大于所述第三段的宽度。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基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宇魏崇喜柳星孙禄标牟传武王秦涛杨姗姗汪诗瑶
申请(专利权)人:绵阳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